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黟县特产

黟县民俗文化

  祭祖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在徽州最为重大的祭祖活动为祠祭。祠祭是在祠堂内进行的祭祀活动,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进行的祭祀活动,要求非常严格,为报本之礼,一般由族长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长主持,族长由族中年长辈高、儿孙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房祭由各房头房长担任主祭。在黟县祠祭中以西递明经胡氏祠祀为例,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七为各族祭祀,由族长担任主祭;正月初九——正月十五为房祭,由各……[详细]
  徽州传统彩绘壁画艺术,是广泛用于徽州古民居中的传统绘画装饰艺术。由当地民间画师使用当地产的矿物、植物染料绘制而成。徽州彩绘壁画为徽州古民居建筑增添了文化品味和艺术品味。是研究徽州绘画艺术和徽州文化的活化石。目前,主要分布在古民居村落保护较完整的黟县境内,仅西递村、宏村、南屏村、古筑村、关麓村就发现有20000多幅,内容博大精深,是徽州文化和传统儒家思想在徽州民居绘画艺术上的集中展现,堪称徽州民居中……[详细]
  苎麻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也被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草,中国宝。是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清嘉庆《黟县志》载:“苎,亦称苎麻,丛生数十茎。宿根在土,至春自生,不须栽种。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厚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以绩为布。”黟县种植苎麻历史悠久,纺织麻布历史也长,清《徽城竹枝词》中就有“土布惟黟织木棉”的诗句。清道光年间抄稿本《黟山竹枝词》中也有“少妇椎妆总布裙,踏春未肯去寻……[详细]
  徽州制笔始创于南宋年间,代表人物有黟县吕大渊,歙县的吕道人,汪伯立等制笔大师,据《新安态》记载,北宋年间汪伯立所制毛笔曾为贡品,兴盛一时。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代用笔不断出现,甚至键盘已替代了昔日的纸笔,走上了主流,传统制笔业呈现日益衰落的态势,然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制笔这一传统技艺又有了新的发展,伴随着书画及旅游的深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屯溪老街有了杨文笔庄,并注册了商标,目前徽州制笔主要传承人为黄山市……[详细]
  黟县“余香石笛”是徽州传统石雕工艺的绝技,是乐器制作工艺和徽州石雕工艺的完美结合,余香石笛既是实用乐器,也是石雕工艺的精品,其流传已近300年历史。黟县自古盛产“黟县青”大理石,其石细腻坚固,色呈青色,间有深黑色纹路,抛光后,光泽照人,是徽州古建筑和徽州石雕工艺的上等原材料。清乾隆年间,黟县西递府君人余香,出身贫寒,从小随父学习石雕技艺,长大后四处拜师求教,终成石雕大师。因从小喜欢吹奏,故以“黟县……[详细]
  皖南美溪唢呐,广泛流传在皖南山区黟县、石台县、黄山区、祁门县四县区交接处的青弋江上游流域内的黟县美溪乡为中心的区域内。流传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作为地方传统民间音乐,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仍保存有记载唢呐古曲谱的清光绪初年的手抄工尺谱,共计59首。同时美溪民间仍然保持着师徒传承方式,将这一民间唢呐演奏活动世代传承(通常采用麦杆、稻杆吹小便筒、吹水泡训练吹奏运气技巧,通过认识乐谱掌握传统曲目)。由于美溪……[详细]
  皖南黟县建制于秦,古时为山越族人聚居之地,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傩舞便是其中之一。黟县傩舞原是黟县城隍庙会中一种扬善惩恶、祈保平安的民俗活动,定于每年阴历十月初一举行,其参与者之投入,祭祀场面规模之狂热程度不亚于过大年。最为出彩的是“地方王”的表演。“地方王”头戴又高又尖的蔑制白色高帽,身着白色大袍,双目圆睁,面目狰狞,舍伸口外,身后带……[详细]
  黟县卢村自古兴办“龙灯会”,卢氏宗族视龙灯会为一年一度的重大盛典,每逢正月十五日,全村男女老幼,倾巢出动,附近十里八乡,亦赶来观看。卢村凤舞表演时,凤的数目有12只,代表卢村最初的12户房头;凤的大小由各户根据经济实力而定。凤骨由竹篾扎制,外覆黄色绵纸、银色绵纸两种色彩,俗称“金银扎”,凤背贴上榛子树叶、凤肚底下则贴柳叶,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绵纸、彩纸装饰凤身。凤底下扎有握杆、斜拉杆,以利于表演和控制……[详细]
  黟山石墨茶为黟县历史文献中唯一记载的地方传统名茶。据清同治年间《黟县三志》称:“茶,六都石墨岭产者最佳,茗家谓之石墨茶”,因重如石、色如墨、香高味浓而闻名天下。石墨岭地处宁池古道上,为黟县南大门渔亭进入黟县盆地的必经之地,往来茶商频繁落脚,久而久之,茶商发现当地民间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工艺独特、市场销售好而如获至宝,因此,就将当地产的茶叶统称为石墨茶。生产石墨茶的鲜叶于每年清明谷雨之间采摘,形状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