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长宁区特产

长宁区民俗文化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详细]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艺术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从流传于世的中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制的《金刚般若经》插图扉页来看,无论刻版还是印制都已有相当的水平。宋元以来,用木版水印作书籍插图,极为流行,到了明代更盛极一时。特别是到了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被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详细]
  法华牡丹嫁接技艺法华地区兴起于北宋开宝年间,李漎泾在其境内。公元970年在泾北建法华禅寺,香火鼎盛,商贾云集。明代在该区域发展为镇,因寺得名。法华镇距上海县城(今中华路、人民路环线内)不远,交通方便,所以商贾云集,市廛兴旺。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进入鼎盛时期。法华牡丹源于洛阳牡丹。这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南宋初年,洛阳花工到南方避难,来到法华地区,并将洛阳牡丹花种带到此处培……[详细]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古陶瓷修复必须一件一件精雕细琢,一条看似简单的青花线条,在修复过程中仍然要做到“色分五彩”。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上色、上釉、做旧等多个步骤。古陶瓷修复有三种: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商品修复可上溯到清中期,宫里太监把破损的偷拿出宫,修好了高价卖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虫胶,糯米汤等等,渐渐的就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