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怀化特产

怀化民俗文化

  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沅陵传统龙舟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沅陵传统龙舟赛主要特征是:赛船每只48人,其中前引水、后艄公、头旗、二旗、锣手、鼓手各一人。赛程以江面水涨水落自行而定,分上下水排阵,横江而竞。横水竞渡,赛船多,划手多,观众多,赛时长。将民间民俗与体育竞技传统赛事发展成为包括:“偷料”、“关头”、“绕河”、“绕庙”、“……[详细]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苗族、侗族人民踩芦笙的传统节日。最初的芦笙场,在距离塘保苗寨东面两华里的山坳上,场坪方圆不到900平方米,四周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场中间有一株古树,树脚有一块民国乙卯年(1951年)竖的石碑,碑高1米,宽62厘米,厚8厘米,碑文记载着芦竹场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年一度的芦笙节,附近各寨的苗族和侗族同胞,都身着民族节日盛装,不畏炎夏盛暑,翻山越岭,来到这山里,……[详细]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会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详细]
  会同傩戏“杠菩萨”:是流传于怀化会同、洪江、中方等地的一种由巫师行傩艺时,演唱的古老傩戏,“杠菩萨”即搬演菩萨,以杨公为河神,构成了独有的巫傩体系。会同高椅古村世代1的杠菩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现有的主要傩戏剧目有《傩娘探亲》、《郎君杀猪.》、《杠杨公》、《杠梅香》等,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其考察研究并对海内外披露,受到学术界关注,“杠菩萨”的演唱也已为旅游的亮点。20……[详细]
  麻阳盘瓠祭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以锦江河沿岸高村镇、兰里镇、和平溪乡等10个乡镇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至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盘瓠祭起源于远古的盘瓠图腾崇拜和盘瓠神话。2006年,麻阳盘瓠祭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盘瓠神话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和范蔚宗的《后汉书•南蛮传》等都有类似的记载。至今麻……[详细]
  芷江,古称沅洲。沅洲石雕因取材沅洲石而得名。沅洲所产之石,一是色彩丰富,艳丽照人。清代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曾载:“沅洲石赭黄白五色层叠”“其石紫质有纹绕之如带”,如此斑谰丰富的色彩汇集于一石,绝无仅有。二是石质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纹理清晰,因此有“侗家美玉”之称。早在800多年前的宋高宗时期,它就作为贡石,进献朝廷,用以制作雕刻砚、笔床、印盒、佩壶、屏风、碑碣、园林等。据传,慈禧太后兴建……[详细]
  “文革”前,锹里一带的苗族同胞,每个村寨都建有茶棚,俗称“花园”。是由女青年在寨边的空坪里,用四根木柱竖起来的一个面积约一平方丈左右,上盖木皮,周围夹木皮或木片的简陋房子,供男女青年唱歌娱乐、交朋结友、相亲相爱。每到“戊日”这一天,苗家照例不动土。本寨的青年后生相约一道,早早地去客寨的茶棚里唱歌,结交女友;姑娘们则邀伙结伴,在自己寨子的茶棚里接待客寨男青年的来访。这样,男女双方通过歌声传播友谊的种……[详细]
  第一怪:贵客拦在寨门外贵客要进入侗寨,主人会以芦笙队迎接于寨门之外,设下重重路障,摆上拦门酒,客人喝了拦门酒,主人也就撤路障,迎客进寨。第二怪:合唱不用指挥带这是指“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种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复调式音乐。“大歌”曲调悠扬,旋律优雅,多声部和谐独特,演唱技巧高超,“大歌”在国际上被喻为“天籁之音”。“侗族大歌”2006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怪:贵客来了待酸菜俗话……[详细]
  沅陵山歌是起源于原始农耕生产时期的生产劳动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于沅陵县域各乡镇。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是湖南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更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6年,沅陵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由于沅陵是在大山之中,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因此,沅陵山歌保持着原始状态和这一特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