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歌简称木鱼,也叫摸鱼歌,是广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木鱼歌流行于晚明,到清代以后极为兴盛。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及罗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记载过当时演唱的盛况。早期的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凭记忆演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者先编好曲词,刊印成书传唱。这种……[详细] |
东莞咸水歌流传于沿海及水乡的沙田、麻涌、虎门、长安、中堂、望牛墩等镇。由于渔民的流动性,东莞咸水歌极富地方特色,并流行到香港、澳门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词多用东莞口头语,曲调爽朗朴素,节奏自由,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十年浩劫,咸水歌遭受无情摧残,濒临绝迹。咸水歌是疍家的歌曲,又称疍歌、蜓歌、蛮歌、咸水叹、白话鱼歌、后船歌等。疍民生活在海边咸水之中,所唱之歌,被人们称之为“咸水歌”。疍家是秦朝后不断南移人……[详细] |
茶园游会即东岳庙会,为东莞茶山等地民间奉祀东岳大帝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茶山的东岳庙始建于明初,为东莞伯何真所误建,至明代晚期,茶园游会已经成为地方风俗。清代《茶山乡志》曾记载游会盛况,“万历中,三月东岳降神,城内外十三坊倾动,香花无不候驾”。茶园游会会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廿五至廿七日,是在东岳大帝神诞前举行,当地也称“走菩萨”“烧猪会”等。旧时茶园游会由当地各宗族里坊组织,五坊轮值,每坊值一年,周而……[详细] |
东莞自五月初一,水乡各地轮流竞渡,天天有“龙船景”。明代已场面盛大,每船60至66人,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东莞龙舟队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冠。沙田龙舟队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夺得世界冠军,被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的光荣称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划旱龙舟的习惯。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详细]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历来是龙舟制作之乡,当地制作龙舟的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制作的龙舟是龙头高高跷起”大头龙“,气宇轩昂,在2008年,龙舟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堂镇是典型的水乡,地处东江支流的水网地带,河涌纵横,水域宽广,当地有规模的龙舟赛已有15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中堂镇江面上就会举行龙舟赛,呼声震天、鼓声动地,既有”趁景“(即自由竞渡),也有锦标赛。龙舟赛成为……[详细] |
在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的百花园里,东莞市的客家麒麟舞堪称一朵耀眼的奇葩。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掘与弘扬,使东莞麒麟舞之花越开越艳,声名也越传越远。广州、东莞、惠州、香港、台湾、澳门、日本都留下过麒麟舞的倩影。东莞镇的麒麟艺人所扎的麒麟头远销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1999年2月,清溪获得了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麒麟舞)之乡的殊荣。2001年10月,清溪麒麟舞参加由广……[详细] |
“康王宝诞”是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壮观应数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在塘尾商业蔚起的光绪年代,时至今日塘尾村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仍保持原汁原味。“康王宝诞”……[详细] |
东坑镇位于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深、港经济黄金走廊,交通网络完善,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60公里,往东莞火车站6公里。东、西、南、北分别与东莞市寮步、大朗、常平、横沥、茶山等镇接壤。全镇面积27.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8万,流动人口10多万人。镇府驻地距市中心区20公里。东坑镇是大朗、大岭山和石龙的水陆交通中转站,来往车船甚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塘唇村一卢姓大户需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详细] |
东莞山区流行客家山歌,解放后,从山间地头登上了文化艺术舞台。1956年首届山歌手在中山纪念堂登台演出,《谷穗笑他矮姑娘》、《千年松柏万年青》等客家山歌还被收初中课本。清溪镇2004年成功举办“赣、粤、闽、桂”四省客家山歌邀请赛,使古老的客家山歌焕发出新的魅力。……[详细] |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脚法有:撑鸡脚、虎尾脚、穿心脚、钉脚、过门连环脚。拳法特点是斜身肩半吊马,步法灵活,手法紧密,攻防结合,拳势勇猛,刚劲有力,软硬兼施,长短配合……[详细] |
七月初七“拜七姐”是岭南传统风俗,自古以来,东莞市望牛墩镇的民间女子每到七夕就有制贡案,摆巧物,拜“七姐”的传统习俗。望牛墩镇的乞巧习俗活动历史悠久,其独特之处,一是“论七夕为六夕”,即在农历七月初六交子时辰于贡案前举行拜祭七姐仪式,虽也源自古代中原,却区别于许多地区;二是以制作“七夕贡案”为习俗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特征是民间女子以乡土材料、农作物等为原材料手工制作各类巧物,在八仙台上铺上一张大……[详细] |
东莞舞龙用竹篾或铁丝制扎成形,再缝上薄纱或白布,用颜料勾画,有金龙、银龙,长十多米,更有的达二三十丈,动辄上百人参加。还有凤岗的火龙、常平的旱木龙,和流传于埔田片、丘陵片的稻草龙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瑰宝。大朗镇的女子舞龙队最为出名,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龙舞,也称“舞龙”。龙舞源于求雨,后来成了祈求吉庆的舞蹈。有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套路。八月十六日,即中秋节后一天,天高气爽,广东开……[详细] |
东莞人多是宋代从北方南迁而来。清代记载,常平镇横江厦村和厚街镇桥头村已有舞旱龙。当地是山区,不忘祖宗五月龙舟节,但没有江河竞渡,只好“扒旱龙”,一直延续至今。常平镇横江厦村的旱木龙,由两人抬着,全村男女敲锣打鼓,绕全村一周,第二天反绕着走,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详细] |
东莞市清溪镇的客家人自古有舞麒麟的传统习俗,清代大利村的黄娇在清溪开了一家麒麟店,专门制作和销售麒麟,自此以家传方式代代相传,且逐渐扬名,所制麒麟广受港、澳、台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喜爱。因店号“高华麒麟”,后来就成了黄氏家族所制麒麟的专称,至今已传至第5代。清溪高华麒麟制作重在麒麟头的彩扎,其以生竹片、黄藤、优质沙纸等为材料,经破竹、扎架、安装、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麒麟头高、宽均……[详细] |
茶山公仔又叫茶园公仔,属泥塑工艺品,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要题材,戏曲面谱为制作蓝本,其制作主要分布在东莞市茶山镇区。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制作,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广为盛行,深受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民众所喜爱。茶山公仔的产生和风行,和当地的民俗风情有关。东莞及附近地区有为初生孩子“开灯”的习俗,这一习俗甚至在珠江三角洲都广为流传:凡是生了男孩的家庭,不论贫富,必须于次年正月十五前为孩子“开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