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特产

清远民俗文化

  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排瑶聚居地,也是耍歌堂流传的地区。耍歌堂是瑶族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流行于三排(含南岗)、涡水、大坪、香坪(含盘石)、三江(含金坑)等6个镇的排瑶村寨,具体表现形态包括有祭祖、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演唱和对唱、法真表演、追打黑面人等。根据史料记载,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排瑶鼎盛时期已有完整的耍歌堂,至今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耍歌……[详细]
  婚俗(瑶族婚俗),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族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排瑶是瑶族独特的一个支系,在连南地区成寨定居已有1000余年历史,八排瑶族婚俗是当地瑶胞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独特民俗。瑶族婚俗是东方婚俗的代表,瑶族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回门五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排瑶是瑶族独特的一个支系,在连南地区成寨定居已有1000余年历史,唐贞观年间连州刺……[详细]
  凤舞,又名双凤舞,主要流传在清远市阳山县杜步旱坑村.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民间节日进行活动,此外,也在乔迁新居,婚嫁喜庆等场合表演。旱坑凤舞源自肇庆怀集,据传授人邓介讲述,明万历年二十年(1592)邓姓祖籍肇庆怀集已有舞凤习惯。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因邓介的祖父迁居旱坑,于是凤舞便传入阳山县杜步旱坑,自传入至今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传说古时邓家寨前有一条小河,河边山坡上长着数棵葱绿如盖……[详细]
  “小长鼓舞”原称长鼓舞,为瑶族支系过山瑶的民间舞蹈,因其所用之鼓较小,于20世纪50年代改称小长鼓舞,沿用至今。流传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联合村、三水口等过山瑶聚居地区。小长鼓舞起源久远,据<<笔记小说大观>>引明刻本<<岭南杂记>>记载:“粤有瑶种,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以砂仁、豆芋、楠、漆、皮藤为利、竭则又他徙……捕兽饮酒,击长鼓为乐。”连山过山瑶来自“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与宋代沈……[详细]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瑶族长鼓舞就流传在其境内的排瑶村寨中。瑶族长鼓舞是排瑶祖先在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的,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长鼓舞属广场性的喜庆舞蹈,有36套表演程式,可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人数愈多气氛愈热烈。每逢春节、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传统节日和耍歌堂,排瑶就聚集到村前的旷地或收割后的田野,吹牛角、敲铜锣、跳长鼓舞,欢庆节日。长鼓舞的舞蹈语言较为丰富,从各……[详细]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的民间舞蹈。据传从中原地区传入,沙口镇的清溪、红峰等村均有此习俗,其中又以清溪村为最。清溪闹花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从福建迁居于此就开始有闹花灯的习俗,黄氏家庙碑记载“明成化癸卯年”。英德县曾在清溪建立司都,清溪墟镇几姓人盛兴闹花灯。解放前,表演闹花灯的时间定在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关于这个活动,英德县志(道光版)对此也有所记载:“元宵火树银灯,通宵达旦,……[详细]
  壮族吹打乐三音,是流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片壮垌的福堂、永丰等一带。这种吹打乐在壮垌红喜、白喜的日子或场所选择不同的曲调吹打演奏的。为红喜的日子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在白事送葬的活动中,能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化悲痛的哀思。……[详细]
  流行在阳山黎埠、黄坌一带的民间表演唱春牛,已有200年历史。唱春牛的唱词与表演集概括性、象征性、趣味性和群众性于一体,表演由个人领唱众人和唱,边唱边舞,旨在表现村民在春耕时节团结协作、勤于农事、忙于生产的精神。……[详细]
  禾楼歌又叫南歌,是清远本土民间歌唱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今清新县的清西平原区一带。歌词一般每七字为一句,逢双句押韵,盛大节庆赛歌时,要搭两个“三丈六”高的“禾楼”,歌者在上演唱,分为-和-两方,此谓禾楼歌名称的来由。……[详细]
  十样锦锣鼓流传于连州市星子语系地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其锣鼓点有独特风格,配上高亢洪亮、灵活清新的唢呐伴奏,场面欢快、热闹。乐器有高边锣、小锣、硬锣、高边鼓、扁鼓、芒冬鼓、木鱼、中钹、小钹和唢呐。建国前,“十样锦锣鼓”专用于游神。建国后,逢年过节、--、送公粮、婚丧祭祀等活动时,群众都打起“十样锦锣鼓”。……[详细]
  连山壮族八音,源于敲击“车(钹)、督(鼓)、蒙(锣)”三种乐器的“三音”发展而成。“三音”乐器门类少,敲击起来气氛不够热烈,一些艺人便在敲击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乐器,并由一人同时操作三种乐器到由七八人分别高奏七八件乐器,逐步发展成为“八音”。……[详细]
  大神会是连州市保安镇每年重阳节必开展的民间传统活动。大神会源于唐代保安人黄保义在京城扶正压邪而使朝廷国泰民安,黄保义功成身退后将京城的重阳盛世会(大神会)带回家乡保安延续至今的传说。保安的大神会是一种傩祭活动,属民间的傩戏演出。……[详细]
  连南县南岗千年瑶寨开耕节,是当地瑶族人的祭祀仪式,除了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还告诫大家开耕了。开耕节保留了农耕文化的所有要素,是排瑶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是排瑶口述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形式。……[详细]
  连山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族内婚制,少与他族(包括不同方言的瑶族人)通婚,早婚比较突出,但婚后一般都能和睦相处,极少离异,丧偶再嫁也不受歧视。过山瑶男女青年古今有女子“出嫁”和男子“入赘”(招郎婿)的习俗。……[详细]
  “豆腐节”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活动。据林氏族中长辈介绍,豆腐节的起源大约在公元1609年。那年正月十三林氏村民在祠堂上灯吃斋时,一位村民无意中将豆腐弄到另一位村民身上,引起了一场豆腐仗。第二年参加上年豆腐仗的村民又喜添男丁,村民们认为是豆腐仗带来的人丁兴旺,此后每年正月十三给祠堂上灯时都由丁头组织打豆腐仗,至今已经发展成全村老少全部参与的豆腐节。“豆腐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