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次换穿戴:沽源的夏季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偏低,而正午日光强烈,天气炎热,经常可以看到,穿棉衣戴草帽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温差较大,这里的农作物含糖较高,品质优良。土豆做饭又做菜:土豆和莜麦(裸燕麦)是这里主要的农作物,百姓们喜欢土豆,可以用土豆为原料制作出许多美味佳肴,既可以是饭也可以是菜.金色莲花满山开:每到夏季,金莲花满山遍野竞相开放,颇为壮观,金莲花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以外,还具有相当高的……[详细] |
上苏庄淳朴的民风培养了一代代善良、正直、勇敢的子孙,同时也开创了很多独特的民俗活动。除夕午夜祭冰灾。相传,这一民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从未间断。目的是祈求天公赐村民以甘霖,免百姓于雹灾。每年的除夕午夜十二点,由村长、村副(现在由村委书记、主任)携村里办事人员等,洗手后,带上祭品、祭文,排队从三元宫出发到村西北角处,一路上不能说话。到达目的地后,先摆供品烧香磕头,然后点旺火(用柴禾、柏枝点起……[详细] |
九曲黄河灯是古老黄河文化的一部分,它最早起源于山西省北部的河曲县。据史书记载: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都要在黄河上放置365盏麻纸扎成的河灯,由德高望重的老船工主持仪式,大家十分庄重地把船划到黄河中央,把河灯一盏一盏地放到水面上,形成“水映河灯灯映水”的壮丽景观。后来,这一做法流传演绎过来,就变成了“九曲黄河灯”阵。胡家屯的九曲黄河灯,是在明永乐年间由洪洞县移民带过来的。人们采取这种形式,祭奠河神或水……[详细] |
九曲黄河灯也称作黄花灯。据当地村民介绍,此灯阵出现在商周时期,距今已三千多年历史,相传为姜子牙大破神仙阵时所创。九曲黄河灯的制作和施工很烦琐,每年正月十四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多由村民自愿参加,大家一起动手,一般3—5天可制作完成。先用一人高的高粱杆捆成360个灯把子,然后按照九宫图谱,依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竖栽在固定的灯场上,形成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俗称九街十八巷。在出入口的地方筑成灯门……[详细] |
“柴沟堡熏肉”始创于19世纪初,迄今有200多年历史,被载入《全国食品大字典》。清乾隆年间,为柴沟堡人赵福全首创。后经郭玺总结前人创作熏肉经验,创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他熏制的熟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肥不腻口,瘦不塞齿,味道香醇,鲜嫩适口,被人称赞。据《怀安县志》载:“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相传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路经怀安进膳,在满……[详细] |
蔚县拜灯山习俗是民间社火活动的一个种类,流传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蔚县拜灯山习俗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至明末清初进入成型期,清末民初它与民间社火戏曲相结合,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完善。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人即开始准备举行拜灯山活动,一方面清洁灯山楼和村里的大小庙堂,张灯结彩;另一方面准备祭祀用的供品和点灯山用的灯捻、灯盏、麻油等。正月十四上午,在灯山楼和三义庙之间的十字街口竖起灯……[详细] |
曲长城背阁是阳原民间舞蹈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阁”用铁棍和木板制作,七至十一岁小孩站在横板上,在胸前有一片弧形铁片,正好与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大人们用布带把孩子的上身和腿与架子捆在一起,然后化妆、穿演出服。下面人的头部正好遮住后面露出的一节铁棍,所以从前面看孩子仿佛是在空中。背阁还有单、双之分,双背阁是一个大人背两个小孩。在表演中,小孩要随着大人进行表演,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乐队的乐器……[详细] |
王河湾村是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一个自然村,王河湾挎鼓是流行于宣化区春光乡北门外的王河湾村、四方台村以及宣化县的双庙乡赵家姚村及附近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75年一位叫贺万海的年青人用废弃的煤油箱子做出了雏形的挎鼓和村里的年青人们逢年过节敲打起来,俗称“煤油拉子把式”。到1947年有一位叫刘龙的人爱好挎鼓,又觉得原先的挎鼓形状、音色不美,节奏简单,表演动作不丰富,于是他借鉴中国其他鼓……[详细] |
打棍,是万全绝无仅有的独具特色的广场艺术。据传,清朝同治年间(迄今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万全龙池屯村出了个镖头叫宋林,专为宣化府到大同做买卖的商人保镖。一年,宋林突发奇想,在万全的民间社火中融进一些武术元素并将一些棍法授给艺人,这以后,打棍便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打棍使用的棍有三种:一种是穗子棍,棍长五尺余,棍的上端缀一铁环,铁环上另缀着约有六寸长的一节短棒;另一种叫齐眉棍,棍长按打棍人的身高而定,……[详细] |
第四屯位于洋河南岸,凤凰山下,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全国有名的民间歌手武德胜就出生在这里。蹦鼓子舞是第四屯传统社火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唐朝末年。传说,很久以前朝廷奸臣当政腐化暴虐,农民揭竿而起。一次义军遇到一座由官军把守很严的城池,久攻不下,便以社火和蹦鼓子舞形式,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施以智取,很快占领城池。这种以智取胜的战例流传下来,便逐渐演变成民间社火和蹦鼓子舞。第四屯社火队伍阵容庞大,少……[详细] |
胡家屯村地处洪塘河畔,庙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郁,是全县有名的“文化村”。据史料记载,“道诗剧”最早起源于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率军亲征取得胜利后,恰逢春节,于是在宣化府举行盛大的迎春庆祝活动。有人首次用歌谣的形式,赞颂朝廷的英明决策和作战有功的人,后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民间的“道诗剧”。胡家屯的“道诗剧”,始于明末,兴盛于清朝,尔后一直流传至今。“道诗剧”是该村传统社火中的一项主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