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特产

长治市民俗文化

  襄垣挂面是山西面食名品,深受民众亲睐。据襄垣县志载,元大德年间襄垣挂面便已面市,入清后更有“上党亭外三千铺,庶民饶食悬丝绪”之盛。襄垣手工挂面原料配方独特,制作工艺考究,历经和、卧、盘、架、分、省、拉、晾、潮、裁、装等十多道工序方可成型。受当地气候影响,它的生产周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制作配方随节令变化而不同,这也是其制作上的特别之处。食时干、汤、荤、素、软、硬、浓、淡吃法多样,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详细]
  壶关羊汤是上党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同雁北地区的羊杂割汤,晋南一带的羊汤泡馍,合称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壶关羊汤为全羊汤,正所谓“头蹄下水胡椒粉,水饺丸子加炖肉。荤素干汤巧调配,一碗汤里有全羊。”因其营养丰富,故民间有“冬天喝羊汤,驱寒暖身增营养。伏天喝羊汤,温胃止泄去肚胀”之说。壶关羊汤一大特点是讲究尝全羊,即一碗汤中要有七八个羊肉饺子、三五个羊肉丸子、几块炖肉、血条、脂油与头、蹄、口条及胃、肠、心、……[详细]
  剪纸是黎城县民间工艺,由民间老艺人进行剪纸,剪纸特推出龙系列一套9张,共100套,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及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剪纸,并可来图加工等业务。……[详细]
  道教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宗教音乐,它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信众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长子道教大约于唐代初年传入县境(据清光绪八年《长子县志》记载),五代以后传播日益广泛,道教音乐即随其斋醮活动而产生发展。建国后,由于大批道士还俗,分得土地参加生产,长子道教音乐趋于衰亡。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位健存的老道士将境内全真、正一两派融合为长子正一道……[详细]
  斤秤锣鼓原名斤称歌,流行于长治武乡丰州镇富庄村、东村、城关村、魏家窑村一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以旧式度量衡制十六两一斤的换算口诀进行演奏,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每遍口诀都不同,故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反复重叠,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连奏。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延用了十六两进位制的重量计量方法。南宋杨辉创“两价化斤价”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详细]
  “上党乐户”旧称“行道家”,史籍中也称乐人、乐师、乐工、歌工、乐伎等。旧时,长治市潞城县乐户共有八家“科头”,微子镇朱家、翟店镇朱家、合室村朱家、西流村王家、西社村王家、杨家庄杨家、古驿村杨家和王家,其中七家都已失传,唯有西流第五代传人王进支完好保存历代祖宗相传至今的刺绣堆花衣、各种面具、各种旧乐器,更为珍贵的是其父王计苟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承传下来的一本手抄古典曲牌(工尺)乐谱。王家“乐户……[详细]
  “天齐庙”又称“东岳庙”或“东岳行祠”,庙内供养“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大帝”,掌管着人间生老病死和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沁源县绵上村西原建有天齐庙一座,分为上下两院,传为隋代建绵山县时所创,之后曾在宋元祜二年(1087)、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四十一年(1707)、清同治七年(1868)四次修缮,后于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千百年来,此地流传着很多敬奉天齐东岳大帝和祭祀超度亲人亡灵的习俗,……[详细]
  山西襄垣武氏 金工铸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手工制作的成品主要有铜雕、大钟、香炉、铁塔、铁佛、龙凤牌碑等。襄垣县西营镇南漳村地处襄垣、武乡两县交界之浊漳河畔,素有铸造故乡之称。上溯到清康熙年间便有武氏祖先在武乡县段村(现名为丰州镇)开办了远近闻名的复兴隆艺术品铸造厂,主要是为宗教庙寺及家居布置中铸铜钟、铜像及各种精美的艺术用品。所用造型材料就是当地河砂,经捏、付、烘、扣等工艺手段,精雕细刻制成范模……[详细]
  晋城、长治地区古称“上党”,战国时便置“上党郡”,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隋、唐时部分地区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手工业丝织中心,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潞绸已发展至鼎盛时期,产品除作贡品外,还远销国内外,成为与苏州、杭州并列的三大丝绸专业区,当时曾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之佳话。潞绸制造工艺大致可以分为:1、原料选用;2、经丝(原料分档、浸渍……[详细]
  沁源县中峪乡郑氏麻纸坊始建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中峪乡渣滩村素有种植麻类植物的习惯,此类作物韧性十足、易提炼、成浆率高,为造纸提供了优质原料;而四季分明的气候也保证了造纸原料不会在暴晒和暴凉中变质,尤其是村旁的石山山洞中流出的清泉为造纸提供了优质水源。郑氏手工麻纸以麻皮、麻绳头为原料,生产要经过剁料—蒸料—上灰—洗麻—碾麻—下池淹纸—抄纸—压纸—晒贴纸几道工序,其中淹纸、抄纸、压纸、晒纸、……[详细]
  潞城市布艺是流传于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它与当地的乡土文化密不可分,体现了民众勤劳、节俭、坚韧、细致的高贵品质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由于其丰富的素材多彩自于民间,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潞城布艺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象生动,做工精湛,色彩鲜艳。按布艺作品尺寸大小分,有大、中、小、袖珍等类型,能满足各种需求。按布艺的用途可分为摆放式、壁挂式、佩戴式等儿种。按布艺的特征、性质,可分为镇宅……[详细]
  “铁礼花”民间俗称“铁犁铧”(犁铧溶化铁水向空中打散),是流传于上党地区的节日社火活动。长治地区冶铁业兴盛,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或七月十五,当地人有在老国槐树下用融化的铁水向枝叶间散打的习俗,人们选用这种方式寄托对“屈死鬼”的同情,祈望他们能象铁树开花一样,再世成人,从而形成鬼节打铁礼花的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铁礼花”逐渐演变成人们在紧张劳作之余,祈盼生活富足,用以放松身心的一种节日社火……[详细]
  沁源剪纸源远流长,主要分布于郭道村及其周边区域,依附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表达了民众祈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沁源剪纸主要体裁有:窗花、门笺、礼花、刺绣花、灯花、艺术剪纸画、轴裱剪纸画。按题材分为神仙、佛像、名著人物、戏曲故事、农事耕作、节令习俗、历史典故、新闻时事、风趣幽默、传统寓言、风景花卉等作品。传统制作工具有剪刀、纸捻、香头、锥子、裁纸刀、油灯、麻纸、刷子等。代表作品有《狮子滚……[详细]
  “挑高”是一种二人对唱形式,一人摇响环,一人撑雨伞,你唱我和,即兴演唱,二人竞唱,越挑越高,故名;后来又加入打击乐器,发展为挑高秧歌,在襄垣、武乡一带流传广泛。关于挑高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石勒军队乐舞说、三官祭祀信俗说、乡土郎中行医吆喝说,且不论其最初形式如何,根据属性与内容来推断,挑高秧歌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社火表演艺术。挑高秧歌一般在春节、上元节期间组织演出,活动的范围除……[详细]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样式百态、形象生动而广受欢迎,又因它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所以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山西民间剪纸总体来说,具有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武乡民间剪纸是伴随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