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城市特产

晋城市民俗文化

  扛桩闹故事,亦称上桩故事,俗称顶桩或扮故事,是阳城县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布于城南关村和寺头乡的张庄村。扛桩闹故事,明末出现雏形,清初成熟,到现在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扛桩闹故事最早起源于民间的祭祀活动,那时每逢大旱,人们求雨过后把神像请上供桌,并把两个儿童扮作童男童女抬出- ,即称“抬棍”。久而久之,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的衍变,由“抬棍”变为扛在肩上赤脚行走,到现在的扛桩形式,并加上了……[详细]
  阳城旱船是阳城县社火表演中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流布于全县各个乡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数凤城镇东关村和西河乡陕庄村的旱船表演。旱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活动方式也由单纯的祭祀(祈雨)活动扩展为庙会等社火活动和正月十五闹元宵等节日庆典活动。阳城旱船是木制的船形结构,加以装饰,由艺人背缚表演。表演内容多为戏剧人物造型,有表现《杨家将》、《岳飞传》的内容,也有表现其他传说故事,创造了许多……[详细]
  裤马,顾名思义为裤子做的马。它是用中式大档裤内装麦秸,一头作马首,一头为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坐骑的部位,所以老百姓称其为“裤马”。裤马的形成源于民间活动,后来逐步成为“祈求”、“庙会”等民俗活动的主要形式。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裤马的制作逐步衍变,逐步艺术化,而活动的平台也越来越广,由单纯的庙会、祈求等民俗活动扩展到春节、元宵及各种庆典活动。阳城裤马清代初年形成于阳城县町店镇凌沟村,其表演形式千变万……[详细]
  南安阳位于阳城县县城以东获泽河中游西岸,背靠大红沟山,山间储藏着大量黑坩和红土,为砂锅烧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安阳砂锅的生产历史已无从查考,据老人回忆,远在明清时期,南安阳村就已生产砂锅,民国时期仅安阳村就有5张炉供生产,最高产量达年产75000余套。南安阳砂锅的主要原料为黑坩,俗称拌,辅助原料为红土,俗称药土,通过配料、焖料、碾碎、过筛、拌泥、上模、上釉、入炉等工序加工而成。生产工具主要有漏铲……[详细]
  砖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砖为基本材料,雕以各种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山西砖雕的历史悠久,早在金代便已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尤其清中期以后,富甲一方的晋商开始大规模地修建气势宏大的宅院,在砖雕装饰方面不惜工本,极为讲究。该时期的砖雕不仅工艺纯熟、精到,构图饱满、繁复,题材广泛、多样,技师更是综合运用了圆雕、浮雕、线刻、透雕等工艺手法,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民居对美的追求。陵川书鼓砖雕散见于……[详细]
  王泰来是明末清初富泽州晋商巨子,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后在京城做了大官,后被奸臣诬告屈斩于京都。关于王泰来,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王泰来是王氏家族几代生意人的统称;二是认为王泰来所指的是王璇。王璇(1636—1706),字在只,泽州大箕镇人,主要生活在明末至清顺治、康熙两朝。早年曾入贡,后经商,由于经营有方,最终成为富甲一郡的巨商大户,泽州望族。王泰来故居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南沟村与秋木洼村中间……[详细]
  白起豆腐也称高平烧豆腐,是高平传统豆腐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它的名称源于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40万降卒的传说。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于现在的高平市谷口村。白起的残暴激起当地人的憎恨,民众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味,于是,这一烧豆腐的方法在高平流传下来,当地百姓将这种豆腐称作“……[详细]
  阳城县位于太岳、太行、中条三山之间,境内山谷纵横,河流交织,桑林茂密,为造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阳城绵纸制作是当地一项传统产业,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工艺。据载,清雍正年间,县内的手工抄纸业已非常兴盛。当时的下孔村一带家家设池,户户造纸。阳城手工抄纸主要原料为桑皮,辅助原料有石灰、油胶等。主要制作过程包括选、蒸、晒、碾、切、抄等72道工序。具体包括收皮、选皮、栋皮、糙皮、蒸皮、晒纸、搭……[详细]
  皇城村重阳节习俗是流传在山西省阳城县以皇城村为核心区域的历史久远的传统民俗活动。九九重阳节期间,以皇城村为中心,全县十八个乡镇与沁水泽州相关村镇都有丰富多彩的“养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这种活动目前已辐射至整个晋城市,并逐渐传播到附近豫、冀部分市县以至更大的范围。据古代碑刻、诗文佐证,该区域最早约在明代正德十年(1515)即有过重阳的习俗。明、清两代,九九重阳、祭祖敬老、登高望远、赏菊饮酒、吟……[详细]
  柳氏家族人生礼俗是山西沁水县西文兴村柳氏家族存续的传统礼仪民俗。西文兴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河东柳氏族人世代聚居的千年古村落,它保留着柳氏明、清时期,具有封建宗法制度特征的种类齐全的古建筑群。该古村落迄今仍居住着56户人家,220余口一脉同宗的柳氏后人,别无外姓。据现存金石碑记和《河东柳氏族谱》考证:该古村落的柳氏后人,均为唐代政治革新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后裔。柳宗元后裔自唐末隐居沁水历山,世居……[详细]
  武氏正骨法是一门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源于清末,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其奠基人武根定(1886-1957)12岁在山西省沁水县白云寺牧羊时,拜一老和尚为师,学得正骨技术和“唾骨正骨法”,曾为“高平县三区医生研究所”研究员。第二代传人武承谋继承父传,创立“马村镇掌握村卫生所骨科”,后更名“马村镇掌握村正骨医院”、“高平市武氏正骨医院”等。第三代传人武天宝开设“高平市武氏正骨医院友谊街分院”,后更名为“高平……[详细]
  阳城县位于太行、太岳、中条山之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于此地山高谷深,重峦叠嶂,构成了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许多与民俗活动相适应的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长久传承并不断丰富,焙面娃娃食品工艺就是其中之一。焙面娃娃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娘家为闺女送“十五”时所带的礼馍。阳城传统面塑分布很广,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生面塑、炸面塑、……[详细]
  泽州鼓书是由徐廷荣(晋城韦匠人)从绥远学艺带回泽州而传播开来的以大鼓京腔为母体的一种曲艺形式,后经过第二代传人崔小红几十年的不懈追求和改革,在原来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上党梆子、河南豫剧、坠子、四弦书等姊妹艺术的精华,创作而成。泽州鼓书扬弃了最初鼓书中节奏拖沓,多有重复的积弊,顺应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以其易于表现情节惊险,打斗激烈的书段之艺术特点,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泽州鼓书传统书目有《呼延庆打擂》、……[详细]
  大树秧歌流传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树村,因明清时期村外有护城河围绕,亦称大水沟秧歌。据当地艺人口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大树秧歌就以民间说唱形式流传于本县境内和晋城一带,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大树秧歌在演出过程中只用武场乐器鼓、锣、钗、旋和梆子,全部唱腔在梆、板击节下进行,故又称“干梆秧歌”。演出剧目有《花木兰》、《通天荡》、《劫皇纲》、《扫穴离庭》、《黄巢起义》、《反县衙》、《红罗山》、《十八相送》、……[详细]
  九连灯又称“跑灯”、“耍灯”、“花果灯”。流传在晋城、高平、沁水、陵川等县。高平县凤和村的九连灯是根据八洞神仙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孙悟空偷吃仙桃的神话故事编制而来。初时由8名男青年表演,各执桃花、石榴花、桂花、腊梅等16盒鲜花、瓜果彩灯,分别代表八仙。后来,将人数增至24人,在花果灯中,加入了一种手提的圆形红色纱灯,使花灯经灯相互映衬,很为舞蹈增色。九连灯在街头表演时,由“飞灯”(即由长竹竿高挑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