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头屯镇位于香河县城东南7公里。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唐宋时期,在北运河航运过程中,当时帆用在船上,借以增加船的航速和调整船的航向。后来帆被用在民间玩耍,在玩耍中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人们多少年的改进与创新,才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取名为中幡会。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筒长1丈8尺,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衬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仗杆衬幡面,飘带美妆幡容……[详细] |
香河县大河各庄竹马会年代久远。关于历史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古代,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燕北地区一位叫郭济的清官而发明了竹马会。一说竹马会传入大河各庄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时期。当时在京城里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马会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乡大河各庄办起了竹马会,并起名如意老会。大河各庄竹马会表演形式有文场和武场两种。共有8位演员,排成两路纵队,排头两人,满清官……[详细] |
通背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武术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五行通背拳(也称通背太极、太极五行通背)是通背拳的一个分支,自张策大师创立以来,已传承至第五代。张策五行通臂拳源于传统的五行通臂拳——祁家通臂“少祁派”,但又博采众家之长,广泛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并在以武会友、与人交手、换手的实战技击中创新、发展变化而来。尤其是将太极拳与通臂拳极其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通臂拳中蕴含太极……[详细] |
中幡会中幡会,原为幢幡会。唐朝佛教盛行,此会已在香河县一带出现,因中幡与佛教文明有关,按会规排列,称其为大尊,为百会之长。中幡,为一根高而笔直的竹竿,顶端装饰几层花绸布做成的罗伞,形似宝塔,缀有小铜铃,还有的自上而下重挂一幡帐条,上 书“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等吉祥字样。一般一人表演,难度较大,用肩、额、肘、齿舞弄表演。下牙顶着竹竿的根部表演叫牙剑;用前额支着表演叫做“金顶功”,用手臂托着表演叫……[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