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特产

房山区民俗文化

  制埙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在《诗经·小雅》里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记载,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的演奏,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独占土音。在种类上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音响稍高;雅埙……[详细]
  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位于有北京小西藏之称的蒲洼乡,因地处深山,与外界往来不多,六百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山梆子戏,便是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落,独有的戏剧形式。山梆子戏曲目繁多,多达一百二十多出,唱腔高亢有力、曲调优美、板式清晰、历史悠久,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群众喜闻乐见,是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剧种。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详细]
  芦村位于房山区窦店镇西南,东临窦店村,西邻石楼镇,南邻琉璃河镇,北临板桥村。辖区面积9.584平方公里,有1836户,4215人。芦村少林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清末最为兴盛。曾受邀入京,为慈禧太后表演,深受其欢喜。后来钦赐两面“黑面五爪镶黄龙旗”,白底旗裤上绣有“芦村少林盛会”。曾多次授邀参加房山、良乡、涿县等庙会活动,安排在头道会,并举行祭旗、拜旗、耀旗等仪式。芦村少林会的兴盛,得益……[详细]
  石楼镇双孝村,初名小营,明代成村。相传早年间村中有一对年轻的夫妻高国栋与妻子王氏。夫妻俩不仅勤劳节俭,持家有道,而且对老母亲非常孝敬。80岁的老母亲患病多年,白天高国栋要下地劳动,妻子王氏为婆婆端茶喂饭,总是面带笑容,语言温顺。婆婆身下的被褥每年要拆洗两三次,衣服三天两头更换。高国栋从地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候母亲,看老人家吃的怎么样,穿的是冷是热?夫妻俩冬天早早把炕烧好,夏天为老人执扇纳凉,乡……[详细]
  张氏风筝制作技艺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燕山地区风筝制作者张金龙,多年来酷爱风筝艺术,1957年,他学习天津“魏氏风筝”的制作技艺;后又师从“曹氏风筝”传承认孔祥泽先生,学习制作技艺;后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绘画理念运用于风筝图案的勾勒与着色,增加风筝色彩;风筝扎制时以“魏氏风筝”的仿真工艺扎糊风筝骨架和形体,凸显主题的形神与特征;将“曹氏风筝”的技艺精髓,“宁简勿繁”“宁轻勿重”和“艳而不厌”的理……[详细]
  在房山岳各庄乡孤山口村的北部,有处悬崖叫“黄马岩”。关于它的来历,人们是这样传说的。很久以前,孤山口村北有个山叫“青草岭”,那里绿草丛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但是去过人说这岭上很脏,常有人一去不回,所以谁也不敢到这岭上去放牧。绿葱葱的嫩草年复一年就这样荒废了。一天,有个不满三十岁的小伙子,到孤山口村乞讨。有人问他:“为什么年纪轻轻的落得如此地步?”他流着泪说:“家中发了大水,房子被水冲倒了,父母姐弟……[详细]
  座落在黑龙关村前的黑龙潭,自宋代以来,就成为北方的祈雨圣地。元明时期,每遇大旱之年,朝廷都派官员到这里祈雨,而且每求辄灵。这些记载屡见于皇朝实录。黑龙潭前的龙神庙,始建于元朝至正十四年(1354年),距今有65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帝赐题“甘泽普应”匾额。清嘉庆皇帝还曾到这里祭拜龙神,祈求甘霖普降,福佑苍生。按照传统习俗,每年春节要持续到农历的二月初二。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详细]
  沿着永定河西大堤往南走三十华里,河西侧坐落着一个稻花飘香的村庄,叫葫芦垡。大约五百年以前,这个地方是坑塘棋布、杂草丛生的沼泽。现在的永定河,那时叫“浑水”,又称“黑水河”。相传,在宋代这里是北国的边关,“垡”就是那时宋兵为抵御外族侵略而修筑的土围子,当时在这一带共有“七十二垡”。明朝永乐年,名成祖朱棣率军扫北,在京定都后,开国公徐达的后人就定居此地。那时浑河水势凶猛,在这一带经常泛滥成灾,闹得民不……[详细]
  房山城关南边,有个顾册村,是房山有名的大村,住着一千多户人家。要说为啥叫顾册,可有个说法。老人说,别看这个地方靠近城边,又有一条小河,早些年可没人瞧得上眼,遍地是荒草。不知是哪一年,有个姓顾的小伙子从这路过,看上了这地方。他早起晚睡地干了一冬天,开出了一片地,撒上种子,到了秋天,果然打了好多粮食。这下子,小伙子高兴了,继续开地种地。几年下来,开了几十亩地,于是,就在地头上盖了几间草房,娶妻生子,过……[详细]
  天开村西北有道山沟,沟边的地埝上,长着大大小小许多柿子树。所以,这道山沟最早叫“柿子沟”。后来,这条沟又改名叫“金牛沟”了。为什么呢?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个叫杜常山的人,家里很穷,长年靠打柴割草度日。冬春两季,常山每天上山打柴,打回柴来挑到长沟集上去卖,卖了钱,再买些米和面,供一家大小糊口度日。夏秋季不打柴,常山就天天上山割青草,割回来卖给财主家喂牲口。每卖一担青草,只能……[详细]
  在上方山下,有一道颇具特色的民间花会,叫太平鼓会。这是一种送年的舞蹈活动。每当走会的时候,一队粉汝玉佩、打扮妖艳的妇女排成一行或两行,左手拿着单面鼓,右手拿着用藤条做成的鞭子,一边扭一边打,随打随摇,好不热闹。单面鼓嘭嘭作响,鼓柄上挂着的铜环或铁环嚓嚓相伴,听上去节奏分明,声音悦耳,舞起来有大扇鼓、小扇鼓、转鼓、摇头鼓,穿胡同、追鼓、圆鼓、逗公鸡、拉抽屉、扎花篱笆、凤凰双展翅等各种队形。队员们扭动……[详细]
  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境内,有一座高山叫荞麦山。相传远古时代并没有这座山,这里只是一条光秃秃的岭。有一年夏季,正值禾麦拔节之时,突然遇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灾。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仅仅几天的工夫,禾苗就全部旱死了。这时就算是有粮食种籽,耕种的时节也早过了,何况人们一点儿粮种也没有了呢?今年没有收成,来年可怎么生活呀?人们犯愁了。逃奔他乡吧,可这里每天都有许多逃难的人群涌来。据这些人讲,他们是从几百里甚……[详细]
  霞云岭乡机关西面两公里处,有个村子叫四合村。传说,在很久以前,这个村子方圆十几里,住着百十户人家。村里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种庄稼和放牧牛羊为生,生活十分富足。整个村子被群山环抱,有肥沃的良田,丰美的水草,清澈的泉水绕村而过,人们居住在绿茵树丛之中,显得格外清静优雅。每到秋上,地里长满了黄澄澄、沉甸甸穗头的庄稼,看了真叫人喜煞。漫山遍野放牧着成群的牛羊,像点缀着朵朵白云。这些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详细]
  霞云岭乡石板台村前,有一片很大、很开阔的沙滩。沙滩和三角城相连,在“天兴王”刘武周占山为王时属三角城地界。在沙滩的西侧,有一个用土石堆起的平台,平台上矗立着一块长十米、宽六米、厚一米的方方正正的青石板,从远处看去,石板有些倾斜,好像就要倒下来的样子,但走到近前一看,却坚固无比,“石板台”就是由此而得名。在石板台前的沙滩旁,有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汩汩冒出,如果大热天喝一口这里的泉水,会觉得清甜可口,……[详细]
  房山区韩村河镇境内著名的游览胜地上方山东面十几里,有个尤家坟村。说起它的来历,还得从清朝嘉庆年间说起。早先,尤家坟村不大,是五侯村的一个支属,叫五侯庄。五侯庄原来人口不多,其中大部分为姓尤人家。当时,尤家有个人在朝廷里做官儿,这官位叫四路总兵总将,这个人的名字叫尤黑虎。要说那时,皇上的宝座也坐不稳了。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天理教农民起义,在河南、山东、北京各地方闹乱子,把皇上闹得也是没辙了。其中有一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