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朝阳区特产

朝阳区民俗文化

  北京补绣,俗称丝绫补绣,是历史上为宫廷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世代传承并存续至今的传统手工技艺。北京补绣工艺主要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而成。补绣工艺源于辽金,奠基于元,盛于明清,是我国古老的刺绣技艺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与发展,它是用天然的植物纤维(棉、麻、丝)为材料,用浮雕、编织、刺绣、缝缀、堆贴、抽丝等多种技艺结合的装饰艺术。北……[详细]
  北京二锅头酒是以酿酒工艺而命名的。古时蒸酒所用器具为锡锅,也称天锅。天锅由甑锅和釜锅两部分组成。在甑锅内撒放发酵好的酒醅,然后在釜锅内注入凉水,甑锅中的酒醅被加热后,蒸发出酒气,遇釜底凉水而凝聚成酒,用管引出。釜锅内的凉水温度升高后,需再换一锅凉水,以降低温度,继续使酒气冷凝成酒。由于每锅次所冷凝出的酒从香气、口味上都有明显区别,而第二锅冷凝出的头半部分酒既口感平和又香气醇厚,故命名为“二锅头”,……[详细]
  八极拳,中国拳术名称。“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八极拳为中华武术拳种之一,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远”之意。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详细]
  泥塑(北京兔儿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北京的传统中秋节,可不止只品月饼、赏月亮,还要祭拜兔儿爷。祭拜兔儿爷是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写照,他们在兔儿爷身上寄托着殷切希望。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寓意事业兴盛;坐葫芦兔儿爷,“葫芦”与“福禄”同音,寓意福禄双全。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将兔儿爷请出来,奉上瓜果月饼祭拜,祭拜完后的兔儿爷摇身一变成了……[详细]
  东岳庙庙会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它在元代即已出现雏形,至明代正式形成,入清后达于鼎盛。庙会以北京东岳庙为依托而展开,逐渐形成包含信仰、商贸、娱乐等多方面内容的群体性系列活动。历史上东岳庙庙会的会期主要在春节、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大帝诞辰日和每月的朔望日。庙会期间,人们到庙中祭祀东岳大帝和民间吉祥神,以祈福迎祥。各地民间香会在此行善助善,各行业也利用这一机会举办活动。除此以外,还有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