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特产

西城区民俗文化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详细]
  北京市宣武区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1918),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确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1945年前后,厂甸庙会几近“残灯破庙”。1949年解放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和平门到虎坊桥路口举办庙会。1960年,因自然灾害曾一度中断。1963年,市政府重开了厂甸庙会,全城轰动。后因修路及“……[详细]
  北京童谣是发源并流传于北京市范围内的汉族童谣。北京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汉族文化积淀,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北京童谣有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十种表现形式,通过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积淀了优秀汉族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入选了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详细]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北京“一得阁”墨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墨汁。一经……[详细]
  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几位清宫御膳房的师傅在公园北岸建起了小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古建筑群中。清廷御膳制作技艺是满菜和汉菜相结合的精华。仿膳饭庄对清廷御膳进行了研究、整理,继承后再创新,始终保持宫廷风味的经营特色。为了不断挖掘开发宫廷名菜,仿膳饭庄派人多次前往……[详细]
  八卦掌,初称“转掌”,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创自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董海川。董自幼好武,云游四方,遍访名师高友,晚年定居于北京,以幼习拳技为基础,取多家武术精华和步式导引锻炼方法,结合易理,创编出了将掌法变换融入绕圆走转之中的八卦掌法。并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收徒传技。八卦掌的运动特征是以掌代拳,步走圆形。主要内容包括有老八掌、六十四掌,以及趟泥步、定势转掌等练功方法。还有子午鸳鸯钺、鸡……[详细]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口技起源甚早。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狩猎,经常必须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详细]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除夕,乾隆皇帝到通州微服私访,回宫途经前门大街时,人困马乏,腹中饥渴。但临近年关,各商铺已经打烊,惟有王记酒铺仍掌灯营业,乾隆便带着随从进店用餐,品得酒醇菜香,从而龙心大悦。在得知此店还没有正式的字号时,乾隆帝环顾四周后对店主说:“这个时候,京都只有你一家营业,如此勤业,必有锦绣前程。我看,就叫‘都一处’吧!”回宫之后,乾隆皇帝御笔亲提店名并制成蝠头匾,从此“都一处”……[详细]
  王氏脊椎疗法是清代皇宫御医治疗脊椎、脑疾的一种传统中医保健疗法。它综合了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祛邪扶正的方法,调动人体自身修复机能的作用,是防、治一体化的中医保健疗法。王氏脊椎疗法起源于清代顺治(1644—1661)年间。当时民间中医王汝清从军医治箭伤,由于其疗效高而留在宫中成为御医。乾隆年间,王汝清的后代王昭恩又被召入宫中成为御医。清末时该疗法散落民间。民国后,王氏传人继续行医,其疗法始终未断传承,……[详细]
  药香古法制作技艺属于传统制作工艺,一板一眼皆为传统手作。在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药香制作技艺传习基地,青烟缭绕,丝丝缕缕的药香弥漫其中,别有一番韵味。分放在容器中的多种不同中药香泥原料,经过香艺师的揉搓、入模、按压、刷油等步骤,散发出神秘而幽远的香味,功效各异的药香制作在香艺师的演示下,让人观之悦目,嗅之神清。药香制作技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据内蒙古阿拉善南寺的历史记载,……[详细]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京胡制作技艺),传统技艺。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时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种规格,经过制琴师与演奏者长期实践,根据京剧曲牌的不同,而发展为多种规格,创制了西皮、二黄、娃娃调和拨子等几种专用京胡。放大了低调门京胡的尺寸,以适应京剧音乐发展的需要……[详细]
  戏曲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工序主要包括画、刻、凿、染色、裹绒、掐丝、拼胎等十几道。戏曲盔头是随戏剧发展而生的产物,它注重装饰性,常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同戏曲演员穿着的戏装相协调,丰富表现戏剧人物的形象特点。戏曲盔头分巾帽和盔帽,也称软帽和硬帽。巾帽是用绸缎等布料配合刺绣工艺缝制,质地较软。盔帽先用硬纸板制成帽坯,上面装饰龙……[详细]
  北京烤肉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原始的烤肉法是游牧民用猎刀切肉,再用马粪烤熟。公元六世纪,烤肉方法有了改进并有文字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所说的“腩炙”,据考证就是当时的烤肉,其方法即将肉切成小方块,用葱白和盐豉汁腌渍片刻,再上火烤制。至明代,皇宫内“每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明末清初,烤肉传到民间。其中“南宛北季”是京城最著名的烤肉店。“烤肉宛”开业于清代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详细]
  鸿宾楼是我国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开创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是天津主营清真风味的菜肴,1955年迁入北京。2008年,鸿宾楼全羊席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关“全羊席”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金代。“金人旧俗,凡宰羊但食其肉。贵人享重客。间兼皮以进,曰全羊。就有食全羊的风俗了。”1264年元朝建立后,宫廷御膳中也曾出现全羊大菜。至清康熙年间有“圣祖玄烨曾为外藩王公举……[详细]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十九号,其木版水印技艺堪称一绝。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所谓“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木版水印这种纯手工印刷工艺有勾(分版)、刻(制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