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传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形成于17世纪。蒙古短调民歌是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歌词多以重叠复沓,运用“比兴、对仗、夸张”等手法,词浅意深,回味无穷。曲调平和流畅,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感人心弦,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歌和抒情歌;在表演上有独唱、对唱、角色对唱、合唱等,具有浓郁的蒙古勒津地方特色。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详细] |
古勒津马头琴音乐主要特征反映了从游牧文化到农耕文化特色。17世纪初,蒙古勒津人从草原到阜新地区定居,逐渐由游牧生活转为农耕生活,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就在这一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乐曲,具有质朴、典雅的民族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马头琴音乐悠扬、深沉、宽广、抒情,蕴含了蒙古勒津人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史称蒙古勒津(原为部落名,现转为地域名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隶属辽宁省阜新市。……[详细] |
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玛瑙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阜新清河门辽墓出土的莲花式盅及玛瑙管珠项链、酒杯、围棋等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阜新。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宝珠营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当地王爷进献“佛光玛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玛瑙属中档宝石,具有多种天然色彩和条带花纹,是雕刻的理想材料。玛瑙有“玉黄金”的美称,其材……[详细] |
蒙古勒津蒙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医药发祥地之一。1702年,蒙古勒津瑞应寺建立门巴札仓(培养蒙医药人才的医学经院),对弘扬蒙医药起了重要作用。当代蒙医药传承人邢布利德应用传统蒙医药疗法,治疗血衰症获得可喜疗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组织蒙医药专家认真总结、潜心研究,制定了蒙医药治疗血衰症的研究课题,使蒙医药血衰症疗法进一步得到完善。血衰症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