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朝阳市特产

朝阳市民俗文化

  建平十王会承传于喀喇沁王府1。据传,每当王府到“王子坟”祭祀,都带1乐队,有一次竟跟随60人的乐队。20世纪初,三家乡杨福永组织一伙年轻人,购置乐器,请来王府1传授演奏技艺,十王会便在当地流传下来。“十王会”又称“双会”、“经会”。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所用乐器有笛、鼓、笙、管及打击乐器,演奏用的乐谱为工尺谱。据专家考证,它和女真人的鼓笛及辽宋以来的清乐、散乐和马后乐有着渊源关系。清代中晚期以……[详细]
  北票民间故事是辽宁省的地方民间文学。包括风物传说、人物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风俗故事、笑话、寓言等八大类,此外还有大量的地方民间歌谣,谚语。2008年6月7日,北票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北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作为与北票人民所继承创造的精神财富有机组成部分的北票民间文学,自然会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北票……[详细]
  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1999年9月17日,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在参观凌源收藏的几千卷影卷时说:“凌源的影卷可为全国之最”。凌源皮影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较有影响,曾多……[详细]
  庙会(天成观庙会),辽宁省朝阳市一种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成观庙会始创于清朝初期,历经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武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俗仪式。天成观庙会包括十道民俗仪式活动,銮舆会、中幡、马叉、花钹、高跷、纺车秋千、挎鼓、抬阁、英雄会、韶音会,参演人数达600多人。2012年,喀左文化部门组织完整修复、呈现天成观……[详细]
  建平剪纸是东北剪纸的一个主要流派。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沉淀,多民族风俗的浸淫,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建平以蒙族萨满文化为主体的、蒙汉文化相结合的造型粗犷、浪漫的剪纸艺术。建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剪纸艺术,自春秋到明清,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山戎、东胡、匈奴、鲜卑、乌桓、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居住,蒙古诸部在此盘踞时间最久。清中叶以来,大批汉民出关,带来山东、山西、陕西等关内剪纸,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剪……[详细]
  高跷秧歌高跷秧歌是凌源地区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其清代即已出现,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2009年被收录至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详细]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女神的故乡,因大凌河的源头而得名。凌源皮影不仅是本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而且随着多年的经济往来,人口迁移,皮影戏班、皮影艺人流动演出等不同途径传播到省外的黑、吉、冀、蒙等地区,深受他乡群众的喜爱。目前,凌源尚有影箱23部,皮影艺人150多位,他们不仅在本市演出,还流动于毗邻河北、内蒙等地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艺术交流。早在1979年,凌源皮影团参加朝……[详细]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也有“灵”,将之视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由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详细]
  辽西朱碌科黄河阵,源自古代兵家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历经200余年传承发展后,形成了独具辽西地域特色,集烟火表演、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于一体,既有游乐健身性质又寓意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健康幸福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辽西朱碌科黄河阵为16方城,其阵形是在九曲黄河阵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按九宫八卦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形式连接而成。每年正月初八开始筹备制作。按阵谱打点,然后将高6丈、顶端安放“混元金斗”的铁杆……[详细]
  朝阳县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其中,“夜八出”是以在秧歌盛会间演出的八组民间舞蹈而得名,主要风格是所扮的八出戏,戴假面具,别开生面而取胜,比较讲究动作的套路和程式,对每个人的身份和动作都有严格要求。朝阳县其他特色秧歌还有“跑驴”、“霸王鞭”、“腊梅花”、“皇会”、“抬阁”、“黄河阵”等数十种。这种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已有150多年历史。它是一种很小的高跷,系满、汉两种秧歌形式的糅合体。与其他高……[详细]
  喀喇沁及东蒙各部的蒙古族较早就定居下来,由游牧转向农耕。在由猎转牧、由牧而农的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里的民众所创造的民间文学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民间文学相比,是独树一帜的,折射着鲜明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相融的特色。以东蒙民间故事为主要样式的口头叙事方式既承继了草原游牧文化的传统,又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了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营养,对定居后的农耕生活有全方位、广角度的反映,因而形成了与草原蒙古族民间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