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李宏伟李蕾鱼皮制作技艺是采用鲑鱼、鳕鱼、鲟鱼等几种鱼的鱼皮,利用各色鱼皮的粒面及其天生独特的鱼鳞花纹制作而成的民间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手工技艺。黑龙江牡丹江一带传承下来的鱼皮制作工艺,充分体现出鱼皮天然花纹的时尚美感以及古朴的粗犷豪放风格,成为当地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
响水水稻种植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渤海镇文化站代表性传承人:赵昌男响水水稻俗称“石板稻”,种植于牡丹江上游宁安市的渤海镇,因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上而得名。唐代渤海国将中原水稻种植技术引入,1646年,汉民李元清尝试在石板上种植水稻,历经几代人后在选种、育苗、栽培、田间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技艺。其选用晚熟品种,生长期140天以上,以“水稻两段式”和“水稻一段超早……[详细] |
宁古塔彩灯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马积瑞牡丹江宁古塔的马氏彩灯将民间工艺与宁古塔彩灯技艺相融合,博采众长而独创。宁古塔马氏彩灯的主要内容多是流传于民间的神话经典故事或传统民俗的吉祥图案,从创意到造型,从扎纸到绘画、着色等每个环节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详细] |
满族年猪菜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孟照发年猪菜,俗称“杀猪菜”。宁古塔的杀猪菜发源于宁古塔满族聚居区。满族人喜食猪肉,冬季又漫长寒冷,于是满族人民学会了渍酸菜和贮藏蔬菜,逐渐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宁古塔年猪菜。最初形式为乡宴,品种单一,受环境所限,大多在春节前食用,故称“年猪菜”。历经发展,年猪菜已越来越为丰富,除满族特色的压桌碟外,已发展为配套宴席,冷热菜……[详细] |
满族萨满家祭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关玉林关云太邢玉霞萨满家祭是流传于东北宁安地区的一种民间的传统祭祀活动,以氏族为单位,每三四年举行一次,时间为3天。由于祭祀仍由察玛(即“萨满”)主持,并跳传统的萨满舞,供万物有灵的祖先神及自然崇拜等诸多仪式,萨满家祭已成为研究萨满教的活化石。……[详细] |
宁安宁古塔满族冬季捕鱼是满族重要的生产活动。先请有经验的渔民(也称“鱼把头”)选定打渔地点后,在冰面上打好两排冰眼,让大网在冰下穿过,然后逐渐围拢,最后在出网口把冰下的渔网拉到水面上。冬季捕鱼在起网前要举行祭祀仪式,通过祭网、醒网,祈求神灵保佑,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下网平安顺利,喜获丰收。……[详细] |
朝鲜族流头节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朝鲜族流头节(农历六月十五)起源于古代农耕时代。“流头”为“东流水头沐浴”,即到向东流的河水中洗头沐浴,祭拜农神与祖先,净身驱除杂鬼,祈求丰收与健康。主要活动有:“流头荐新”,祭拜农神与祖先仪式;“食流头面”,驱除杂鬼避邪;“东流水头沐浴”,驱除身体不洁不祥;“设流头宴”,农人纵论农事,文人吟诗作赋。……[详细] |
满族欻嘎拉哈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付金荣欻嘎拉哈是满族流传面积广、参与人数多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春秋战国时就有铸铁嘎拉哈,最早用于占卜,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用嘎拉哈来占卜是否出征。女真人-满族人是喜欢欻嘎拉哈的民族,并制作出玉嘎拉哈作为孩子的吉祥物,孩子们也以佩戴玉嘎拉哈为荣。歘嘎拉哈所需用品:羊嘎拉哈4枚,布口袋1个。……[详细] |
“鞑子秧歌”流传于牡丹江宁安一带。宁安是满族先民肃慎的发详地,满族民间文化艺术蕴藏丰富。“鞑子秧歌”表演顺序为:“花棍前引路,女真随后边,鞑子压阵角,老妈来回串”。老鞑官坐抬椅饮酒,见到美貌姑娘即上前调戏,老妈赶来周旋保护姑娘,并将银牌天使灌醉,老妈带领众人把鞑子团团围住一顿痛打,表演结束。“鞑子秧歌”舞队人数有六七十人之多人物扮相以戏曲人物为主,队员手持的道具有彩棒、霸王鞭、花扇等,行进时,队中……[详细] |
满族东海莽式舞是满族舞蹈的集大成者,通过舞蹈表现出了满族的生产、生活和狩猎等情景,再现了满族的浓郁民族特色。“满族东海莽式舞”是满族人家在喜庆的节日里举行的歌舞活动,共分九折十八式。这九个不同的舞段既可是一个有机整体,也可独立成篇。舞蹈反映了女真族渔猎征战生活的情景。如今,渔猎生活没有了,以其为载体的歌舞自然没了攀援的树干。“满族东海莽式舞”又俗称九折十八式,是女真时期就已经流传的舞蹈,内容丰富。……[详细] |
(1)在公元520年,柔然发生了一件萨满制造的宫廷内讧,最终导致可汗丑奴被杀。柔然可汗宠信一个名叫地万的女萨满,封为圣母,把太子藏起来,托言上天。事泄被绞死,丑奴可汗复杀执刑之人,引起了宫廷政变。古代史官不用“萨满”这个名词,在文字上只称其为“巫”。在匈奴时代,萨满在政治、军事上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凡战争或其他处于犹豫状态的事件,最后要取决于萨满。北方民族的萨满,大不同于中原的巫。萨满必须具备许多常……[详细] |
宁古塔满族捕鱼习俗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杜春友海林地区的满族渔民采用的捕鱼方法大多是先人传下来的传统捕鱼方法,如压白杆子、漂白杆子、杈秋水、下虚笼、抬网、抄罗子等。由于宁古塔地域盛产鱼类,满族人又喜捕、善捕,他们在传统捕捞方法基础上,根据各类鱼种的不同生活习性和体型大小等,又发明创造了很多捕捞方法。……[详细] |
森林号子(海林号子)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高进忠海林号子是海林林区工人伐木劳动时所使用的号子。历史久远,广泛流传于海林地区。唱词节奏讲究有缓有急,有张有弛,有重音、有托音、多衬字,分领唱和合唱。歌词具有口语化特征,少有修饰润色,多用口语俚语。依据不同工种和传唱环境,可分为蘑菇头号、了号、拽大绳号、拉鼻号、大掐号子、羊工号、瓦杠号等7种。……[详细] |
满族说部《招抚宁古塔》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赵文润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口耳相传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为“乌勒木”。满族说部《招抚宁古塔》是口头传于牡丹江市宁安地区满族民间的一部长篇说部,集中描述了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派大将军额亦都、费英东、扈尔汉等率兵出征以宁古塔为中心的东海女真窝集部的故事,包罗了天地生成、民族聚散、古代征战、部族发韧及灭亡、英雄颂歌、……[详细] |
秃尾巴老李传说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宋梅颖《秃尾巴老李传说》是黑龙江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传说黑龙生于山东李姓人家,因出生时尾巴被父亲割断,为恢复龙体在萨哈江潜居。黑龙同情人间疾苦,保护沿江五谷丰收,和两岸人民血肉相连,备受人民赞颂。白龙仰仗兵多势众祸害人间,企图加害黑龙独霸萨哈江,黑龙与白龙进行生死搏斗。在沿江人民的支援下,黑龙战胜白龙,换得两岸的幸福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