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特产

牡丹江民俗文化

  镜泊湖传说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代表性传承人:宋德胤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唐代渤海国的海东文化和清代流放江南才子的“宁古塔流人文化”奠定了镜泊湖地方文化的基础,镜泊湖传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内容丰富,想象生动,语言活泼,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构成,包括《红罗女传说》、《人参传说》等,满族风情浓郁。……[详细]
  东宁民间故事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东宁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石玉清东宁位于绥芬河与湖布图河两岸。东宁故事记载了从古至今东宁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东宁民间故事主要以民间传说为主,分为“风物传说”、“人物传说”、“神话传说”和“动植物传说”等,如“神仙洞”、“绥芬河”的来历、秃尾巴老李传说等。东宁民间故事是本地区社会生活的缩影,是研究东宁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历史依据。……[详细]
  傅英仁满族故事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张爱云傅英仁是著名的满族故事家,其老家宁古塔(宁安市)为满族发祥地之一,萨满等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傅英仁满族故事收录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200余个,内容极其丰富。如满族创世神话《佛赫妈妈和乌申阔玛发》讲述了远古的洪荒年代,世上只有两物:一是长白山上一棵大柳树(佛赫),二是耸立北海中的一根石矸(乌申阔)。二者吹动火球碰撞,溅……[详细]
  宁古塔民间文学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王清民宁古塔民间文学系流传在黑龙江宁古塔一带,集故事、传说、谚语和歌谣为一体的民间文学总汇,其中最富盛名的是由黑龙江、镜泊湖、海浪河及泼雪泉的地域地貌形成的神话传说,还有黑妃、萨布素、红罗女和老罕王等满族历史人物的传说,对研究牡丹江流域地区的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及中外文化交流史都颇具学术价值。……[详细]
  吕氏鼓吹乐棚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吕云强汉族鼓吹乐是民间喜庆佳宴、祭祀奠礼、迎送礼宾和婚嫁丧葬场合最常用、最实用的一种地方音乐体裁。活跃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一带的吕氏鼓吹乐棚,源自山东莱阳鼓吹乐流派在本地的分支。清代吕氏家族随其祖辈走辽东,闯宁古塔,落地生根,发展至今。吕氏鼓吹乐棚的演出形式分“坐棚”、“走吹”和“卡吹”三种,其表演形式与明洪武初年洪洞 “金……[详细]
  满族祭祀音乐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谢景田满族祭祀音乐主要表现形态是举行萨满祭祀时萨满演唱的神歌。萨满通过神歌的演唱和神鼓的奏鸣来达到人与神的相互沟通,从原始社会绵延传承至今,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一贯性和稳定性。音域一般较窄,旋律平直,多由同度、三度、四度构成。祭祀伴奏的乐器主要以鼓、铃和木板(叉器)三类相结合。具有综合性的艺术特征,融歌、舞、乐、词为一体。……[详细]
  满族萨满神调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张国毅萨满神调是满族家祭时所用曲调,为祭祀的核心,有自娱和娱神功能。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构成单一乐段形式,乐句大多对称整齐。在萨满跳神仪式时,领神人萨满与祝神人“栽立子”头戴神帽,身穿法衣系腰铃,手执抓鼓或单鼓,边奏边唱边舞,完成“跳神”、“放大神”和“祭天神”三大祭祀。萨满神调对研究满族的历史和文化均有较高价值。……[详细]
  朝鲜族洞箫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代表性传承人:崔光哲宁古塔朝鲜族洞箫是朝鲜族比较古老的民间乐器。很早就在民间流行,一般是自我娱乐和民间- 时为唱歌跳舞演奏的,有时也和其他乐器合奏,演奏的乐曲多是朝鲜族传统民歌《阿里郎》和《桔梗谣》等。制造工艺和演奏技艺受汉族丝竹民间乐器的影响,与朝鲜和韩国的有所不同。朝鲜和韩国的洞箫比较细小,多是横着演奏,而宁安的洞箫是比较……[详细]
  民间纸扎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付鸿雁宁安市民间纸扎历史悠久,从清朝一直延续至今。付洪雁的纸扎既带有满族文化色彩,又有中原文化遗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表现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的,也有表现幸福吉祥、岁时节令及人生礼仪等的。表现形式有单色、点染、添色、复色组合等,还有实用的枕头、布鞋等绣花用的纸样。……[详细]
  朝鲜族伽倻琴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朝鲜民族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朴淑子伽倻琴又称朝鲜筝,属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嘎呀高”,相传为伽倻国嘉实王仿照汉筝而制成,已有1500多年历史。由琴柜、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琴身用鱼鳞松木或梧桐木制作,分五声音阶18弦及七声音阶21弦两种。双手弹奏,有弹、拨、滚、琶、按、颤、推、揉等技巧。音色深沉柔和……[详细]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关常富宁安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的发祥地。古代满族先民在牡丹江流域采珍珠的生产活动中,发明珍珠球这项体育竞技活动。竞赛方式简单,用球代表珍珠,两个球拍代表蛤蚌,保护珍珠不被别人采到。双方对垒,每队出6名运动员,用网兜来得到珍珠,最终以珍珠的数目分出胜负。此活动既有极强对抗性又有游艺性,要求参赛队员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团队配合精神。……[详细]
  宁安秧歌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唐甲悦龚云发宁安秧歌,包括宁古塔龙灯舞和龙凤船。宁古塔龙灯舞,由1887年(光绪13年)宁安县衙门轿子房轿夫老柳头从关内带来并传授。龙灯扎制方式多种,套路多变,生活情趣浓厚。龙凤船由一龙一凤、二个花船组、一个船公和四个“灯架”九人组成。船公指挥众人围绕“灯架”跑出“穿花”、“咬船”等花样,主要动作一是扮艄公“跑船”,二是摆船“……[详细]
  满族拍水舞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满族拍水舞又名“拍水茶茶妞”,“茶茶”为女真语少女之意。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一带流传的满族拍水舞,主要表现母亲教女儿们用盆、瓢、勺在河边舀鱼并嬉戏的内容。由1人扮母亲,2人扮姐妹。舞蹈动作有“横影”、“转盆”、“搭盼”、“海青眼”等,具有戏剧性、趣味性和幽默性,直接反映出满族人民远古时的生活状态。……[详细]
  朝鲜族击打舞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东宁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崔云准李明子击打舞属于朝鲜农乐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朝鲜族农民在举行庆祝丰收、嫁娶、祝寿等活动酒宴时的即兴表演,历经百年历史演变。其特点是气氛热烈,节奏明快,动作潇洒,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出朝鲜族农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详细]
  朝鲜族农乐舞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朝鲜民族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李荣农乐舞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融音乐、舞蹈、歌唱为一体,表现出民族民间艺术崇尚世俗、快乐、自由的基因。其源于农民劳作一年丰收后的喜悦举止,亦有古代祭祀丰收、感谢上苍的多重成分。作为朝鲜族的民间传统活动,体现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消除田间劳作疲惫、抒发丰收欢乐、渴望取得更大丰收的心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