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茶祭最早起源于夏朝,据传,大禹帝的女儿仪狄公主与附马司徒庠奉命在会稽守陵,偶尔发现在禹王陵周围,有十几丛正开着奶黄、奶白色花朵的茶树。在当时,还没有饮茶的习惯,茶叶还只是一种比较珍贵药材,为人们所重视。夫妻俩就地采了一些茶芽合成一捧,时令虽已中秋,但仍香气扑鼻,夫妻俩恭恭敬敬将茶芽放在祭坛上,又恭恭敬敬地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礼,这是最早的关于茶祭的传说。新昌的茶祭活动开始于天姥山广福寺建成之日。据传,……[详细]
  传统民间油漆彩画流传很久,用途及流行范围遍及整个中国,上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沿袭至今,每家每户婚嫁用具、楼台亭阁、庄园豪宅中的油漆墙画及宗教寺庙中佛像壁画等,都离不开民间油漆彩画。上虞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城乡各地婚庆嫁娶,男家的新房眠床、箱柜、脚盆、斗桶等都要经过专门油漆加工,并绘上鲜艳的油漆画,表示喜气吉祥。油漆彩画是以各种颜料油漆或从部分矿植物中提炼而成的色彩为主要材料,通过油漆工多……[详细]
  刀画,即刀笔油画的简称,起源于明末清初,随着近现代油画的兴起,得以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形式。刀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特殊的刀笔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操作,达到理想效果。一般多以山水田园风景为主题,把对自然的爱,融入刀尖。在作画时,采用钢刀为主要作画工具,以推、刮、擦、点、拍等刀法为主,画笔、布和泡沫等工具为辅。创作者先将整个画构思完整后方可作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层层推……[详细]
  青口皮纸制作技艺是一种在蔡伦造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造纸术。它的制作在诸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1985年所编撰的《诸暨县志》记载:“宋时,诸暨已盛产纸,枫纸设纸局。明清时,造纸业相当发达,其中以五泄青口皮纸为最佳。青口杨氏皮制作技艺的鼎盛期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是中国造纸史上民间造纸为数极少的珍贵遗存。它的主要工艺流程是:蒸树、剥皮、烂浆、打料、清洗、操纸。青口杨氏皮纸纸质洁白坚韧,细腻耐磨,防蛀……[详细]
  碑刻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书法是得益于金石碑刻才世代相传的。在没有照相技术、印刷技术落后的古代,书画要传播、传世,最常用的媒介便是碑刻。从最早的秦朝石鼓文,到汉代《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及东晋《爨宝子碑》,北魏《郑文公碑》,还有唐《九成宫醴泉铭》、《勤礼碑》等等,无一不是通过碑刻才得以代代相传,广为传播的。碑和帖,只是制作目的、形制、书体、方法有所……[详细]
  绍兴扇艺,是中国扇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凝聚扇面画、扇面微楷、金银箔铲贴扇等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融合多项传统手工艺精粹,以独特的艺术风范成就绍扇文化,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民族艺术领域之瑰宝,是绍兴走向世界的一张艺术名片。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作为扇的装饰而诞生。早在在宋、元时代,团扇画便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绘画时,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详细]
  螳螂拳是一种突出技艺性的名拳,有勇猛善战斩钉截铁的狠势。螳螂拳是明末王郎所创,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王郎寄居山东某寺院与主持僧其师兄研习各种拳术,因师兄外出云游,王郎独居寺院无聊闲坐山间丛林中偶见螳螂捕蝉,双爪兼用,悟通它手足并进的特殊动作,又取猴子捕雀快速凌厉之步法,创编了螳螂拳。螳螂拳约一百余年前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当时精武体育会正在发扬光大之际,聘请南北各派武林高手传授武艺,总……[详细]
  铁崖故里全堂村隶属三贤故里枫桥古镇,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尚武之风承传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杨氏祖先中历代武将迭出,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随后瓜瓞绵绵,世代传承。民国1914年成立永兴会,会员多达200余人,永兴会活动频繁,会员武艺精湛,至今尚传诵民间。全堂国术团成立于1945年,除文革中断之外,传承至今。全堂国术在传播和演变过程中,以宗族血脉为传播途径(后不分姓氏)、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详细]
  裘亦海,主治中医师,师承习医,师授熟研歧黄绝技,学成后72年创办崇仁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传承中医中药,采用内外兼治,将炼制的接骨伤膏为嵊州西乡崇仁、北山、甘霖、长乐等地区病人广泛应用临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87年《嵊县卫生志》对他的艺术做了介绍,医师裘亦海,收治骨伤科病人较多。他的苏丹参、赤芍、生地、独活、白芷、木瓜等38种中药,按比例配方煎熬,制成接骨伤膏,对粉碎性骨折、关节类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详细]
  绍兴的稻作生产起源可追溯到7000年前,是目前为止亚洲乃至世界水稻种植起源地之一。出土的原始物证说明:越地远古时代的稻米,已从耕作、种植、采收、留种直到煮成米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和加工流程。于越的稻作文化,既有河姆渡文化的根基,也兼有良渚文化的影响。相传帝尧之时,禹受舜之命,以疏导之法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毕功了溪,后“造井示民,教民鸟(岛)田”,在越北平原率领先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详细]
  钱氏女科,又称石门槛女科。北宋末年,钱氏第十一代孙所创,迄今已22代,有《大生秘旨》、《胎产要诀》、《钱氏产科验方》等书存世。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行宫暂留期间,后妃染疾,每延请钱氏女科诊治。第十四代钱象垌,甚有医名。清嘉庆《山阴县志》称其“荟萃先世精蕴,声远播焉”,著有《胎产要诀》。象垌之子廷选、孙登彀、曾孙琦瑶,能绍先业,精女科。第十八代茹玉亦精胎产。第十九代宝灿与族弟宝楠及宝楠长子少堂、次子少楠、……[详细]
  石雕,亦称“石刻”。我国的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理特色。与其它雕刻一样,石雕有着辉煌的历史。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精品层出不穷,遍布全国各地。我国古代石雕的题材可以说包罗万象。宗教、民俗、伦理、教化等都可以在石雕上得到反映。有些石雕作品甚至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犹如一……[详细]
  锡箔,又称锡箔纸,为祭祀品。锡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时候,如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绍兴的锡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至清宣统时得到迅速发展,鼎盛时绍兴有箔铺(坊)两千余家,产品两百余种,年产量逾三百万块(每块三千张),生产工人十余万人,为此绍兴有“锡半城”之称,是绍兴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绍兴的锡箔主要是用来祭祀之用,产品远销中国和南洋许多国家。民国时期,为绍兴锡箔业鼎盛时期。至建国后因时代变迁而渐趋……[详细]
  绍兴师爷故事,是由一系列以“绍兴师爷”为主要人物的轶事趣闻组成的民间故事,以及文人据此加工创作的机智故事。“师爷”是旧时对官署幕友的尊称。绍兴籍“师爷”,自明中晚期至清的近四百年间,最为活跃,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另外对那些不入幕馆、专为民间百姓打官司的民间讼师,绍兴人也称其为“师爷”。绍兴师爷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其人其事,成为当地百姓的谈资。绍兴师爷故事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它的源发地在古绍兴,即现……[详细]
  绍兴霉制品的品种非常丰富,如臭豆腐、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都是最具有绍兴特色的街头小吃和风味菜肴。绍兴臭豆腐主要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非常好吃。绍兴霉豆腐,官方称呼“绍兴腐乳”,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块块四角见方,质地松酥细腻,味道鲜适,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绍兴腐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美誉。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