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台州市特产

台州市民俗文化

  大田板龙是浙江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相传始于清代,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浙江临海的大田平原上。大田板龙采用木板、竹片、各类花纸制作,几十段龙身贴有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等等民间剪纸,每逢春节元宵,龙灯飞舞,穿村绕庄,气势恢宏,别具一格。2007年6月,大田板龙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详细]
  谢祭酒的故事在温岭市范围内几乎家喻户晓。谢祭酒,名铎,号鸣治,1435年出生于太平县(今温岭市)大溪桃夏,明朝天顺八年进士。谢铎,大溪人的骄傲,他官至明代国子监祭酒。因而祖祖辈辈的大溪人都习惯尊称他为谢祭酒。谢铎故事在台州各地众说纷纭,温岭、黄岩的乡村,更是家喻户晓。因为谢铎在朝做官时十分清正,且诗才横溢,好与权贵作斗争,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如传说中的藏头诗《真老乌龟》“真正君子,老老贤人,乌纱……[详细]
  大奏鼓是流传在石塘镇箬山一带渔区的民间舞蹈。大奏鼓舞蹈动作粗犷而滑稽,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打扮却是女性,在汉族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据福建《惠安县志》和《琅轩陈氏宗谱》载,箬山陈姓为十七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大奏鼓(当时叫“大典鼓”)亦随之带入,距今有360余年历史。由于长期来石塘为半岛偏僻之地,大奏鼓才得以流传下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奏鼓逐渐被冷落,文革时期已销声匿迹。197……[详细]
  打镴壶,即指以锡为材料,经熔化、浇板、裁剪、敲打、接缝、抛光等一系列工序,手工制作茶壶、酒壶、尿壶、暖锅、汤婆子及蜡台等镴制器皿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新河等各大集镇。打镴壶历史悠久,在婚嫁、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少不了使用蜡台、酒壶等镴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铝制品、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的面市,镴器逐渐淡出,打镴行业及其制作技艺随之萎缩并接近消失。各种镴壶的制作流程大致相同:一是熔解或合金。用……[详细]
  神奇的烂污泥:一团江南常见的烂污泥,在艺人的手中,不停地揉捏、翻转,并用木刀精心的细雕慢琢,不一刻,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生就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对了,你需要啥,尽管吩咐。烂污泥准会“变”成你要的模样。还要经过烧制、彩绘:看客,这还是半成品。如果你想要一个完整的,得需一个多月。把捏好的泥胎先阴干一段时间,然后放入700摄氏度左右青砖窑中进行烧制,再加以描绘涂色和彩饰。这样,才是成品。会演戏的“烂污泥”:这……[详细]
  民间舞蹈十八罗汉源于南北朝时期“18强盗皈依佛门”的故事。相传十八位强盗天良不泯,经神仙点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造福人寰。所以十八罗汉表演旨在劝人从善行走正道,是一种娱乐和哲理交融的舞蹈表演艺术。该舞蹈于晚清时期传入本地,《光绪仙居县志》收录了:“普光院僧众逢七月七于院前扮演十八罗汉,观者如潮,极一时之盛。”的景象。在解放前,十八罗汉多作为向-祈求地方平安、求雨祈禳之用,也是民间自卫军事组织演……[详细]
  【天台皇都南拳】天台县皇都南拳,主要流传于天台皇都,起于杭倭,民间又称狮子拳,它将民间舞狮子、狮子盘洞等艺术表演融入到拳中,并在拳术表演中配以锣鼓伴奏。皇都南拳主要包括徒手拳和武械拳两个部份,徒手拳有:小洪拳、角脚蹬、雪山、西川、宋江拳、醉拳、罗汉拳、嫦娥拳、猴拳、拼拳、操手、梅花桩等;武械拳有长棒、剑、双刀、樱枪、凳花、拆棒、扁担、四门棍等。它刚柔相相济,气势如虹;重心低沉,步法稳固;发声催力,……[详细]
  温岭道情是指分布于温岭市范围内的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道情艺术是民间曲艺形式中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以道教事故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南床时开始用渔鼓和筒板为伴奏乐器,因此叫“渔鼓”。明清以来流传甚广,题材也有所扩大,在各地同民间歌谣相结合而发展成许多曲种。道情艺术的共同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多为单人演唱。既可以坐唱,也可以走唱,但一般均以坐唱为主,演唱时,左手握夹板,道情……[详细]
  拜堂赞也称念傧相,是存在于温黄平原的一种独特的婚礼文化现象,在新河、箬横、滨海、松门等地较为盛行,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即便在万花纷谢的“文革”期间,它还能一枝独秀,喷吐芬芳。此传统婚礼形式独特,共分为三个阶段:“拜堂”、“望新妇”、“送洞房”。拜堂的司仪称为“傧相”。傧相将所用的诗句以一种特别的歌调唱出,俗称“念傧相”。拜堂的整个仪式,都伴随着傧相唱歌这一特定的形式进行。“念傧相”的格调独特,唱腔高……[详细]
  石塘小人节是石塘、箬山一带,在七夕当日为16岁以下儿童向七娘妈祈愿的节日。该节日具有明显的闽南文化特性,与台南、高雄等地供奉织女“七娘妈”彩亭相类似。石塘先民于300多年前从闽南迁入,此习俗随之落地生根,因当地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该习俗300多年来仍被民众完好保留。小人节祭祀程序:初七凌晨至中午,有小孩家庭在门口设供桌,摆彩亭、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七色线、香蕉、西瓜、木耳等时鲜果蔬,还有糖龟……[详细]
  根雕艺术是一门以树根为材料的古老而又富于创造的传统造型艺术。温岭根雕艺术主要分布于太平、温峤、松门和泽国等地。台州根雕艺术始于清末,兴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初,以王曼卿为会长的“台州地区根雕协会”成立,温岭张宝祥加入,经常组织开展技艺切磋和交流,使台州的根雕艺术在继承“柴株人”风格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发展。张宝祥作品有800多件。其中《云龙》获省金奖,《远古》参加省赛获银奖。根雕工艺凭借原……[详细]
  矿工号子是分布于长屿石矿矿区的劳动号子。有着悠久的民间传承,至今仍在延续。长屿石矿位于新河镇西部,千百年来以生产优质建筑石材而名闻省内外,素有“石板之乡”之美称。自古来,当地居民建房均采用当地生产的石料构筑,并赋予柱头、石壁上还有精美的浮雕装饰,形成独特的石文化景观。改革开放以来,又创作了许多新石刻制品,有些石狮、石像等雕刻作品更远销海外,于是长屿又有了“石雕之乡”的美誉。长屿采矿已有一千五百余年……[详细]
  温岭排街是一种以两人对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排街原是民间行乞时所唱,一般以双人对口为主,主要道具是道情筒和莲花板,两人对唱时,一人手拍道情筒,一人打竹板。但在记谱排祭礼和迎人胜排祭礼时,一般不用道情筒,两人都打竹板,可以指着事物一样一样的对应着唱。排完后参与- ,边走边唱。唱排街用的是温岭方言,唱词多为南北货、小故事、顺口溜、讨彩头等,也有涉及戏曲类的。有的有脚本,多数为即兴发挥,唱者必须具有一定……[详细]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是易筋经的发源地,许多专家认为易筋经应为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撰写。正因有这样的历史渊源,易筋经在天台是一项传统的武术项目,一直以来天台不乏习武及练习易筋经之人。易筋,即变易筋骨。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带动内脏运动,故又称为“脊柱运动”。它原系道家导引之术,被推为中国传统健身- 的经典。2002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四种健身功之一。天台山易筋经为徒手修练的……[详细]
  中国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殷商时代,铜器铸造中即已出现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为了镶嵌的原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镶嵌艺术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等。除平面镶嵌外,也可以在浮雕上进行镶嵌,这种镶嵌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镶嵌对象的立体感。明清以后,浮雕镶嵌的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