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宿州市特产

宿州市民俗文化

  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是灵璧民间最为盛大的庙会,主要分布于灵璧县城周边及灵城镇、经济开发区部分地区,因此时夏粮收获及秋粮播种已基本完成,而周边地区也没有类似的庙会活动,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遂成为皖苏鲁豫四省结合部数百公里内最大的古庙会。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沿承于旧时的城隍庙会,是老百姓庆祝城隍寿诞、祈盼风调雨顺而举办的大型祭祀活动,自明成祖加封灵璧城隍与州府同等级别以来,民间就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农历五月……[详细]
  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战,不仅在灵璧县境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还以非物质的形态,流传大量生动绮丽的民间传说。垓下民间传说在灵璧县家喻户晓,俯首皆是,脱口即出。主要围绕楚汉垓下决战,汉军及诸侯军在垓下围歼项羽10万楚军的故事,汉军设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使得项羽兵败如山倒,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历史活剧。县境流传广泛的“韩信点将台”“瞭望台”“大将墓”“金银山”“霸离铺”“散楚山”“吹箫台”“阴陵山”“……[详细]
  萧县剪纸作为萧县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唐代,盛于明、清,高手如林,风格独具。汉代属沛郡(国),王侯云集;贵妇人所饰之花,是为剪纸先声,至唐代,树皮纸传入民间;多种民间艺术的渗透催生、社会习俗的变革、妇人首饰及婚丧嫁娶需求、居室点缀与拜佛祝福器物等的呼唤,使人们感到用纸张所剪饰物比用金箔银箔、素绢采帛既价廉又方便;于是,剪纸在民间很快流传开来。萧县剪纸,经宋、元、至明、清,又深受当地“中国画&#……[详细]
  萧县石刻艺术,始于汉代的画像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石刻取材于本县山中的青石,青石蕴藏丰富,质地细密,坚硬耐风化,宜于雕镂艺术品。西汉画像石,石面粗糙,多为平面阴线刻;东汉,随着画像内容的日趋繁复,平面剔地浅浮雕、高浮雕及弧面浅浮雕等技法应运而生;线条由生涩变得流畅,物象刻绘重在写意。自南朝宋至清末的长期岁月中,萧县石刻艺匠继承、发扬了汉代画像传统,并注重革新和丰富技法。先是唐宋墓前圆……[详细]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自汉代至新中国建国初期均属徐州,1955年划归安徽省。自1914年萧县有了第一个坠子艺人到建国初,萧县艺人在演唱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当地其他曲种和徐州梆子的音乐唱腔,逐步形成了“说、唱、噱、做”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萧县坠子。萧县坠子为板腔体,板式、曲调包括新创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连、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锦、五字嘣等,典……[详细]
  灵璧位于皖东北,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经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灵璧奇石、钟馗画、虞姬墓被称为奇、丑、美“灵璧三绝”。灵璧琴书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成长的一支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灵璧琴书于清光绪年间由山东发展而来,吸收灵璧地方戏曲、民歌、小调融进周边地区戏曲艺术,经过琴书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形成,唱腔优美,富有灵璧特色。它以说唱加上扬琴等乐器伴奏的形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抒发情感,流传于苏鲁豫皖……[详细]
  符离集烧鸡起源于汉代。1994年,在徐州狮子山西麓发掘出汉代楚王刘戊墓,该墓中有保存基本完好的鸡骨,并有“符离丞印”的封记,因此,被考古专家鉴定推断为“符离贡鸡”。1757年,乾隆皇帝二次南巡途经符离,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因此可以推断符离集烧鸡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由于符离位于南北要道,汉代以来,在此发生过上百次战乱和杀戮,人民流离失所,烧鸡工艺只能时断时续。符离烧鸡……[详细]
  瑶剧,又名扬琴戏,是泗县独有剧种,前身是曲艺琴书,俗称扬琴或坠子。究其渊源,一说是道情结合当地音乐而成,约有200年历史,一说为山东琴书之南传并吸收当地民间乐曲而成。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前夕,是泗州琴书的大发展时期。泗州艺人张世銮,陆成修分别师从山东艺人季永杰,湖北艺人陈开江,将琴书艺术传入泗州,他们充分吸收当地和淮海、洪泽湖、扬州的许多民间曲调,揉合丰富自己的唱腔,并形成了北门(柴门)和南门(儒门……[详细]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建县,历经朝代之更迭,先人们以聪明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留下了至今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灵璧磬石雕刻便是其中一朵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奇葩。灵璧磬石形成于晚元古代震旦纪期间(距今约8亿多年),属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石。灵璧磬石雕刻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当时皇家即开始采用灵璧磬石制作特磬,开创……[详细]
  泗县的制鞋技艺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末,泗城就有十几家制鞋作坊,以补鞋、上鞋(合成)为主,兼做针工圆口布底鞋、布面牛皮底鞋、双脸棉鞋、气眼鞋等几个品种。药物保健布鞋,顾名思义,是在鞋底的夹层里加进了中草药制成的布面胶底鞋。该布鞋加入的中药处方共十三味,有显著的清热、燥湿、杀菌、止痒、芳香和祛臭功能。经招募的一百名脚气患者试穿,经医学专家观察对此,有70%的脚气患者有根本好转。30%的轻度患者痊愈……[详细]
  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艺术品。砀山年画起源于清朝中叶,当时叫“画片”,至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据有关资料介绍清朝年间砀山年画有《判官》《关公》《五子登科》《二十四孝图》,木版年画有《门神》《灶王》之类,皆有镇宅、忠孝节义、望子成龙之意,至民国时期年画内容基本未变。新……[详细]
  砀山县城北二十里王集村《三槐堂》王氏接骨膏药起源于清朝咸丰初年。王氏接骨膏药创始人王世则先生,自幼纯朴善良,热情敦厚,且聪明好学,悟性极高。他年幼时在村上读过几年私塾,适逢私塾赵先生学识广博,兼通医理,村里百姓偶染疾患,都来求赵先生切脉诊治,开方抓药,因此,王世则先生便也热衷于钻研中医岐黄之术。当时他见本村及邻村有人不慎骨折,痛苦不堪,便暗下决心研制快速接骨疗法。经赵先生悉心传授,加之世则先生诚恳……[详细]
  唢呐是一种吹奏乐器,自公元三世纪从波斯传入我国以来,一直深受民众喜爱。它发音开朗豪放,高吭嘹亮,刚柔并济,情深意切,加之携带和演奏方便,因此很快流行,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动听的唢呐曲,除了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外,唢呐良好的制作工艺也是必不可少的。宿州市埇桥唢呐制作技艺就可达到非常高的品质,这项技艺于2014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详细]
  中国毛笔制作工艺的历史久长悠远,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居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书法家周汝昌在其《永字八法》中对毛笔评价极高:“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绝对不会发展进化成今天的状况”。据《史记》载:秦始皇令蒙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公子与恬需定时向始皇帝奏报,“恬取中山兔毫扎束,狐狸毛为心,鹿毛为柱,黄羊毛为被,竹管为之,名曰笔,所谓苍毫。”他们即用此笔写奏章向朝廷汇报。……[详细]
  灵璧大鼓流行于灵璧县及其周边地区,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相传灵璧大鼓的起源于战国时期项燕击鼓说书招募兵马的故事,民间艺人根据击鼓说书的形式,融入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创造出大鼓说唱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清代中后期,灵璧大鼓逐步走向兴盛,由于当时水灾严重,很多人流离失所,灾民四处逃荒,以打鼓说唱的方式乞讨,灵璧大鼓则借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灵璧大鼓演唱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