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阜阳市特产

阜阳市民俗文化

  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它舞……[详细]
  肘阁、抬阁,是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相传早于明代就有,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抬阁是由2—8人抬着一些固定在铁支架上,穿着戏服的小演员,按照规定的角色表演一些动作。肘阁从抬阁演化而来。由表演者和执撑者两部分组成。执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身穿道袍遮掩,铁架从一袖筒中露出。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架,以假乱真,给人错觉……[详细]
  界首彩陶源于唐代,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1999年,淮北柳孜运河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界首三彩陶片,成为当时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刻画题材上,界首彩陶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详细]
  嗨子戏以其起腔多用“嗨”字而得名,大致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在嗨剧形成初期,艺人采取“围鼓坐唱”形式,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花腔小调”。表演简单朴实。20世纪50年代初期,阜南嗨剧团成立,挖掘整理传统剧目130多出,创作剧目30多个。嗨子戏被搬上舞台后,其自由活泼的表演风格和通俗易懂的唱词深受当地人的欢迎。优秀剧目《打桃花》等”。……[详细]
  肘阁、抬阁,是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相传早于明代就有,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抬阁是由2—8人抬着一些固定在铁支架上,穿着戏服的小演员,按照规定的角色表演一些动作。肘阁从抬阁演化而来。由表演者和执撑者两部分组成。执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身穿道袍遮掩,铁架从一袖筒中露出。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架,以假乱真,给人错觉……[详细]
  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今上溯历史达500多年。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命百姓编筐,令将士在黄岗西抬土筑台,庆贺败金兀术胜利,此台史称“贺胜台”。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当地人以柳条扎龙舞凤,以示吉祥。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而且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而成,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樑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详细]
  淮北梆子,又称“梆子戏”。是流行于我省淮北地区的艺术个性化比较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关于它的起源大致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西、陕西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另一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我省后,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由于淮北地区位于南北水陆通衢,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而在此交流沟通,并在此生根流传,形成本地的声腔……[详细]
  杜氏刻铜艺术是以白铜、黄铜为主要材料,使用杜氏自制刻刀,通过选料、定稿、刻制、打磨、烤色等多道工序在铜材平面镌刻成图的手工艺技法。其刻铜工艺上借鉴、吸收了传统竹刻、镶刻、篆刻的技法,主要雕刻器物有墨盒、镇尺、熏炉、茶叶盒、茶壶、水烟袋、酒器、盘等最为驰名,图案题材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是一种雕琢难度大、工艺技巧高超、作品具有沉雄拙朴金石韵味的民间“铜画”工艺。由于刻铜器物大多为斋房文玩,所刻又多……[详细]
  清嘉庆年间,界首市任寨乡的苗湖村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定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五招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文革时期,一度沉寂。1985年,著名艺人苗清臣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多人,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详细]
  太和民间舞蹈狮子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狮子灯创始人张守本,生于1849年,自幼习武,有一身过硬武功,在端午、中秋、春节等节庆日,聚集一帮武术爱好者,以自制的狮子作道具,自娱自乐欢庆节日,发明了原始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多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后来,家族中一直把这种舞蹈流传下来,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建国前,太和县城一直按五门四关出灯演出。张守本之子张天荣聚集东关武术爱好者排练狮子灯,因舞狮子演员武功扎……[详细]
  琴书传入我省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因演唱形式活泼,语言纯朴生动,曲调婉转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流入的地区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路:一路是由河南永城县老艺人邵元振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孟兆兴、孟颖等;一路是由山东瞎子(真名不详)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张法、苗明才、苑金榜等;一路是淮北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有陈豁牙(真名不详)、良麻子(真名不详)、付学兰、王文艺等。这三路琴书在淮河两……[详细]
  界首渔鼓,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到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约有四百多年历史。界首渔鼓主要分布于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周口、太康、郸城等地。我市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界首渔鼓源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1920年左右,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详细]
  杂技,古称百戏,属于散乐。临泉历史悠久,五十年代出土的文物——西汉陶器、陶楼(系演出设施),楼上有演出杂技节目的表现,间接证明了汉代时临泉即存在杂技活动。口碑相传,明代中期,曾有一班艺人在临泉的杨桥、长官、沈丘(今临泉县城)等集镇演出“过河刀山”(传统杂技),泉河、延河两岸万人观看,盛况空前。杂技、马戏就此在临泉民间广为流传。临泉杂技、马戏演出节目较多,技巧与难度并重,传统保留节目主要有,空中飞人……[详细]
  淮河锣鼓是流行在颖上沿淮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曾把鼓运用在战争中,明清时期锣鼓在淮河流域十分普遍,它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淮河流域广为流传,是典型的淮河文化之一。淮河锣鼓的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曲牌有“长流水”、“十八翻”等多种曲牌,淮河锣鼓时而委婉流畅,时而铿锵有力,锣鼓点变换多样。在花鼓灯锣鼓演奏中“连……[详细]
  剪纸,又称刻纸、剪花、铰花子等,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乡土艺术。阜阳位于淮河中游,属黄淮流域的中原文化。阜阳剪纸的艺术风格既有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玲珑剔透,又有北方剪纸的浑厚、稚拙、自然朴实,形成浑厚中见洒脱、刚劲中蕴柔和、淳朴中藏秀润、粗犷中含细微,达到巧与拙、静与动、虚与实的和谐统一。阜阳剪纸以单色(红)为主,也有染色、拼贴、套色等类型。手法有剪、刻、撕,使用的器材有各种实用的剪刀、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