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寿宁木拱廊桥造桥工艺,源于中原虹桥技术。寿宁徐、郑氏造桥世家从清代始造木拱桥,其工艺改汴水虹桥的绑扎结构为榫铆结构,增加剪刀苗抗倾斜,并加盖桥屋,桥内设神龛、戏台、凳床、橙联、匾额、摊点等,可供人们进行祭祝、娱乐、贸易等活动,美观而实用。目前寿宁全境……[详细] |
木拱廊桥也叫贯木拱风雨桥,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桥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载:“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它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和科技文化内涵。庆元的木拱廊桥,以屋护桥,桥屋一体,有着独特的建筑创意;其拱架部分由上下两系统组成,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种技艺是民间工匠(主要是大木)不断根据实际条件改进工艺和开发创造……[详细] |
霍童线狮现留存于福建宁德霍童镇,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明代中后期以来,霍童线狮成为当地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狮表演之前,从舞台制作、灯光效果配置到绳子布局均由人……[详细] |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北路戏的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数均属板腔体,曲调旋律……[详细] |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四棚戏、四蓬戏,系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来,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安徽省歙县)一带,明末清初传入闽东北大山深处的政和,在政和县杨源乡及屏南县龙潭乡以历史原貌完整地延续至今。四平戏的传统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苏秦》、《英雄会》、《九龙阁》、《陈世美》、《芦林会》、《八卦图》等几十个。其唱腔属于高腔系统,古朴粗……[详细] |
畲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闽东、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有悠久的历史。“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元代以来,“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籍。最迟在7世纪,畲族就已经定居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山歌是畲族民……[详细] |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小说歌滥觞于清代,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了一些作品,如《高皇歌》、《历期歌》、《钟良弼》、《白蛇传》、《十贤歌》、《钟景祺》、《蓝佃玉》等,由是形成……[详细] |
屏南平讲戏是以福建汉族地方方言演唱戏文的高腔剧种,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屏南,流传在宁德、福州地区,可以说是闽剧的前身之一。平讲戏多吸收当地民歌俚语,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深受群众喜欢。2008年6月,屏南平讲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屏南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是明末清初流行于闽东民间的“驮故事”(也称“肩头棚”)表演艺术演变而成的,形成于清代初期,鼎盛于清咸丰、同……[详细] |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也是闽东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平讲戏属高腔系统,由永嘉戏、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主要的传统剧目有“七双”、“八赠”、“廿一杂”等。其以福安方言演唱,表演方式原始粗犷、简朴、通俗,乐队仅用“刀鞘板”配合锣鼓打……[详细] |
瑞云畲族“四月八”,俗称歌王节。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春秋时候,楚国出现了两位歌王,一个名叫钟期(即钟子期),一个名叫钟仪。乐师伯牙善于弹琴,由他所奏的曲调“大喝”和“小喝”,音韵沉雄、曲调和谐,有如高山流水,浑然天成。但他的曲调无人能识,无人能懂,更是无人能和。一次偶然相遇,钟期听着伯牙的演奏,居然和上他的旋律。知音难觅,钟子期死后,伯牙绝琴,从此不再弹唱。这便是流传千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 |
霞浦畲族婚俗有其特质与丰富的内涵,仪式隆重而讲究,由议婚、订婚、做表姐、做亲家伯,成亲五大部分组成。婚俗最大的特点是“俗不离歌”,歌贯穿于从恋爱到完婚的全过程,尤其是婚礼上的“做暖房”,且歌且舞,最具民族风味;畲族婚礼上还有自古都有的“男拜女不拜”仪式,显示出畲族妇女的地位。闽东畲族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宗族外婚制和民族内婚制。整个畲族婚俗保留着古老的“(婚)俗不离歌”的传统: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详细] |
柘荣剪纸与民俗活动紧紧相连,剪纸艺人大多于母辈、姐嫂传承,在表现技法上没有统一的模式,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特色,具有古朴、浑厚、粗犷、写意的风格,与陕北民间剪纸极为相似,在艺术特色上,不求对称,阴阳变化大小不一,剪纸艺术语言跃然纸上,丝毫没有人为的雕饰感,以达到了似与不似的传统的艺术效果。……[详细] |
柘荣有文字记载马氏天仙,始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当时柘荣与江淮一带一样大旱如焚,民众纷纷叩天祈雨。柘荣信众在城西仙屿顶设坛,步行200多里至浙江景宁鸬鹚岭迎马氏天仙。马仙来后显灵于东狮山之巅,不日天降甘霖、滋润禾苗,当年五谷丰收。马仙见东狮山群峰耸立,草木丰茂,景色清幽,叹为人间仙境,便从浙江乔迁柘荣东狮山灵岩洞1。从此,马仙大德化灾、普降甘霖,驱除瘟疫、保境安民,崇尚孝道、启迪教化的神奇故……[详细] |
白茶系中国六大名茶之一,因其成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原产于福鼎,全称福鼎白茶。其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以及新研制的工艺白茶等。产白茶的树种主要为大白茶树、大毫茶树和菜茶树等。福鼎太姥山的“绿雪芽”是福鼎白茶的母株,历经千百年,汲天地之精华,一枝独秀,为茶中珍品。白茶原产地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56万人口中涉茶人口就达35万人。茶业是福鼎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全……[详细] |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当代工艺师林仕元研究改进了银雕工艺流程,使之更加完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