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邵武市桂林乡畲村葫芦潭素有习武术的传统。他们的武术,从来都是父传子、兄传弟,代代相传。这里的兰姓畲族人口不多,外出常受欺侮,因住居偏僻,又不免常有匪寇光顾。为防身、抵御匪寇,免受欺侮,所有男子从小都学武术。他们的武术与众颇不同,大多都是和日常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很有特色。他们打拳,有“红拳”、“八户头”、“老汉浇粪”等名称,如这“老汉浇粪”,其动作就是源于他们日常浇粪的动作,与平时在田间浇粪的……[详细] |
农历八月初五在坎下中乾庙和坎头惠安祠举行傩祭的活动之一。中乾庙和惠安祠均奉祀隋代温陵太守殴阳佑,“福善王”欧阳佑是全邵武千余年来的主要民间信仰神祗之一。八月初五是欧阳佑的诞辰,这一天被称为“圣诞”,和平一带这天以中乾庙为中心举行跳傩,在惠安祠则举行“摆果台”的祭祀活动。“摆果台”,即是将旧年八月初五以来这一年内的四季干鲜蔬果共120种摆出祭祀神灵,一年四季的蔬量一应俱全。“摆果台”被称为一绝,其绝……[详细] |
包糍,邵武地方名小吃,也是在邵武民间普及的节俗食品。邵武农村,特别是邵南一带均称“包糍”,城区一带称“哪咤糍”,也有少数乡村称“草包”。邵武农村百姓做包糍吃的节日不尽相同,但大多在元宵和春社两个节日。包糍的制作,主要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煮至一定程度捞起,将在山坡、路旁、田边采集晒干的草本植物鼠粬草掺入,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捣成糍,捏成杯状,放入各种菜肴为馅,再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另有一种制作方……[详细] |
南剑戏,原名“乱弹”,清末由江西传入闽北,后来不断吸收其它戏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由于唱腔、表演都很新颖,很快得到群众的赞赏,流行于南平地区(延平区范围)。因延平为古南剑治所,故早期将其命名为“南剑戏”。在魏恭源的倡导下,组建小梅第一代赣剧团,人员21人。民国初期,该剧团继续由陈鸣岗,范孝增为主的民间艺人,四处游演。陈鸣岗、范孝增二人并在建瓯“富连城”科班深造五年之后,再回到小梅赣剧团培养演员。南剑……[详细] |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有明确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俗名‘七倒金’”。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技艺在酿酒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们生活息……[详细] |
邵武市的南区肖家坊镇将石村、和平镇坎头村一带传承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南词北调”,当地土话亦称“汉调”。其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考,有人说始于宋代,有人说始于清代,但都一致认同是从江西传过来的。“南词北调”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而主要是用于结婚、祝寿、弥月等红喜事,在办喜事的人家宅第内进行。由于当地历来都流行一句话:“世上三般丑:剃头、扛轿、吹鼓手”,旧社会“吹鼓手”艺人被视为下等人,所以其表演……[详细] |
洪墩镇宜坊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举行。是日白天,有福气魄的青壮年男子开始“跳侗”,(据说是他们信奉的“田公元帅”附身),此时可以“水火不侵、刀 不入”,用一根银针从脸颊一边穿透到另一边,用一根绳索吊一个布满尖铁钉的圆铁球往赤膊的身上甩打,不破皮,不出血。晚上,在空坪铺上几十米长的木碳烧红,又开始设坛“跳侗”,田公元帅“附身”后,表演针穿脸颊、甩打铁球等,尔后赤脚从烧得通红的碳火上跑过。“跳侗”者跑过……[详细] |
灯戏是浦城地方民间剧种,尤以忠信镇客家人聚居地下庄村最为流行。马灯戏最初形态应是乡村灯会的一种娱乐形式,与正月闹花灯、舞龙灯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灯”只是形式,“戏”才是内容。由于马灯班和马灯戏源自民间灯彩,在大年百姓庆典系列里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民众娱乐需求,因而在整个乡村民俗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马灯戏大型剧目不多,主要是折子戏,其演出内容包括天上、人……[详细] |
浦城肉燕加工制作历史悠久,因其细而润滑、脆而爽嫩、入口时有燕窝的味道称为燕丸,是本地区民间婚嫁喜庆寿筵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肉燕含太平吉利之意。肉燕上桌,宴席开始,“无燕不成席”、“燕丸上桌放鞭炮”成了规矩。制作工艺为:1.将猪后腿精肉取下筋膜。2.用木锤将肉捶成肉茸。3.放入精选的上等薯粉擀成薄如纸张片状食品称燕皮。4.用鲜五花肉、葱白、荸荠切为馅料,投精盐、味精拌匀。5.取燕皮包馅料,燕皮中腰……[详细] |
三角戏,亦称三脚戏。并有茶灯戏、采茶戏、花鼓灯、三人土戏等别称。主要流布于闽北的南平市辖管区内,以及三明市辖管的泰宁县等地。而以光泽县较为集中,清代至今从未间断过。而今民间仍有三角戏艺人,以及采茶灯、马子灯艺人在活动。从三角戏的剧目、唱腔、艺人师承关系等方面比较,三角戏与赣南采茶戏、上饶采茶戏和抚州采茶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光泽三角戏既演采茶灯、马子灯,又演赣南采茶戏的早期剧目。“姑嫂观灯”、“挖笋……[详细] |
在光泽县寨里镇,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木雕活字印刷作坊。他们仍然沿用着千百年来先民们发明的印刷技术,早在北宋仁宗时期(1041-1048),传说中的毕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在同时期人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详细的资料介绍。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梦溪笔谈》中所介绍的活字模是用泥雕烧陶而成的,而在光泽县寨里镇,民间艺人邱盛衍,至今仍保留了自雕的木活字模印刷书籍的技艺。而且还具有实用价值。从古至……[详细] |
越王台太平鼓相传是汉闽越王诸在抵御敌军凯旋时,为庆贺抗敌胜利,保一方太平而编排的击鼓敲锣活动,后发展到每年正月迎佛时进行,用以祝颂风调雨顺,一年平安。由于这项活动规模大、操练难,很长一段时期已经中断。直到1995年,在挖掘王台文化遗产时,根据王台村民提议,由镇文化站组织人员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鼓谱教具,进行整理加工,并聘请民间艺人传授鼓技,重新组建了太平鼓队。基本内容:太平鼓由四面大鼓、二十面(可多达……[详细] |
樟湖镇崇蛇习俗历史悠久,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但这一习俗的流传时限不止于此,其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福建古老的土著文化——闽越文化。如今,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原始古朴的蛇王庙、游蛇灯、赛蛇神等民间系列活动,甚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崇蛇民俗活化石。游蛇灯起源于清末时期,传说樟湖地形象块木排,漂浮于闽江岸边,怕被洪水冲走,而蒙受灾难,人们祈求蛇神保佑,因此每年正月上元灯节,家家户户……[详细] |
每年正月十三之夜,延平区茫荡镇筠竹村里,欢声笑语、热闹异常,村民们舞起了自制的烛桥灯,以独特的方式欢度元宵佳节,欢庆丰收年景,祝愿新年气象。据传,闽王王审知第二十八世孙王佑,系筠竹始祖王成都之曾孙,其因木匠手艺精湛,于明初受皇帝册封为“四大匠人”之一,封龙凤标票加玉印,王佑奏帝曰:“谢主龙恩,在下身居深山辟壤,匪祸日胜,受此厚封,恐难安居。”皇上曰:“再封汝神铳四口。”当时,神铳几口是身份的象征,……[详细] |
唱山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相传畲民是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的后代,以盘瓠为祖先。盘瓠(又叫龙骐)死后,要做三天三夜功德(超度升天),第一夜,经收被贼偷光,子孙们只好改为唱山歌来超度畲族的老祖宗升天。(有畲族《高皇高》为证),可见畲族唱山歌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明末清初就有畲民定居的岭炳料了。据岭炳洋的雷氏碑可证。此墓碑立于乾隆十二年(1746年),墓碑上刻着其子孙四代人之名字,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