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特产

吉安市民俗文化

  安福县,古庐陵郡辖区,是“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保存最好的地区。境内南部陈山河流域的六个乡镇尤为盛行,而以金田乡柘溪村最为典型。据说该习俗源于柘溪先祖在外做官而带回家乡。它由佛教造浮屠(佛塔)仪式衍变而来,成为安福祈求风调雨顺、日子兴旺、欢庆中秋佳节的重要民间活动。“安福中秋烧塔”习俗主要内容有垒塔、烧塔、封塔三部分,烧塔过程伴有祭月、对唱山歌、小调、舞龙灯、举龙凤旗、撑宫灯等活动,特色鲜明。从“安福……[详细]
  中国山水画,自1500年前的宗炳之后,名家辈出,荆、关、董、巨将山水 画推向高峰。井冈山山水画,解放后,现代名家吴冠中,陆俨少等游览井 冈山后,均以各自独特的风格,表现了井冈山山水的秀丽。井冈山文联几 位画家,身居井冈山之间,以真实山水作为描摹对象,对山水特点了解较 低深,对大自然风貌把握较准,同时继承了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吸收了 绘画中的各种皴法。在松图、笔法、着色诸方面有所创新,更好地再现了 ……[详细]
  吉安灯彩,久负盛名,是广泛流行并富有群众性的一种自娱性的表演形式,它是农村每年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节目,也是民间“闹元宵”的主要娱乐活动。灯舞的群众性、娱乐性,仅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经久不衰,至今仍以其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熠熠闪光。全市所辖13县市区均有分布,万安县志》方兴志风俗卷中记载:自唐宋以来,万安就有元宵玩灯的风俗。“元宵夜间,群执歌舞,曼声唱之”,“十五日夜,扮灯者,极热闹。”《庐陵县志》(乾隆……[详细]
  万安采茶戏的主要渊源是19世纪来自赣南“灯戏”,是由万安的民间艺人跟“灯戏班”师傅学唱或外出拜师学艺后收徒授艺、组班演出而形成的一种地方剧种。由于万安客家文化与赣南同源流,所以万安采茶戏也沿袭一些以客家风味为主体的赣南采茶风格,但其在过门、表演、唱调、台风等方面又不同于赣南采茶,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采茶戏。至今已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万安采茶戏主要由采茶戏剧目、采茶戏表演、采茶戏音乐三块组……[详细]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吉安市南部,属非纯客家县。该县南与赣县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是中原通往闽粤的驿道要津。赣江始于赣州城,至万安县域有十八险滩著名于世。据清朝同治年间修订的万安县志《方舆志·川》篇中记载:“章贡二水北流赣县东北始合,故谓之赣江,二百四十里至万安县治,其间有滩十八,…水性湍险惟黄公滩为甚,故东坡诗讹为惶恐,今因之。”赣江十八滩最险峻、最著名的当属惶恐滩。南来北往的舟船到了万安县城都……[详细]
  “万安儿郎灯会”俗称“装儿郎”,是江西省万安县一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该活动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至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清同治《万安县志·风俗》曾记载,“元宵……百嘉、窑头两市,自十三日起,有所谓‘装船’,穿袍靴、戴神头面- ,各庙划船三次,极热闹。而尤莫盛于城内之儿郎灯,每一神护灯鼓吹者辄数十人,食用素,必斋戒,以祈神佑……“2014年,经万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万安儿郎灯会”民俗活动列入县级非物质……[详细]
  渼陂彩擎活动是青原区的代表性民俗活动之一,历史悠久,活动仪程复杂,民俗内涵丰富。明清时期,渼陂彩擎活动便由渼陂梁氏人倡导兴起。早期的渼陂彩擎是一种结构简单,由一个高约3米的木架,绑坐在辇架上的小孩人数为3人,由4个壮汉扛抬并控制辇的平衡与转向而巡游展示表演。后由梁氏族人进行改装,升高到4米,制作工艺也相应复杂,柱壁上刻写有“忠、孝”等字,高高的辇架上用靠垫类物体绑坐7或8个小孩,抬辇的多达十余人。……[详细]
  上模乡的《西平盘鼓》,是为纪念上模古人南宋吴公万率兵勤王有功被宋高宗封为招讨使后在上模乡境内统兵镇守,并赐封此兵寨为“西平寨”。西平盘鼓是当时战斗时鼓舞士气,激扬斗志所用的战鼓。由于其节奏明快,抒发感情,被百姓普遍接受,溯成民风。传承延续了900余年,期间因为战乱等原因有过间断,部分内容已经失传,我们现在所表演的西平盘鼓通过多方专家对残存鼓谱的研究,结合年长老者的回忆,编排而出。“西平古寨”民间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