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是弋阳腔在胶东的后裔。据有关典籍记载、著述表明及历代艺人的口碑资料,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明代末年,弋阳腔在其风靡全国之时传至莱州,成为早期“蓝关戏”发生的重要契机,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蓝关戏即是以“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和模仿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表现形式和吸收了胶东的民间曲调及其他成分。蓝关戏“帮、打、唱”三位一体,交……[详细] |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据海阳赵家庄《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详细] |
“长岛渔号”源于长岛县渔业区的砣矶岛,距今己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风帆时代渔民创造的一支闯海的歌。早在清末民初,砣矶岛上的大风船达300多只,是一支海上生产的劲旅。这些大风船,系母船带子船,常年活动在烟威、莱州、渤海湾和辽东湾一带渔场。因此,长岛的渔民号子波及到整个渤海和北黄海沿岸。北至丹东、大连、营口、长海县,西至天津、塘沽,南至蓬莱、莱州、龙口。东至烟台、威海、韩国一带。那时,一只大风船多为……[详细] |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自己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主要流传于坐落在45公里海岸线上的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作为一种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十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渔民都要拜祭龙王、海神娘娘、祭船和送渔灯,祈求海上的神灵保佑新的一年人船平安,出海渔船满仓,日进斗金……。灯,有三层意思。一是取鱼虾丰登之意;二是照亮引路佑护人船平安归来之意;三是使神灵认人识船,保佑人船平安……[详细] |
招远市黄金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黄金采掘生产基地。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是招远人民发明创造并传承使用逾千年的文化遗产。2002年1月,招远市被命名为“中国金都”。招远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黄金矿脉遍布全境,仅罗山周边区域内就分布大小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其中玲珑金矿田素有“亚洲金矿之冠”的盛名,境内大小51条河流均属砂金富集带,这为千百年来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传承和应用创造了必要……[详细] |
螳螂拳为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所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王朗祖师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螳螂拳法。武术简介螳螂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流派,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详细] |
据《辞海》记载,我国草帽辫尤以山东掖县的产品最为著名。《莱州市志》中记载:“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民间传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沙河集形成于明朝。”沙河《龙翔观》“初建于金大定七年重修于明万历六年”由此可证,沙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据《莱州市志》的记载,1500年前的沙河农民受发辫的启示,用三根光亮洁白的麦杆草掐出了人字形的草辫,后人使用草辫做草帽又得……[详细] |
八卦鼓舞--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它产生于神秘的道教仪式,却在民间生根发芽,八卦推演,它有鼓的阳刚,风生水起,它有舞的阴柔,它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是中国道教舞蹈中的一朵奇葩。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八卦鼓舞。八卦鼓舞源于道教。山东栖霞,是它的发源地。栖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金元之际,这里诞生了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后被成吉思汗封为“神仙”,统领全国道教。栖霞也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为纪念师……[详细] |
福山雷鼓流传于山东烟台福山区宋家疃一带,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以威武雄壮、热烈奔放的表演形式,展示出胶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福山区有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赶“太平顶山会”的民俗,求“圣母”保护和赐福。“雷鼓”是为“圣母”保驾护威、击鼓开路的鼓。它气势非凡,以其独特的风格长久地流传着。据老艺人口述,清朝道光年间,农历四月十八赶山会之日,18路村民的“耍会”队伍聚集在“太平顶”(现……[详细] |
“戚家拳”相传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综合当时各家著名拳法之长创编而成。具体这套拳法是否真的来源于戚继光,已无法考证。近代传承有记录的人是1930年代的寇祖师,河北沧州人氏,不详其名,自号“三爷”,伪满期间在辽宁省阜新煤矿做苦功,将此披传铪朱云天师祖,解放后,朱云天师祖在锦州将此技独传柳德恩先生。柳师以此技而获“神拳柳”之美誉。传人颇众,余幸居其一。戚家拳古朴无华,实战性强。刚柔……[详细] |
中国烹饪,由于原材料生产、烹调方法、风味特点的差别,历史上形成“四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和淮扬菜(苏菜)。黄河流域产生了北方的代表菜“鲁菜”;长江流域产生了长江上游的“川菜”和下游的“淮扬菜”;珠江流域产生了南方的代表菜“粤菜”。四大菜系中,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大的当属“鲁菜”。鲁菜是山东菜的简称,是胶东福山菜与济南历下菜、曲阜孔府菜的合璧,其重要支柱是以烹饪海鲜为代表的福山风味菜肴。在今邱家……[详细] |
“八仙过海”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的《太平广记》等作品,后经过民间广泛的流传和诸多文人骚客的描绘,到明代吴元泰创作的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传》才正式确定了八位仙人。八仙,共七男一女,他们以不同身份,手持不同宝器展现在人们眼前:铁拐李是以乞丐面目出现的官吏,法宝是葫芦;汉钟离是将军,宝器是“扇子”;张果老是一位寿者,宝物是“渔鼓”;吕洞宾是儒生,宝物是“宝剑”;何仙姑是民间妇女,宝物是“荷花”;蓝……[详细] |
招远市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是招远人民发明创造、传承使用300余年的文化遗产。2004年招远市被命名为“中国粉丝之都”。招远境内水质甘甜,软硬适中;空气湿润清洁,阳光充足不曝,为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的应用提供了极佳的自然环境。明末清初,招远人创造了采用绿豆制作粉丝的新技艺,分推粉、漏粉和晒粉三个手工操作过程。1860年,依靠这一技艺生产的招远粉丝开……[详细] |
整理者邢建国赵娜胶东花饽饽习俗历史悠久,至今仍然流传于烟台市区、莱州、蓬莱、龙口、招远、栖霞、牟平及周边地区。聪明、勤劳的胶东农村妇女在各种传统节日期间,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寓意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便成了一件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用以祭祀、观赏、食用或馈赠亲友等。胶东花饽饽可塑性强,有很好的表现力,捏制风格古朴自然,造型或敦厚或灵巧,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和心理意识的……[详细] |
只楚南上坊存有8面大鼓,有12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这几面百年大鼓,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南上坊村东山上有座“龙母庙”。每逢天旱,村民便到庙前击鼓求雨。还别说,一求就灵,准下雨。所以,这一带的村民对“龙母”十分尊崇。在龙母庙前打的鼓,便被称为“庙鼓”。每年的正月初九,南上坊村的村民就一路打着庙鼓,浩浩荡荡抬着“龙母”塑像到毓璜顶赶庙会,场面十分热闹。这一风俗坚持了好多年,南上坊村的庙鼓表演也成了毓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