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特产

铜仁民俗文化

  “仡佬毛龙”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东毗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县城距地区行署所在地铜仁149公里,距省城贵阳320公里,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小县。关于“仡佬毛龙”的源流无明确历史记载。从“仡佬毛龙”的主要制作材料——竹,以及其“求子”的表演功能等方面看……[详细]
  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力挖掘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把苗绣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收到了良好效果。松桃苗绣产业基地由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于2008年开始建设,截止目前,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经过努力,“松桃苗绣”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销售收入达895.6万余元,实现利润133.4万余元,催生了3100多名“产业”妇女实现就业。刺绣和银饰多次获……[详细]
  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清光绪八年(1882),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民国二年(1913),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傩堂……[详细]
  石阡木偶戏主要流传于石阡县花桥、坪山、汤山等乡镇的各民族村寨。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东毗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小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多、平地少,武陵山脉之南支斜贯全境。境内自然生态保存得相当完好,同时多地下热泉,素有“热泉之乡”的美誉。石阡木偶戏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详细]
  思南花灯,是贵州东路花灯的代表和发源地。主要分布于思南县及邻近的石阡、德江、遵义等地。思南位于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地处武陵山脉向大娄山脉的斜坡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经乌江达涪陵长江。县域总而积为2230.5平方公里,近64万人口。这里居住着汉、苗、土家、蒙古、仡佬等17个民族,乌江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孕育了思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详细]
  树皮堆画利用树皮的天然纹理,通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再细心堆贴、上色、渲染而成。既是工艺美术品,又是作者精心创作的山水画。它雄浑粗犷、古朴典雅、立体感强、别具一格,因作者创作思路和树皮纹理不一而无法复制,最于表现乌江山峡雄奇峻秀的自然风光。是游客争相收藏的珍贵的旅游纪念品。……[详细]
  云瓦村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南麓的太平河与闵孝河交汇处的江口县城南部,离县城约2公里,是一个土家族、侗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一个村寨。全村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有村民248户,486人。瓦寨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适于农业生产。这里交通发达,省道县道交错纵横,渝怀铁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是一个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民善良淳朴,民风民俗多姿多彩……[详细]
  印江鸭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蛋用型品种。产于贵州省印江县的城关、朗溪、洋溪等地。分布于印江县和周边地区。外貌特征:体似船形。全身羽毛覆盖紧密,毛色以笋壳色和浅麻色为主。喙黄色,喙豆褐色。虹彩茶褐色。胫黄色。趾白色。颈无白项圈,镜羽墨绿色。品种性能: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8克;30日龄公鸭330克,母鸭318克;60日龄公鸭779克,母鸭670克;90日龄公鸭1012克,母……[详细]
  傩戏是我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迷信祭仪时跳的一种舞,它崇拜和信仰人类祖先“傩公傩婆”。目前仅在少数地区流传,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表演形式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其目的是“酬神娱神”、“驱邪迎祥”。在江口境内历史悠久,影响极大,传布较广。解放后一度被禁止,改革开放以来又得到恢复,眼下在民和、双江、坝盘,桃映一带广为流传。由于受巴楚文化的影响,江口的傩戏与原始宗教、民间传说,地方歌谣融为一体,……[详细]
  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为羌族最隆重的节日。据说是在秋收过后,羌民为祭祀神录和祖先,向神还愿的一项活动,即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延长到十月初十,羌历年的主要活动是还愿祭祀和吃筵席。江口桃映漆树坪羌族非常重视羌历年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过羌历年这一天,上午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时,祭坛正前方悬挂以羊头为标志的图腾,图腾下方设桌案,案上摆猪头或羊头等祭……[详细]
  云舍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认识,自由结交的盛会,也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是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女儿会”上,土家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每到女儿会当天的早上,土家族姑娘们起得格外的早,她们叽叽喳喳的邀约声打破了山寨的寂静。姑娘们精心梳妆打扮,把最漂亮的衣裳穿在身上,其穿法是里长外短,让一层层镶边衣裳翻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衣……[详细]
  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在我们民间有的称“还愿”(即傩堂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在我们铜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铜仁被美誉为“中国傩戏之乡”。……[详细]
  松桃大路乡后硐茶灯,是该村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剧种,于美术、舞蹈、服饰一体的综合的舞台艺术。茶灯源于当时的茶山文化,是一种集灯、歌、舞、戏、锣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一般是双人表演,表演者都为男性,分丑角与旦角,因有“女不跳茶灯”之俗,旦角通常由男角扮演。演员除丑角和旦角外,还有帮腔人员,人数不等,还有部分人握举着一盏戏灯,站在表演区周围,既照明,又在遇到主演员需要帮腔时共同帮唱或搭白……[详细]
  过社是江口各民族独特的地方性节日,而以土家族为主。从立春算起,数五个戊日即是社日,“五戊为社”;但有一些地方也不尽相同,也在春分前后的戊日为社日。戊为土,所以在社日要敬土地神、为新坟挂社清、祭祖等。过社要办社饭,用糯米、大米各半,拌入蒿菜、野葱、腊肉、豆腐干、姜、葱、大蒜等,用木甄蒸熟而食,其味可口清香。次日炒食之,更风味爽口。……[详细]
  祭山会是羌族传统节日。是祈祷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务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过去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