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特产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

  瑶族药浴疗法是贵州省从江县境内高坡瑶寨瑶民以药物洗浴来强身健体、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传统养生治疗方法。它是瑶族祖先独创的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这一瑶族独特的养生文化传承了数百年,是瑶族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瑶族药浴主要是将多种植物药,经过高温烧煮成药水,倒入杉木桶,让人坐于桶内薰浴浸泡,使药液渗透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排汗排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此药物洗浴无副作用,对人体……[详细]
  侗族是我国民族医药知识最丰富、最普及的民族之一,侗医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医把疾病分为二十四大症、七十二小疾,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疾病,对伤科正骨、刀箭枪伤以及蛇虫咬伤更是卓有成效。过路黄药的制作工艺便是侗族传统医药的精华之一,其在炮制工艺以及检查病因、病机,诊断、用药、养生保健等方面,都独具特色。过路黄属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详细]
  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传承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苗族医药特色和苗族文化特征,主要流传于麻江县境内的下司镇、宣威镇的各个苗族村寨,至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下司回龙龙氏家族的苗族医药(骨髓骨伤药膏)是该家族的祖传秘方。由于龙氏家族是武术世家,平时喜好习武。骨髓骨伤药膏创始人龙再文在日常生活和习武过程中遇到筋肉骨折伤、跌打损伤,然后自己寻找药物治疗,创立了用岩马桑、见血飞、透骨香等15味药经过晒……[详细]
  嘎百福流传于黔东南州台江县、雷山县、榕江县、剑河县。“嘎百”苗语为“山坡”或“山傍”之意,“福”系“圈套”之意。嘎百福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吸取古歌、盘歌、酒歌、情歌、故事、寓言等养份的基础上,综合说唱、音乐、表演等艺术而创造的民间曲艺形式。其产生年代无据可考,一说产生于宋元,一说明代,一说清代。自剑河县久仰乡翁福堂、方秀等地出现嘎百福,流传到台江、雷山、榕江后,成为当地苗族群众节庆活动的……[详细]
  《苗族古瓢舞》也叫“苗族瓜瓢舞”,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达地乡也蒙、古月等地苗寨,丹寨县的雅灰、榕江县的摆贝等地。该舞渊源久远,古瓢琴,木质做成,实际上是瓜瓢琴的演变,故事说明古瓢琴及其舞蹈的历史悠久。《苗族古瓢舞》是一种男子拉瓢琴伴奏妇女跳舞的一种舞蹈。古瓢舞的基本动作是几个男子在前面边拉古瓢琴边跳舞,妇女踩着古瓢琴点子,双手放在胸前呈抱圆形上下摆动,有扭腰、摇胯、转身等动作,有三步、四……[详细]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坏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详细]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详细]
  银饰是苗族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素有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一百五十余件,多则达两百余件,价值昂贵。苗族银饰精致美观,以贵州省雷山县和湖南省凤凰县的制品为代表,其中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详细]
  贵州省苗族织锦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苗族织锦以母传女的方式世代相传,盛行不衰。麻江县苗族织锦主要有锦布和花带两种。锦布一般宽一尺余;花带根据用途宽窄不一,宽者五六厘米,窄者仅二三厘米,长度同样根据需要确定。苗族织锦所用丝纱分素、彩两种,彩纱可有五色。织锦图案多源于生产、生活,以自由灵活的装饰纹样为主,主体是几何图形,以大菱形为框架,各种图案花纹相互连接在一起,布满画面,整体……[详细]
  摆贝苗族服饰“百鸟衣羽毛裙”独具一格,是贵州榕江县苗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其衣裙图案以百鸟造型为主体,龙、凤形象穿插其间,反映了这一苗族支系对鸟图腾的崇拜。衣襟、衣袖、围腰裙子、下摆等方位则布满其他图案,主要有鱼、虾、石蚌、蜘蛛、蛇、链子、花树及山川河流等。服饰制作需经过滚、轧、揉、舂捶等多道工序,在此过程中交替使用蜡染、织花、刺绣等多种工艺,整个制作细腻而富有创意,显示出一定的民族地域性。从……[详细]
  尚寨士家族傩戏文化主要在贵州省镇远县尚寨土家族民族乡一带及相邻的岑巩县边沿地带流传。尚寨乡位于镇远县城北部偏西,距县城48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7200余人,其中土家族占93%。尚寨乡傩戏和祭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属巫文化范畴,其目的是为了驱鬼逐灾、祈寿丰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消灾灭祸。尚寨地戏源出明代卫所军傩。明代镇远设246个军屯,盛行军傩,当时主要演武戏,剧目多是杨家将……[详细]
  月牙铛因其器械形似弯月而得名,是侗族所传承的一种武术,留存于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一带。流传区域距县城30公里,这里群山峻岭,沟壑纵横,林木茂盛,溪涧交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侗族聚居在湘黔桂毗邻地区,河川纵横,山高林密,古木丛生,洞多潭深。为了战胜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从古至今,侗族民间都热爱习武。据传,月牙铛武术在清朝道光年间,由武术大师龙大正发明创造,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传说有一年冬天的……[详细]
  三穗县瓦寨的斗笠,八弓的竹篮、筛子、簸箕、箩筐等竹制品驰名省内外,有“竹器之乡”的美誉。三穗竹编起始年代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瓦寨斗笠,最初的瓦寨斗笠为尖顶平檐,用料粗大,产量有限。现在的瓦寨斗笠据传为瓦寨斗笠制作人杨再和的一位名叫杨昌均的将军老太公改进的,杨昌均—三穗瓦寨人,清嘉庆年间任石阡都督,年迈解甲归田后回到瓦寨横冲安家落户,置有田产百余亩,因闲置在家而对斗笠进行……[详细]
  苗族堆花绣(简称堆锈),它是苗族服装上的主要饰品,分布在凯里清水江沿岸的翁项、地午、凯棠、九寨、板溪等30个多村寨。查翁项青杠寨的李巫冷(杨昌贵的妻子)有几套不同时期、不同堆花绣为花饰的苗族服饰。据她介绍,其中有一套服饰的绣片从高祖太杨巫类传给曾祖太潘巫娜,再传祖太杨巫口,传母亲杨巫欧,现在传到她的手头,她现在60余岁。花绣翻用了几次,衣服换了几代。历经二百年左右。从她的服饰来看,服饰有两大类,一……[详细]
  苗族马尾斗笠的原产地在凯里市湾水镇。湾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苗族聚居大镇,米薅、格种、里仁行政村中的火星、米薅、格种、小寨、小翁凼等苗寨村民。素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代代传技艺,户户编斗笠”,“家家嫁姑娘,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归”(指新娘穿金戴银到新郎家办婚宴回娘家后,如果娘家没配有马尾斗笠,新媳妇没脸回归丈夫家)。使编制马尾斗笠的高超技艺得以代代相传。明、清时期,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