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特产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

  施秉县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镇4乡60个行政村,境内居住的民族有汉、苗、侗等17个少数民族和1个待识别民族,总人口约15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2.2%,施秉县境内流传的苗族《大歌》是苗族《古歌》的精品,苗语称为《霞确》。“霞”苗语即歌,“确”即大之意,直译为“歌大”,意译为“大歌”,主要流传于该县境内的杨柳塘、双井、城关等乡镇的苗族村寨(俗称高坡……[详细]
  “贾”是苗语的音译词,在丹寨苗语中有“讲、说、评、论”等含义。“贾”,学术界多意译为“理词”,而最准确的意译应该为“贾理”。“贾”既是对这类亦诗亦歌体口头作品样式总的专称,也是对这种样式的单个作品的通称,由许许多多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篇章组成,总篇幅超过1万行。苗族口述历史文学经典《贾理》广泛流传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该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0337平方公里,辖凯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黄平、……[详细]
  苗族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先民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观察天时、物候,不断积累天文知识,集体创制了苗族历法。它以口传方式长期在苗族社会中使用,至今仍然在一些地区的民间不同程度地遗存与使用着,主要分布于丹寨县全境及凯里市、麻江县、雷山县、黄平县、都匀市、三都县的部分地区。丹寨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西部,东邻雷山县,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西与都匀接壤,北抵凯里市,西北与麻江县隔清水江相望。地……[详细]
  苗族长叙事情歌《阿蓉》,叙述的是苗族青年阿蓉和阿珙为追求幸福,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阿蓉》是一首古老的苗族爱情长叙事歌,它在苗语中部方言苗族聚居的地方家喻户晓。主要分布在榕江县境内的月亮山、雷公山周边的苗族地区。榕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面积3315.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其中民族乡6个。全县总人口33万,以侗、苗、水、瑶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4.4……[详细]
  十二诗腔苗歌也叫诗腔,主要流传于贵州锦屏县河口乡、固本乡、及黎平、剑河一带,是居住在青山界苗族人民文化交往及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演唱方式以齐唱为主,歌词大都七字句,四句为一首,歌词内容有男女青年交往的情歌,有劳动歌,闲暇时唱的娱乐歌和外界交往的礼俗歌、赛歌会上的对歌、婚嫁歌等内容,歌词简短精炼,用苗汉语融合的衬词连贯,一气呵成,优美婉转动听。明洪武年间,裕和苗家从江西省太和县经湖南进入贵州省锦屏县……[详细]
  岑巩县注溪乡土家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有“赶娃娃场”的习俗。注溪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新县城31公里。东邻思旸镇,南接镇远县江古乡,西抵龙田镇,北与天马镇接壤。岑(巩)——石(阡)公路穿乡而过。南北共有11条小溪,分别从南北方向注入龙江河,龙江河流经注溪乡锣家山(今名老街)、铺上(今名注溪)这一段称为注溪。“注溪土家族娃娃场”以注溪乡集镇中心地点,赶集的乡民遍及全乡各村寨及邻近乡镇。据《衙院田氏家谱》……[详细]
  苗族招龙是雷山县苗族群众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在雷山县的各苗族村寨。大型的招龙活动主要是在西江、雀鸟、郎德、控拜、龙塘等地。雷山县地处黔东南州境内,全县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全县人口约15万,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县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植被保护完好,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就在县境。雷山苗族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文化绚丽多彩,其中巫文化在苗族中扮演重要的文化……[详细]
  舞狮,俗称玩狮子,是锦屏县新化乡悠久的民间文化活动。新化所村历史悠久,地处锦屏县南部,位于亮江河畔,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距黎平机场9公里,东与敦寨镇相邻,南与黎平高屯镇交界,西与隆里毗邻,北靠钟灵乡。明朝永乐十三年,曾设府22年,有府城之称。是全县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寨,以汉族居多,杂居苗、侗等民族。新化所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小盆地,属湿润亚热带气侯区。新化舞狮,据《黎平县志》记载,明代随……[详细]
  镇远历史文化名城有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舞龙灯表演的传统习俗,主要活动于黔东南镇远县境内。镇远位于贵州东部的湘黔省交界处,东临湘西新晃,西与施秉、黄平相连,南依凯里州府,北傍铜仁地区。由于它地处武陵山余脉和苗岭山主脉结合部,属喀斯特石灰岩地质。遍布城乡的奇山、秀水、溶洞、丛林、梯田、原野巧妙编织成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儛阳三峡、铁溪、高过河、龙池等景色迷人的自然风光。镇远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详细]
  “鞍瓦”,侗语,意为放牛大打。锦屏县平秋镇有重阳“鞍瓦”(斗牛)的习俗。平秋镇地处锦屏县西北部,位于清水江与小江河的分水岭上,距离锦屏县城22公里,东邻本县三江镇,南接三板溪水电站,西抵剑河县蟠溪乡,北临天柱县石洞镇,是锦屏、天柱、剑河三县的交汇处,现有3720户,16200余人,侗族人口占99.3%。地形为雷公山脉延伸部分,山高水高,溪河峡谷纵横交错,山青水秀,生态良好。平秋“鞍瓦”习俗由来已久……[详细]
  侗族北部地区的宗祠文化是侗族款文化、苗族议樃文化和汉族宗族文化相接合的产物,其中以天柱县宗祠文化习俗为主要代表。全县16个乡镇都有宗祠,宗祠以清水江下游的坌处、远口、白市、瓮洞四个镇,江东和社学乡居多,白市镇的新舟村和社学乡有宗祠群三座以上。天柱县位于贵州省最东部,与湖南省的靖州、会同、芷江、新晃县及黔东南州的三穗、剑河、锦屏县接壤。东抵湖南省、会同、芷江县、南界靖州、锦屏县,西接锦平与剑河县,北……[详细]
  岜沙苗族成人礼,是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这支苗族分支所独有的人生礼仪习俗。岜沙位于从江县丙妹镇境内的西南面,村委会距县城7.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16个村民小组,454户2200余人。主体民族为苗族,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岜沙处于岜沙山脉中段,地势从西向东倾斜。都柳江干流在岜沙村的东面,自北向南流过。在岜沙山南面的山脚,雍里河从西南向东北转东南汇入都柳江主流,山的北面有龙江小溪,从山脚下……[详细]
  “侗族老人节”是以老年人怀旧、叙旧、忆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习俗,主要流传在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周边的侗族村寨和贯洞镇龙图村所在的侗族村寨。两地均位于从江的东北地段,距县城仅20-30公里。全县总面积3244.3平方公里,东北连黎平县,西邻荔波县,东南与广西三江、融水、环江三县毗邻,西北与榕江县接壤,全县总人口3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4%,其中苗族138000人,侗族人口13000人,均占……[详细]
  谷陇九月芦笙会是是黄平苗族地区规模最大的芦笙会。从九月初七、八的金塘芦笙会,初九、初十的五里墩芦笙会,二十五、六的岩英芦笙会,二十六、七的重安芦笙会直到二十七至二十九的马场、十里桥和谷陇芦笙会,历时近一个月。其中,地处黄平、施秉、台江、凯里交界的谷陇芦笙会是黄平九月芦笙会的高潮。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5万,居住汉、苗、侗、亻革……[详细]
  苗族水鼓节是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一带的一个民族传统祭祀节日。大稿午位于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清水江南岸,西与台江的台拱镇接壤,东与岑松镇的川洞、寨章隔河相望,北与台江的施洞、老屯乡结界,南与台江的方召乡为邻,最高处交东播甲山,海拔1109米,最低处交东坡脚老虎跳清水江面,海拔455米,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大稿午”系由苗语地名“概故阳溜”演变而来,距镇政府所在地仅两公里,是革东一带10多个苗族社区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