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六盘水特产

六盘水民俗文化

  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用原生态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布依族盘歌流传于贵州省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尤其以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境内的布依族盘歌最具代表性。布依族盘歌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跨越于布依族形成以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布依族盘歌自古就流传于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传承历史久远。由于布依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用歌声来承载文明,用歌声来传承……[详细]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是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花节。梭嘎苗寨是亚洲第一座露天生态博物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习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建筑等,内容丰富多彩,风情古朴浓郁,是研究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标本。长角苗苗胞的跳花节是巳沿袭数年,开展的芦笙歌舞表演、赛歌会、斗牛等活动极富民族特色。跳花节是未婚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日子,同时也展示了长角苗苗胞蒸蒸日上的文化生活、体现……[详细]
  彝族火把节彝语称齐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海坪、龙场、坪寨、营盘等地的彝族同胞都要欢聚一起,围绕篝火载歌载舞,以庆丰求吉。人们打着火把,跳起豪放的、古老神秘的搭体舞、酒令舞、撤麻舞。每年以海坪聚集人数最多。……[详细]
  农民画又称现代民间绘画,是各地艺术工作者在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活动中结合当地特点,通过多年努力,组织和开发出来之一个具有广泛性和独特性现代画种,是在传统民间艺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之新型造型艺术。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全省民间绘画就开始出现和发展。80年代初期,现代民间绘画观念逐渐确立。 水城农民画以其自由、夸张、色彩艳丽的艺术形式和古朴、幽香的民族气息以及大胆、泼辣的艺术手法,集民间蜡染、刺……[详细]
  盘县毕摩祭祀文化主要分布在坪地乡、鸡场坪乡、松河乡、淤泥乡、普古乡等彝族聚居区。坪地乡位于盘县北部,与水城县的龙场乡、营盘乡和云南宣威市田坝镇接界,毗邻洒基镇、松河乡、四格乡。全乡辖区152平方公里,l5个行政村182个村民组,总户数9074户,总人口34117人,少数民族8529人,占总人口数的25%。据《勒俄特依》等彝文文献记载,当上界父性白云苍天降下灵神果籽落于下界母性黑土大地上,经过三年孵……[详细]
  从古代到近代,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最鲜明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其中又以苗族妇女的服饰最具代表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湘西苗族包含以“红苗”为主的二十多个支系,每一支系又包含若干亚支系,这就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显得格外多样,最终形成一型(湘西型)三式(花保式、凤凰式、吉泸式)的基本特征。湘西苗族服饰……[详细]
  水城苗族芦笙舞又称“箐鸡舞”,是苗族同胞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来源于苗族“老谱”在民族斗争和生产生活中的经历,以水城县南开乡小花苗支系芦笙手所跳的舞蹈最具代表性。芦笙舞是苗族人民举行祭祖和节日、喜庆活动时所跳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广泛流行于苗族地区。其中贵州的苗族芦笙舞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芦笙舞表演时气氛热烈而欢……[详细]
  盘县彝族山歌,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北地区,其中以盘县淤泥乡的山歌最具有代表性。盘县彝族山歌按内容可以分为情歌、酒歌、劳动歌、叙事歌。从演唱形式上来分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也有集体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的时间、场合也比较自由灵活,甚至歌词的语言,不少也是半汉半彝以至纯汉语的;歌词结构以七言四句为多见,也有四句一问、四句一答的,曲调婉转悠扬,被当地人……[详细]
  在贵州中部的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具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支系,主要分布在六枝特区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境内,通常称为梭嘎箐苗社区。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是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地处长江、珠江水系上游分水岭,有汉、彝、苗、布依、仡佬、回、蒙古等民族,辖19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9个,总人口62.8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19万人,占30%。梭嘎箐苗社区共有12个村寨,面积约120多平方……[详细]
  彩布贴花亦称“贴布绣”、“贴花绣”、“贴花”、“锁边滚花”等,系用各色绢、绫、布等按图案搭配拼贴镶嵌挑刺而成。水城彝族彩布贴花有卷云头、歪桃、石榴等数十种传统图案以及各种随意剪出的自由图案,多为曲线块面组合,各类图案可穿插重叠套用,相互之间多以各类与锁边相同的旋曲叶草线条串连。彝族服饰彩布贴花工艺制作广泛流传在水城县纸厂、玉舍、坪寨等乡镇的彝族村寨,是当地彝族服饰制作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纸厂……[详细]
  苗族采花节是集祈祷祭祀、欢庆节日、谈情说爱于一体的古老民间习俗。主要分布于盘县的马场乡滑石板村、保基彝族苗族乡、原舍烹苗族彝族乡及周边苗族聚居区。苗族支系特多,采花节因其支系不同而异,以马场乡滑石板村的“花苗”采花节独具特色。马场乡位于盘县东南部,属喀斯特地貌,距盘县城关镇48公里,距盘县政府所在地红果95公里,东邻黔西南州普安县的三板桥镇,西接板桥镇,北抵英武乡,南接珠东乡及老厂镇,全乡总面积1……[详细]
  盘县彝族婚嫁习俗自古流传,是贵州乃至中国彝族婚嫁习俗的重要区域。盘县彝族地区主要包括了坪地乡、四格乡、淤泥乡等彝族聚居区,盘县坪地乡位于盘县北部,与水城县的龙场乡,营盘乡和云南宣威市田坝镇接界,毗邻洒基镇、松河乡、四格乡。四格乡位于盘县最北端,素有盘县“北大门”之称,境内的坡上草原已被列为省级风景旅游区。淤泥乡位于盘县北部,东邻保基、南通羊场、西连鸡场坪、松河,北依普古。淤泥乡境内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详细]
  苗族“嘎闹”支系服饰主要分布于贵州六枝特区。贵州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是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地处长江、珠江水系上游分水岭,有汉、彝、苗、布依、仡佬、回、蒙古等民族。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居住着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支系,集中分布在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境内,通常称为梭戛“箐苗”社区。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分布于梭戛“箐苗”社区12个村寨,即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安柱村安柱寨、高兴……[详细]
  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一种用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的布依族聚居区以及水城县的花戛乡、米萝乡,六枝特区毛口乡和黔西南州普安高棉乡、睛隆中吟镇等布依族地区。六盘水市盘县羊场乡位于位于贵州西部,现辖16个行政村,235个村民组,149个自然村寨,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居住着布依、白、苗、彝、汉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详细]
  “箐鸡舞”是贵州西部苗族古老的芦笙传统舞蹈,它是“小花苗”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主要分布在水城县的南开乡、金盆乡、青林乡、陡箐乡等地。“箐鸡舞”表演者主要是水城县南开苗族彝族乡的芦笙手,该乡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座落在乌蒙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水城县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西接威宁县和云南宣威县,南抵盘县和普安县,北与赫章毗邻。全境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3641.77平方公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