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临沧市特产

临沧市民俗文化

  云南的西部、西南部和缅甸毗连,临沧市正是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4县、3自治县。有汉、佤、彝、傣、拉祜、布朗、白、僳僳等民族。总的来说,是一个多少数民族的地方。“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西盟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也是佤族人的一部创世史诗。“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详细]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都要低头梳整甩发晾干,也许“甩发舞”由此而来。“甩发舞”既可两人表演,又可集体进行,但人员必须是偶数。对对舞伴拉手围圈,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每唱完一段唱词后,双手拉紧,身子后仰,接着左右前后猛然地甩起长发狂舞,好似巨浪翻腾,柔……[详细]
  沧源佤族木鼓舞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等乡镇,佤山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场。现沧源县有大、中、小型木鼓七百多只,90%的人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蹁跹起舞。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围……[详细]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如妇女下裙,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混纺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缠红色包头的多为大窝郎(掌管木鼓房的大头人,多为建寨人及其后代)或头人、魔巴(巫师)和猎人头“英雄”。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布纽或银扣。裤子短而肥大,裤……[详细]
  滇红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又称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大家都习惯称之为云南滇红茶。滇红茶主要产于云南的西部与南部两部分。云南所产出的红茶有一个独特的特点“颜色香艳、香味高而淳浓”,成品的红茶外形肥硕饱满而又紧结,叶子底部呈现红润乃是红茶中的极品。滇红茶加工工艺1、萎凋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滇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详细]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大寨,建村历史已有200多年。佤族自称“佤”、“阿佤”和“布饶”,汉语意为山地民族。翁丁大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海拔2605米。翁丁村共有238户,1094人,其中大寨98户,457人。人均耕地面积2亩,人均收入500元(2004年)。自然环境较好,水土丰美,动植物资源丰富。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佤族尚黑,多以黑色为主色调。妇女服……[详细]
  双江县拉祜族葫芦笙舞双江县拉祜族葫芦笙舞也称为“打歌”,在形式上较多地保留了传统古朴的艺术风格。一般以男子吹葫芦笙逆时针方向转圈边吹边跳,妇女随男子围圈舞蹈,男女老少不限,人数多少不限,最多可达数百人。舞蹈由领舞者“歌头”带领,即兴变换套路。“打歌”套路共有72套,分为农业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娱乐、飞禽走兽、人情世故、非农业生产劳动等六类。舞者上下肢比较协调,下肢动作较多。多以跺、踢、踏步、转身、……[详细]
  白象舞、马鹿舞是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白象舞道具造型分白牙白象和红牙白象两类,舞蹈意义相同。马鹿舞傣语原名“戛朵”,“戛”意为玩、耍,“朵”相传是一种形似马鹿的长体、长角的神秘野兽,“恩朵”即模仿这种野兽跳的舞。由于“恩朵”与马鹿舞形象、跳法近似,久而久之……[详细]
  傣绷文是居住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的傣族(傣德人)使用的文字。孟定镇共有2.57万傣族(其中“傣楞”1.3万人、“傣德”1.27万人)。此外,该县勐简乡还有傣德1000多人,语言、生活习俗等与孟定傣德完全一样。   相传500~600年前,孟定坝的傣德人从勐皎大规模集体迁徙到了孟定坝,看到这里坝子又宽又平、物产丰富,便定居下来。这些人自称为傣德,人们习惯称他们为水……[详细]
  “阿数瑟”曲调源于现实生活,用最直白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了人们之间真挚的感情,这种“男女皆宜,老少都唱”的民间演唱艺术,被称为“飘荡在茶马古道上的天籁之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较高的亲和力。演唱者往往是现编现唱,不用做什么准备,从天文地理、生产节气、男女之爱、古今风物等都可以唱进调子里,每唱完两句,后面都要以“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结束。尊重农民主体准确把握定位体现文化魅力在镇康县的村村寨……[详细]
  沧源壁画在沧源县东北62公里勐来乡的山东省岩上,1965年开始先后共发现岩画10处。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可辫认图像1063个,有人形、动物、房屋、道路、村落、山洞、树木、舟船、太阳、手印及示意符号等。画面最大为3x27米,画图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图像成暗红色剪影,用铁矿粉和粘性动物血混合为颜料绘制而成。推测距今已有3000多年,为原始人类的绘画艺术,对研究云南的民族文体艺术……[详细]
  在镇康民间,一直流传着一部《壮胆经》。汉族壮胆经是:“出门不带出门灵,出门不带出门经,吾头顶观世音,八大金刚来领路,八大神仙朝后跟,金刚神仙来护身,护吾全身,驱鬼怪寓去,迫鬼怪跑开,急急如律令!”傣族、佤族壮胆经是:“格萨、络马、纳看、弹达、大着、大着、弹达、纳看、络马、格萨、沤猛、萨骇!”通常人们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经过某段路或到某地时,会听到风吹草动或小动物活动嚎叫时,一些胆小的人以为是鬼怪作……[详细]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详细]
  南伞-----古代叫孟英,以下文章中的孟英它就是现在的南伞。买柯扁---傣语,竹子或树枝倒播后活起来。孟英坝边到处都是一排排驼峰似的山峰拔地而起,层层连锦不断,在这些群峰中有一座更高大的山位于硝厂沟寨子南面几百米处,古人命名叫啊弄山,它与孟英啊罗塘坝南边的飞螺边和金鱼山及两山前几百米的姊妹潭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你看,啊弄山顶一蓬千年绿竹,苍穹崖顼白马岩印,飞螺山不通山顶的溶洞,啊弄神仙晒鱼的金鱼山……[详细]
  夜色已深,半弯的月亮斜斜地挂在西山头。窗外的打歌声依然欢快。异地陌路,镇康的打歌声方言十足,因而不能得知歌词的大意。惟有那连绵的曲调中得知,欢快的旋律给这西部小城带来了无限生机,打歌声中昭示着一种拼搏、创新,向往着开拓、发展。据当地人介绍,镇康的打歌是一些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他们风雨无阻,娱乐中有一种坚韧与动力。因而,我想到,这是老人们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向子孙们传承着少数民族的宝贵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