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宝鸡特产

宝鸡民俗文化

  凤翔彩塑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它是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凉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圆塑体,也有浮雕式的挂件,既是儿童喜爱的玩具,也是陕西的旅游纪念品。(西安)凤翔彩绘泥偶属于陕西省的特产,是一种泥制民间工艺美术品,也是极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其创作基地主要集中在凤翔城东六道营一带。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将他的第六兵营解甲归田,落户于此,此……[详细]
  凤翔木版年画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是中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区在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现在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三百多种。木版年画是宝鸡民间艺术中一枝古老独特……[详细]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详细]
  眉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全县辖10个乡镇,123个行政村,人口31万,是一个以粮果渔为主的农业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川景色秀丽,著名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避暑胜地、张载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均位于我县境内,眉县也是炎帝文化、周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蜚声中外的27件青铜器就出土于眉县。《高跷赶犟驴》分布在眉县青化乡嘴头村、西寨村等一带。青化乡嘴头村地处眉县东南沿山地区的泥峪河边,南依秦岭,……[详细]
  岐山古称西岐,因箭括岭山有两岐而得名。公元前12世纪末,周部族在太王古公亶父率领下因避戎狄,翻梁山,渡漆沮,来到岐山之下,后世称为周原。历经王季、文王和武王100余年经营,推翻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分封后,岐地属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至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置三龙县,以山得名,治岐阳镇。隋开皇十六年移三龙县治于西40里(今凤鸣镇),改名岐山县至今。全县11个镇,3个乡,总面积856.45平方……[详细]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部,关中平原西陲山区。具体位置介于东经106056′15″—107022′31″和北纬34033′34″—34056′56″之间,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东连本省凤翔、麟游县,南接本省宝鸡市,西临本省陇县,北倚甘肃省灵台县。县城处千河谷地,距省会西安市203公里,至宝鸡市37公里。人口12.8万,以汉族为主。千阳县地层属华北区陕甘宁盆地边缘,地质构造为北部千山断隆、南部……[详细]
  陇县古称陇州,自古以来,就处在西部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交汇之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既有西部游牧民族,又有汉民族相互交融的人文历史,方言口语、文化艺术都有了独特的风格和习俗。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陇州小调,自发轫之初就具有独特的地方韵味,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史悠久的陇县,民间文化起源较早。陇州小调在民间传说中起源于汉,但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从流传下来的……[详细]
  扶风碗碗腔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流传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扶风碗碗腔皮影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皮影班一般由七人组成,一人挑线,一人配线,一人主唱(生、丑、净、旦全演)其余人拉弦、敲鼓,执各种乐器,一专多能,身兼数职。演译的故事曲折离奇,头尾完整,唱腔独特,委婉动听,音乐渗透力强,有许多场面是真人无法表现的,体现了其自身的优势。生长在文化底蕴丰厚、民风……[详细]
  西山刁鼓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水柏村,具是陕西宝鸡市汉族民俗传统文化之一,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考证,西山刁鼓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刁鼓是与历史悠久的地社火、笑谈(当地民间流传的一种小对对戏)相伴着流传下来的,社火中没有鼓就烘托不出来那种热烈的气氛,慢慢地鼓也从单一的伴奏,逐渐演变出了表演功能,就成了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带有舞蹈动作的刁鼓。在徐州双沟画象石上有一个建鼓舞场面,西山刁……[详细]
  凤县民歌是凤县民间音乐的一个缩影,在陕西凤县汉族民间音乐中,乃至在凤县汉族文化中占居首要地位,是陕西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县古名凤州,史载:“周兴,凤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凤州城南有南岐山,城东有凤凰山。相传有凤栖其上,凤州便以此而得名。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据《太平寰守记》载凤县“北接藩戎,东绵秦汉”。“大散拒其东,武休障其西,褒斜阻其南,秦岭限其北。重崖矗嶂,隐然为……[详细]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陕西宝鸡是炎帝故里,也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民间相传,宝鸡地区的炎帝祭祀活动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约在五千年前,炎帝因误尝俗名“断肠草”的火焰子而逝于宝鸡天台山。黄帝得知消息,从渭水支流姬水急速赶往天台山祭奠。现在天台山还留有烧香台遗址,据说即是黄帝祭祀炎帝之处。秦灵公三年(前422),秦人在吴山建立上下田寺,分别祭祀炎帝、黄帝,开创了我国官方祭祀炎帝的先例。西汉时期,汉高祖刘……[详细]
  中华老字号西凤酒酿造技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技艺主要流传于位于八百里秦川之西陲的凤翔县柳林镇,这里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水质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兴农酿酒之优势,是我国著名的酒乡。在唐朝,西凤酒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入珍品而闻名于世。在1867年(清光绪二年)举行的南洋赛酒会上,荣获二等奖,遂蜚声国外。在第一、二届中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除供应中国国内需要外,还远销世界许多国……[详细]
  眉户也称“迷胡”、“小曲”、“曲子戏”,据传最早发源于眉县、户县、周至、武功、凤翔一带的情歌小调,明末有康海、王九思等倡导所唱的“康王调”,即包含眉户及其它小调在内,据老艺人称,历来就俗称此调为“风搅雪”;又传说源于二华(华县、华阴),后传至眉县、户县。因唱腔与“郑声”相似,郑国辖地即包括今“二华”在内。明清以后逐步形成五路,即西路凤翔、千阳;南路陕南;北路陕北;东路“二华”;中路关中。东路逐渐传……[详细]
  农民画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详细]
  西山酒歌流传区域为陈仓区西部山区,为秦岭与陇山交汇区。陇海铁路、310国道穿腹而过,是我国东西交通主通道。这里山大沟深,渭河奔腾,自古民风淳朴,古韵犹存。历史渊源西山酒歌可能源于宫庭,流传于民间,盛行于两汉,无历史记载。凤阁岭镇位于我省的最西端,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三岔镇(又叫吴砦镇)隔河相望,是秦岭与陇山的交汇之处,先秦“陈仓渭水道”关节点,古代军事要塞“燔史关”所在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