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山二簧,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为与“京二簧”区别,又称“土二簧”。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种,已挖掘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详细] |
![]() | 历史悠久的汉江号子是陕西省珍贵的民间音乐财富,汉江号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忠实地纪录着汉江船工的血泪和心酸,展现了劳动人民用于与大自然拼搏的精神,是陕西省宝贵得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江上游,山峦重叠,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于是柏木帆船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几个船工,大的有二三十个船工,甚至更多。艄翁又称驾长,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皆听艄翁指挥。……[详细] |
![]() | 汉阴置县始于先秦,古称西城、安阳、汉宁诸名,唐至德二年始名汉阴,经考古发现,人文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汉阴皮影戏演技是陕南移民文化的典型代表。汉阴90%人口为湘、鄂、广、赣、川后裔,各地移民杂居后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后产生新的移民文化,汉阴皮影戏演技即是如此。据汉阴县志及老艺人口碑资料,清乾隆二年(1737年)至建国前,汉阴皮影班社有专业和玩家班社之分,所唱剧目为大本汉剧,音乐唱腔、表演、行当等都……[详细] |
![]() | 旬阳道情皮影戏是陕西安康市的汉族民间艺术,与关中道情曲种同为一系。是以板腔体为主,兼一当地小调和其他地方戏曲牌的一类由说唱音乐过度为“影戏”的剧种之一。道情是旬阳影戏的主要剧种,据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阳戏剧志》记载,道情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原为徙歌。道情又称皮影戏、小戏儿等,主要流行在旬阳与关中语音近似的广大地域。据传,早在公元1628年—1644……[详细] |
![]() | 岚河中游有个化鲤墟,东岸是花里镇政府所在地,西岸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位孤寡老婆婆,她养的一只黄母鸡每天中午下一个蛋,从未空过窝。可是有一天中午,老人听到母鸡“咯略”的叫声后,过了一会儿去捡蛋时,窝里竟是空的。她感到意外,早上曾摸过鸡0,明明有蛋,为啥今天窝是空的?又一天的中午,她看见黄母鸡又进窝了,连忙进屋躲在窗台下。一会儿母鸡就叫了,她用一只眼晴对着窗户纸的破洞口向外瞄。突然看……[详细] |
![]() | 喜连天,笑连天,听我唱个美石泉,石泉十美真稀罕。欢迎你到石泉来,好兴玩一玩①。石泉美,美石泉,云雾天台鬼谷山,子午栈道连秦川②。鬼谷子授徒留经典③,启智万万年。石泉美,美石泉,后柳水乡好休闲,湖光山色如画卷。水上游乐真快活,往来有渔船。石泉美,美石泉,汉江奇石满河滩,千奇百怪品类全。天生丽质供赏玩,能卖大价钱。石泉美,美石泉,秦巴泉瀑似飞练,黄龙迎宾处女泉④。城南石隙生甘泉⑤,泉城美名传。石泉美,……[详细] |
![]() | 紫阳在久远的历史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茶叶品饮形式,在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中,紫阳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断层。新时石器时代的马家营文化,夏商时期、魏晋时期的白马石文化,到元末明初的以东明庵为主体的寺庙文化,而这几个时期的文化繁荣,并没有形成一种承启关系。紫阳在置县以前时属秦,时属巴蜀,时归荆楚,不同的文化因子散落其中,加之紫阳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导致了紫阳茶文化的零散性和不明显性。地域的独特位置……[详细] |
![]() | 祝酒词是在寿诞、婚娶、乔迁和其它喜庆活动,或者丧事中向人敬酒劝酒的歌词,解放前非常盛行。宁陕山高林深,山区人民劳动强度大,水土硬(水中含矿物质多),则形成了饮酒盛行的习俗。据副食公司统计:1982年销售的酒量393863公斤,1987年销售的酒量404600公斤,平均每人一年喝酒5.62公斤(各地和私人酿酒还未计算在内),这是祝酒词能够长期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祝酒词是招待客人的“支客师”即兴编导的……[详细] |
![]() | 狮舞这一民间表演形式,流传于山东及全国各地,甚为普遍,受到群众的欢迎。狮舞是吉祥的象征,能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及幸福向往,并寓意着除害消灾的寄托,因此,有着悠久的历史,火狮子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火狮子”因狮毛由点燃的火捻组成,演出时通身窜火星而得名。它流传于莘县,是目前唯一保留较为完好的演出节目。据老艺人徐汉滨讲,莘县东街的火狮子是从十八里铺乡鞠屯村学来的,从第一代老艺人康万录算起,到1965年最后……[详细] |
![]() | 酒令是在饮酒中, 输赢的一种游戏。酒令的种类很多。1.联句酒令每人联一句诗,联不上者罚酒。2.划拳在本县流行以下几种:《布包石头》:中指食指同时张开伸出代表…剪刀”,拳头代表…石头”,巴掌代表“布”。即剪刀剪(胜)布,布包(胜)石头,石头砸(胜)剪刀。《明七暗过》:数人饮酒,按次序数数。逢“七”就照常念数,到了“七”的倍数,如“十四”、“二十一………”,就不念数,让其“暗过”,若记不好,念了“数”……[详细] |
![]() | 龙舟竞渡是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它集祭祀、祈福、竞技、斗志、争荣誉为一体,具有自己一整套程式与比赛办法。一般在端午节举办。龙舟习俗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的作用,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内容介绍1、集资。集资者由当地的“龙头儿”组织者或族长担任。如镇江寺的龙,就由镇江寺主事负责集资,走到谁家就喊:“镇江寺出龙舟啦,一家收10块。”各户也自觉交纳,拿不出钱的就交物。临赛的时候,划手……[详细] |
![]() | 旧时婚嫁,要“六礼告成”,讲门当户对,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为“纳采”:男女16岁开始提亲,俗称“掏内火”,介绍双方家庭状况,特忌有“门户”(狐臭病)者。二为“问名”:经双方家长同意后,由男方请“红爷”正式说亲,选黄道吉日取“红八字”(指女的年月日时生辰,以红纸字写),然后请“算命先生”合婚。三为“纳吉”:算命合婚后,再请“红爷”商量日期,正式取“红八字”订亲,男方备礼金,女方答以衣帽、针线……[详细] |
![]() | 庙会,也叫庙市,是紫阳集市之一,因会址设在寺庙或附近而称为庙会。它融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于一体,是群众文化娱乐和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活动。紫阳自古多寺庙,仅旧县城就有寺庙数十座。“文革”以前,庙会盛行,名目繁多,诸如观音、老君、祖师、药王、关帝、土地、城隍、财神等庙会,最引人注目。后来,由于“破四旧”庙宇大多被毁,庙会活动随之锐减。现在保存下来庙会主要有:擂鼓台庙会:名为真武祖师会,由擂鼓台森林公园管……[详细] |
![]() | 礼仪词以民谣体为主,散文体穿插其间。句式结构无严格规定,以道来朗朗上口、闻之悦耳动听为原则。其词格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为主,也有九字句,散文句式作开场白或词间转换加杂其中。礼仪词多无定格,长短交织,有节有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多韵转换,也有无韵表诵的,不同的知客司在不同场合,多有临场发挥。礼仪词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内容有别,长短不一,短者四句、八句,长者可达数十上百句。礼仪词语言朴实恳……[详细] |
![]() | 安康小场子:小场子是最具有陕南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歌舞,是旧时汉滨区恒口、五里、大河、流水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娱乐形式。小场子源于何时何地,从有关资料和艺人师承关系推测,小场子应是随明末清初移民流入安康,从两湖等地的“花鼓”类民间歌舞演变而来,至今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小场子以八岔唱腔为主,表演时以三尺见方桌子为舞台,一旦一丑二人在锣鼓声中登台。丑角穿短衣,紧口裤,草鞋,手拿草帽圈;旦角穿长裙并着绫……[详细] |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粤ICP备05121332号-1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