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安康特产

安康民俗文化

  由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中民歌艺术活动。一般在新春佳节的夜晚举行。紫阳民歌社火也叫玩灯,它是舞狮子、彩莲船、龙舞、踩高跷、地蹦子等各种杂耍艺术形式总称。分为出灯、玩灯、卧灯和化灯几个阶段。出灯仪式其实是全部节目的预演;玩灯时,按照一定的节目顺序依次表演,唱词多以吉祥语编成的顺口溜;每个玩上玩到最后一家时,便卧灯,第二天晚又从这家开始接着表演;化灯是玩灯活动结束时,把用作表演的灯具集中火化,宣告本年社……[详细]
  以弦胡伴唱而得名。又名“高腔”,以唱腔落尾有帮腔而得名。流行于陕南、鄂西、川北的交界地区。在陕西主要活跃于平利、镇坪、西乡、旬阳等地。弦子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说唱、皮影与舞台演出等三个阶段。据平利水田河老艺人李鉴德1962年口述,弦子戏是从其曾祖父李敬谋开始起家的。其曾祖父传给祖父李兴烈,再传到父亲李连生和他本人,共历一百八十余年。弦子戏的声腔主要源于陕南的说唱艺术“莲花落”。据李鉴德说,在其曾祖……[详细]
  旬阳民歌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旬阳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枝绽放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旬阳民间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旬阳地处秦巴腹地,汉水横贯东西,旬河纵穿南北,从远古的草莽山林繁衍到今天的肥田沃土,从原始的荒芜贫瘠发展到现代的昌盛文明,无不凝结着世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创造。旬阳民歌是他们生活的写照,是他们情感的心声,也是……[详细]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安康娱乐门户网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详细]
  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下汉口;开后门,摘石榴,石榴里头一包油。”“大姐梳了个光流头,二姐梳了个圆流头,留了个三姐没啥梳,梳了个狮子滚绣球。”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打你个王巴蛋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详细]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又经过了千万年,在他的身体里孕育出了女娲。女娲非常漂亮,她用树叶和鲜花给自己做了衣服,头上戴着野花做的花环。有一天,女娲四处游玩,来到了水边。女娲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倒影,又好奇,又高兴。从此以后女娲就经常来到水边看着自己的倒影又唱又跳,因为她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日久天长,女娲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女娲非常喜欢自己在河里的倒影,于是她就照着河里的倒影用泥土捏起了小人。没想……[详细]
  旬阳县蜀河镇,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故称“淯溪”,是北出关中,南抵湘鄂,西通川渝的古代官道要冲。据地方志记载,蜀河古镇自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兴晋”县至宋乾德四年(966年)“废淯阳县入旬阳县”,置县长达680年。蜀河古镇有“小汉口”美称,今被誉为“汉江岸边小明珠”,人文历史悠久,八方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经济繁荣;南北文化交融,名胜古迹各异。特殊的历史造就特殊的文化,蜀河镇具有非常独特的民间文……[详细]
  相传,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为了逼娶唐朝妻子,兴兵在今四川松潘县一带大动干戈,唐太宗为了化干戈为玉帛,答应松赞干布从宫中选娶一位宫女为妻。松赞干布为了迎娶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作贤内助,给候选的宫女们出了一道难题,他拿出一颗中间有着九曲十八弯小孔的绿松石,然后说:谁能把绿松石串成项链就娶谁。宫女们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只有美丽聪颖、智慧过人的文成公主,在蚂蚁的帮助下破解了这道难题。她取下一根自己纤细的……[详细]
  地处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由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组成,总人口876.83万人,版图面积7.002万平方公里。因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位于陕南地区重镇的安康市汉阴县,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东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陕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时期陕南重要革命力量——陕南抗日第一军的诞生地。由于属陕南革命老区,在红军时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着光荣的斗……[详细]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的一种具有浓郁陕南地方色彩的民间歌曲。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5028首,编印成册的有828首,体裁包括……[详细]
  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详细]
  芋蓉冬瓜糕的材料:山芋、冬瓜各500克,果酱200克,肥肉丁、白糖各100克,熟猪油、桂花少许。制作方法:1.山芋去皮蒸熟,揉拌成泥。冬瓜刨成细丝煮烂,用纱布挤去水分。2.盆内加山芋泥、冬瓜丝一起擦匀,再加果酱、肥肉丁、白糖一起放入铜锅内进行炒熬,炒时在锅边四周添加几匙猪油,等到炒到厚泥时再投入桂花炒匀,放在方格里按平,冷却后切成小方块装盘即可。特色:香甜软糯,别具风味。……[详细]
  汉滨民间丧葬可谓富者铺张贫者俭,规模大小不定,视家境而为之。寿料,一柏、二杉、三楸、四杂木,寿料结构的用料粗细分“四块瓦”、“十二头”等。给棺材上添谓“收厢”,亲友祝贺,喜其成而视其不用。寿衣讲究上七下四,穿单不穿双。老人断气后则烧“倒头纸”,即用黄表贴门神,给亡者理发、穿寿衣、量对草垫、“脸纸”覆面、扎“打狗饼”,旁放熟面条一碗,用筷子挑起,谓之“过桥面”。后人需向亲友、邻里一一叩首报丧。入殓后……[详细]
  汉阴人说话,除了爱用形容词外,像四川人一样,喜欢展“言子”。“言子”又叫“俏皮话”,语言学上称“歇后语”,是汉阴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开玩笑逗趣时,常常爱用“言子”来表达幽默的情趣。一句好的“言子”,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写起来顺手,是一种十分巧妙地修辞方式。汉阴“言子”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寓意深刻,通俗易懂,群众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言子”,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详细]
  汉阴素有“安康白菜心”之称。生长繁衍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在劳动之余或节日庆典之时,最喜爱看在汉阴民言、民歌、民舞、民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地方文艺,这就是汉阴花鼓。花鼓,又名小调,锣鼓伴唱锣鼓伴唱即兴杂唱,有歌有舞,顾名思义称花鼓。唱花鼓是汉阴民间中最常见、流传最广,普及面最高的一种娱乐形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局限,能即兴创作演唱。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等欢乐喜庆的气氛中,只要敲起锣鼓,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