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特产

汉中民俗文化

  曲子戏简称“曲子”,又有“念曲子”和“曲子戏”之别。“念曲子”也叫“地摊子”、“围鼓子”或“板凳戏”。据载:“曲子歌时,和以三弦、月琴、琵琶之属,节以音响。昔时私塾学子逢会节聚友歌唱,谓之“念曲子”。它不需专设舞台,更不用化妆,似今日戏曲清唱,少到仅“三弦”配一“碟子”,即可演唱,许多山乡村落至今犹存。“曲子戏”就复杂些,它和其它戏曲演出一样,首先要化妆,其次是唱、念、做、打并重,再则还要有齐全的……[详细]
  谈到喝茶,许多汉中人都是跟着长辈喝“盖碗茶”耳濡目染形成习惯的。一个茶碗、一个茶盖、一个茶船,这是每一个汉中人生活的必须,在汉中的街头巷尾喝“盖碗茶”的场景随处可见。而这个习惯汉中已经沿袭了好几代人。汉中人对“盖碗茶”的冲泡技艺十分讲究。泡茶的水一定要是刚刚烧开的滚水,第一道水(又叫“头道水”)掺下去只及半盏,就是刚好把茶叶淹住,这叫“养叶子”。等到茶碗里的茶叶由干变湿,并舒展开来之后,才冲第二道……[详细]
  城固善食,尤以原公名。原公吃食中,清汤杂烩为上品。原公于县城北十里处,乃名乡古镇。这个镇子很是特别,有两点十里八乡不可比:一曰人稠。诺大个镇子,住着两万民众,房挨房,脊连脊,几条巷子贯穿其间,像个迷魂阵。有这么个顺口溜相传至今:东西原公十里吊,一里一座庙,八百(爬柏)菱雀树,七十二槽槽……,足见其不同凡响。外乡人如一人进巷,你无论如何是独自走不出来的。原公真是个了不得的奇镇。二曰善食。因人口稠密,……[详细]
  人们为女儿置办嫁妆,通常是以物品的贵重和时兴为标准,而汉中南山一带姑娘出嫁时,却以腌菜为最珍贵。有首民谣说:“巴山姑娘怪,出嫁要腌菜,嫁妆没腌菜,往后头难抬。”因之,女儿长到十八九岁时,母亲就要为女儿准备嫁妆腌菜。嫁妆腌菜的品种越多,姑娘就显得越光彩。这种风俗在陕南巴山一带,尤为盛行。腌菜有资格做嫁妆,必定不同凡响。嫁妆腌菜在制作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首先要选好菜。陕南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这时气候……[详细]
  汉中藤编制品是汉中传统的工艺制品,由于汉中山区野青藤资源甚多,采割后经水煮、剥皮、漂白后,编制成各种藤制品,主要有坐椅、六棱八仙桌、屏风、书架、盘、筐、篮、箱、沙发、柜、躺椅、提箱、果盒等;编制图案多样,有木瓜心、米字格、菱形格、菊花、牛眼、寿桃、日月同辉、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其工艺精美,造型美观,式样高雅,色泽别致,舒适凉爽,轻巧耐用,久享盛誉。藤编一般经过打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详细]
  在留坝乡村中,有卖牛不卖牛笼嘴和鼻绳的风俗习惯。买牛的人,都要自带鼻绳或自备笼头,就是买主花钱买,畜主也不愿意把鼻绳和笼头一起卖,更不用说牛带的铃铛和笼嘴了。追其这风俗习惯,内涵讲究和多:如果让买牛人把鼻绳和笼头等连牛都买去了,就意味着带走了卖牛主家的财产和福份。更重要的是怕日后再养牛槽头不顺,发展不旺。这一风俗的流传,既是养牛农家为图卖了牛过后吉利,同时又反映了养殖户以农为本,以农为业的忠诚淳朴……[详细]
  留坝是秦岭山区核桃的县区之一,在民间流传着一种“刀砍核桃树”的习惯,实际这是一种科学管理核桃树的方法。每年到冬季尾和春季初的季节,山里的核桃乡村就开始“刀砍核桃树”,直砍得核桃树根上部成鱼鳞口。春节过后,天气渐暖,冬眠的核桃树开始上水了,腊八“刀砍核桃树”,可以砍死藏在核桃树皮中的害虫卵,再之核桃树中的苦涩水也就流淌出来了,流出了枯涩水,能够提高核桃产量,减少疏果和落花。现代科学管理中也发现这种“……[详细]
  每年腊月,春节来临之际,是留坝农家杀年猪的红火日子。天刚麻麻亮,山村里就会传出被宰杀的猪嚎叫声。经过一番忙碌,等到收拾停当,宰猪户在吃晌午饭时必然要请来三亲六友,左邻右舍,炒上新鲜猪肉,焖、炖、炸、煮猪下水,端出一桌子拿手好莱,大家饮酒尝鲜,饱餐一顿。人们把这叫吃“刨膛”。吃刨膛的人多少,也是主人家人缘好坏的一个标志。因此,主家定好杀年猪的日子,便对隔壁近邻和亲朋好友提前打招呼,尤其对医生、老师、……[详细]
  武侯祠春节文化庙会:是人们纪念诸葛亮而自发形成的,已传承千余年,是陕南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勉县政府主办,期间有古典秦腔戏、少林武术对抗赛、民间秧歌、舞狮、彩船等文艺演出;还将举办书画、摄影、灯展及猜谜活动;民间杂耍、民间工艺品销售、当地的风味小吃会聚一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