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的称谓。荆楚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详细] |
沙洋皮影戏是指流行于沙洋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傀儡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兴于汉而源于楚,经历了2000多年的演变与传承。据《荆门市志》辑录,清末时沙洋民间皮影戏就多达230多个剧目,历代艺人留下的传统剧目多达2000多个。沙洋皮影戏核心区域在毛李镇、高阳镇、官当镇和曾集镇境内,以赵月龙、孙忠厚等为代表,唱腔以歌腔、筒子腔(渔鼓)为主,辐射邻近潜江、天门、京山、钟祥、荆州等地。沙洋皮影戏现为湖北省省级非……[详细] |
石桥驿民间舞蹈高跷,始于先秦时期,当时,主要是王宫作乐。以后各朝,日渐盛行,以致于流传民间,成为民众欢庆丰收及节假日欢娱的一种形式。本地高跷,分文、武两种。它们的相同之处:1、均有5人左右的乐队;2、均是3-7人的踩跷队;3、踩跷队中均有旦、生、丑角等。武跷队:除演唱一些欢庆词、歌颂词等外,还表演类似于杂技的各种舞蹈动作。文跷队:以演唱为主,也做一些必要的舞蹈动作。……[详细] |
沙洋花鼓戏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唱腔属打锣腔系。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沙洋花鼓戏核心区域在毛李镇、高阳镇、李市镇、马良镇和官当镇境内,以季光达、陈怀安、杨传新、宋纪舜、吴本尧、邓承鹏、陈万全、杨为英等为代表。沙洋花鼓戏现为荆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
沙洋十番锣鼓,民间俗称“十班家什”,其历史渊源尚无法考证,只能暂且追溯到明代流传于无锡、宜兴一带的十番锣鼓。据沙洋县91岁的民间艺人朱祖洪推算朱氏家族7代传承谱系,沙洋十番锣鼓最晚在清中期已在沙洋广泛流传。沙洋十番锣鼓乐班以鼓、锣、钹、勾锣和大小马锣等10件乐器组成,如按照十番锣鼓的乐器组成分类,可谓之“清锣鼓”。在沙洋境内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清明湖、长湖、五曾沈等区域冠名的三个流派,同时也衍生出……[详细] |
汉江硪歌属主腔与号子相结合的曲体结构,曲调可细分为慢、中、快、急四种曲调,一般以五声调式为主,主腔与号子四度、五度、八度相呼应,形成了一唱众和、独具自然和声的演唱特色。汉江硪歌大致可分为打抬硪曲调、打飞硪曲调和打木硪曲调三种。打抬硪时,所使用的打硪工具是农家在禾场上压谷子用的石滚,绑上四根木杠由8人或者12个人提打。打飞硪时,是用四角都凿有绳孔、重约八十余斤的大方石,由八个人持绳抛打,时高时低,起……[详细] |
一年一度的纪山庙会,自诞生以来,每年都热闹非凡。这个在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之日举办的传统佛教祈福盛会,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文化的元素和时代的风尚,成为荆楚民俗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3月19日清晨,当记者来到沙洋县纪山镇纪山寺时,庙会早已拉开了序幕。进入寺内,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在香雾缭绕中显得气象非凡。盛大的佛事活动是纪山庙会的一大看点,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人都慕名前来寺内敬香拜佛,祈福平安。放眼望去……[详细] |
打花棍亦名湘莲,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湘莲和之。湘莲系一根长约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色彩,两端饰花穗彩绸。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湘莲做各种舞蹈动作,以湘莲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伐,有较强的节奏感。打花棍在清朝中期传入沙洋,至今仍流传民间。……[详细] |
车水歌有唱古人名的,有唱“姐儿”歌的,有唱谜语的,也有男女对唱的,上工要唱、歇工要唱、换班要唱,不管以哪种形式来唱,看着被自己车上来的水流入干涸的秧田时,虽然人们汗珠子掉地上吧嗒作响,但是在男人女人透着辛苦沧桑的腔调里却能捕捉到团结快乐的气息。一般上午唱古人名,下午唱“姐儿”歌。清晨,当一缕缕炊烟漫过山脊,男人女人揉着惺忪的眼睛,队长便扯着沙哑的喉嗓吆喝:“吃-了车水的班子赶快上啊,等着栽秧啊(或……[详细] |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品种之一,它是广大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民借助民歌这一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抒发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马河镇地处荆门西北,位于漳河源头,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接栗溪、南临漳河、西与当阳、远安相望,北连南漳。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朴实厚道,聪慧乐观。千百年来,在劳动生活和求生存的斗争中,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民歌,……[详细] |
东宝梁山调属板腔系统的地方戏剧种,以“胖筒筒”(瓮胡)为主奏乐器,具南曲风格,其演出剧目多为生活对子戏、折子戏,也演整本大戏。表演行当分旦、生、净、丑四大类。本腔为“咿咿腔”,板式有倒板、慢板、快板、摇板、间板、双叫---苟且、滚板、四平、大字板、小字板、小拉瓜、大拉瓜、一字板,还有叫板,计60余种。其中,除各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专用唱腔外,男女分腔还另为旋式,自成风格。东宝梁山调主要流行于东宝区的石……[详细] |
过去,沙洋农户建新房,墙砌好后,堂屋中间墙尖上要安大梁,也叫“中梁”、“栋梁”。上梁是件很慎重的事。因为在过去人们建新房很不容易,许多都是几代人积蓄才能做新屋。上梁先选黄道吉日,还要请亲朋好友作客送贺礼。门上还要写对联:“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恰遇紫微星”。同时还用五尺红布或红绸子作梁衣,上面写上“吉星高照”四个大字,用红线系在梁中间。红布的两头钉上一对铜钱。梁请到堂屋正中,搁在木马上,捉来一只公鸡……[详细] |
打丧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相传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坐在一旁击缶而歌。一些人见到后不明其意,便问他为什么不泣反歌?庄子说,人死归天,童子相迎,去到极乐世界,是人生极大解脱,为什么要为之哭泣而不为之歌呢?众人觉得庄子的话合民意、通民情、顺民心、乃心悦诚服,遂开始仿效,以致渐渐形成打丧鼓习俗,且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也不断演变。东宝坐丧鼓,原为一人坐着击鼓唱歌,歌者只在唱累后更换……[详细] |
摸秋是一种民间风俗。该风俗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较为盛行,在东宝区漳河镇一带影响较大。每年中秋节,当明月升起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到别人家的田埂边、菜园里,山坡上去摸瓜果、蔬菜和豆类。老人去村野摸“安乐菜”(马齿苋),希望家庭祥和兴旺;做生意的老板娘上山坡摸“节节高”(芝麻),期望生意兴隆;年轻人去溪边摸“甜到梢”(甘蔗),盼望事业有成;小媳妇去田埂边摸南瓜(“南”与“男”谐音),企盼……[详细] |
“偷梁”与“上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鲁班时代相仿,在荆门建房就有“偷梁”与“上梁”的习俗。建新房,墙砌好后,堂屋中间墙上要安放梁树,也叫“中梁”、“栋梁”。所谓偷梁,就是房主在筹备建房时就留心寻找梁树,而且是离家不远别人山上的树。梁树主要是松树,要选择生长在地质优良、人不去、牛不擦、狗不拉屎拉尿的地方的树。梁树要上下端直,粗细均匀,宁长勿短,并观察好回家的路线。偷梁在晚上进行,房东请几名身强力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