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船”又称旱船,是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以采莲船为道具,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采莲船一般用竹篾做龙骨扎成船状,外用各色布块和彩纸糊成,船顶犹如楼阁亭榭,底部呈船形,船中可容一人站立。采莲船的玩法是:锣鼓家什响起,玩船开始,一女子站在船内,摹拟采莲船行进的各种姿态,船外有艄公、艄婆,艄公撑篙(桨),艄婆撑舵;艄公手持竹篙在旁撑船并表演各种唱词,船后由艄婆化妆成花脸做丑角,手摇大蒲扇,扮做滑稽……[详细] |
唢呐,古称琐嘹,苏尔奈.又称喇叭、小唢呐、海笛。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据历史资料考查,金元时期传入我国。在明代又将唢呐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我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详细] |
“推故事”是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漳河(原烟墩)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当地几个富有艺人创编的,当时在漳河一带,民间艺术活动种类较多,主要有狮子、彩船、高跷等,当地人称这些民间舞蹈为“玩故事”。由于该舞蹈与这些类似的舞蹈不同,人们便称之为“推故事”,并逐步成为当地十分活跃,且受农民喜爱和欢迎的表演种。推故事表演所使用的道具是两辆龙头车,两车分别由一人掌车,一人推车,掌车人为花旦,推车人为丑……[详细] |
《小女婿》是一首田歌,是流传在湖北京山和天门地区的民歌。目前荆门市正在申请省文化遗产保护。小女婿---指女的已成年,而男的未成年,甚或还是稚男,便成了夫妻,故称“小女婿”。有民歌曰:“十八姑娘,八岁郎,夜夜睏觉抱上床。”这种婚配旧时在当地的穷山僻壤有所见,是种封建陋习歌词丫鹊子架几架耶,--------------------------丫鹊子:喜鹊老鸹子哇几哇耶,----------------……[详细] |
“八字”,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和时辰,简称生庚。根据天干地支相配,恰好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是否和谐,谓之“合八字”。在封建社会里,“八字”是非常保密的,当家人都能把家人生庚八字背的滚瓜烂熟,以便在媒人说亲、盖屋选时、打灶择期、请人算命时告诉。从前说亲,媒人一般都是两个,这叫好事成双。当小孩出生后,好心的亲友开始盘算,为其物色衡量合适的婚配,这叫“量……[详细] |
炼丹术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的方术。中国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在中医传统制剂基础上将药物加温升华发展为炼丹术。炼丹术所制成的药物有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者至今还很有医疗价值,内服则由于其毒性较大而逐渐被淘汰。炼丹一直被披上神秘色彩,其实验方术大多失传,然而在湖北,以夏大中、夏小中为代表性传人的夏氏家族至今却仍延续着这一古老的制药方法,通过烧炼矿物类药物以制造“- ”。夏氏炼……[详细] |
从前,沙洋的姑娘出嫁都要坐花轿。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人一生中只有出嫁到婆家这天为尊,因此坐花轿是她们最荣耀的日子。坐轿前要“开脸”,选两个年轻俊俏又有知识的媳妇,帮出嫁女用线扯净面部、后颈等处易见的汗毛,眉毛要扯成弯弯的月亮一般,并悄悄告知一些生理知识。开脸前称“毛丫头”,开脸后就呼“新姑娘”了。然后开始“上头”,即将头发梳洗干净,整好发型,别上饰物,显得风采照人,光耀无比。花轿披红挂彩,红色为……[详细] |
沙洋从前把新郎称为“状元”,所以结婚这天新郎吃的这顿午饭叫“状元席”。结婚这天,非常热闹,也很讲究。宰猪,请喇叭迎客,门上贴大红双喜字。席前,新郎要剃光头刮胡须,头戴瓜皮帽子,衣着也是里里外外全是新的。中午的时候,堂屋正中,摆方桌,板凳。礼宾先生把新郎请来,在桌子正中坐着,还有帮新郎料理事务的两人分坐两边,接着将未婚的亲兄弟、叔伯兄弟、表兄弟等请来陪席,特殊情况下也有已婚的,上首、下首各坐三人,两……[详细] |
从前,人们生了小孩,要办“洗九宴”,“洗九宴”意即孩子出生第九天,要进行一次从上到下的全身洗浴,又取其谐音“喜酒”之意,故名。“洗九宴”前,娘家要“送祝米”,这些都是沙洋传统的老习俗。“送祝米”一般在“洗九”进行。日子确定后,婴儿的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等就要花一笔钱“送祝米”。客套话是“不怕空手汉,只怕不来人”,“人到情到”。“洗九”规矩较讲究。外公、外婆等一行到来,鸣放鞭炮,用大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