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 > 宜城特产

宜城民俗文化

  “赶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民间艺术。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编修的《宜城县志》记载,最迟在清朝的后期,“赶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汉水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然而根据当地有关“赶象”舞起源的传说,该舞形成的历史应上推至春秋晚期。传说春秋晚期,南方某诸侯小国国王派遣了几位使臣赶着大象,驮着珊瑚、珍珠、宝石等贡品,前往楚国国都(今宜城市南7.5公里处的楚皇城古城址)觐见楚昭王。当他……[详细]
  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湖北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樊境内花鼓戏的惟一称谓。在1980年以前,虽然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曲牌的名称一样,但襄阳花鼓戏因行政区划不同而称谓不同,在宜城则被称之为“宜城花鼓”,在襄阳则被称之……[详细]
  传统舞蹈《老背少》主要流行在宜城市鄢城一带,其历史可上溯至清末时期。《老背少》的表演主要凭借两种道具,一是公公的假上身,二是媳妇的假腿,表演者胸前挂公公假上身,身后系媳妇假上肢,合起来就象公公背媳妇,表演十分生动。由于公公上身和媳妇下肢是道具,所以要求表演者两脚走公公步法,上身做媳妇姿态,而且始终围绕“背”来表演,艺人的口诀是“重心下沉两腿蹲,一步一沉前倾身,点头探望腿打颤,老少两体一身分”。该舞……[详细]
  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发源于何地,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的知名艺人有五代传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白金生(1855-1935)、孙全才等;第二代艺人有梁广元(1908-),望义广等;第三代艺人有胡天喜、王英华等,-艺人有刘道成、雷传刚等,第五代艺人有胡锐诗、姚志菊等。按五代师承推算,宜城兰花筒的流传时间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宜城兰花筒的演唱形式为单……[详细]
  汉江磨调“汉江磨调”俗称“双鼻浪”,是我国现存的古老器乐曲之一,主要流传在湖北省宜城市王集镇、南营办事处及汉江东岸一带。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知名艺人有五代传承人。最早一代艺人杨庭富生于1853年,卒于1936年,第二代艺人杨贵发生于1907年,卒年不详,第三代艺人杨国芳生于1922年,卒于1999年,-艺人王生田生于1949年,第五代艺人张涛生于1985年。按五代传承人……[详细]
  “赶飞蛾”是宜城民舞。由一男五女六人表演的。其中,一女主角双手各持一把红绸扇,其余四名女配角和一名男主角没人双手各持二十四根竹片,竹片顶端用鲜花或用鲜花组成蝴蝶状。其舞蹈动作淳朴优美流利舒畅,竹片上的鲜花和红绸扇以及鲜花组成的蝴蝶翻转晃动,时起时伏,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赶飞蛾”中的“双挽花”、“双分扇”、“扁担花”、“翻扇花”等动作,明显带有“偃蹇”和“连蜷”的遗风。而表现男女互恋时的歌舞,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