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 > 诸暨特产

诸暨民俗文化

  诸暨乱弹又名“西路乱弹”,是浙江省以演唱乱弹为主,常与杭嘉湖水路班合流,兼演徽戏、梆子和少数调腔剧目的多声腔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演员多为诸暨艺人,主要流行诸暨周围一带,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区的部分县区。“乱弹”一词,含义有三:一是自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清初刘献廷(1648-1695)《广阳杂记》卷3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此为目前所……[详细]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如“白鱼潭”)、物产传说(如“香榧眼”)、风俗传说(如“三……[详细]
  草塔抖狮子是一项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有机结合的表演娱乐项目,源于清朝,与当地的赵氏台阁、杨家舞龙同时产生。宋末元初,赵氏(宋皇室后裔)与杨氏(宋名将杨继业后裔)因战乱先后逃居草塔,但因诸多原因彼此一直明争暗斗,尤其因水源灌溉问题争斗愈发激烈,直至清朝官府介入争斗才逐渐平息。借此良机,夹在赵氏、杨氏中间的朱氏(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受斗岩石狮启发,提议每年二月十九传统庙会之际,台阁迎春龙狮呈祥,以示邻……[详细]
  竹马舞俗呼“跑竹马“,是一种彩扎与舞蹈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在诸暨市十二都、应店街、马剑等地都有这一传统。竹马的编制颇为费工,现在只有几位老人尚能编扎。每年入冬之后,选砍上好毛竹,劈成圆而细长的竹篾。分别编成马首前身与马尾后身两个部分,然后裱糊上种种颜色的彩纸、彩绸或彩绢,于是就有红马、白马、黑马、黄骠马、雪青马...竹马舞的表演者均为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在脸上勾画各种脸谱,穿上相应的古戏服,然后将马……[详细]
  毛笔,别称毛颖,管城子、管城侯,是“文房四宝”之一。毛笔起源很早,典籍记载,见于商朝;湖南长沙和河南信阳,均有战国竹杆毛笔出土。在诸暨,也有制作毛笔的传统,清、民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不少制笔作坊和销售的笔庄。毛笔材料主要分毛料和杆料两类。毛料多为动物的毛羽加工而成,有山羊毛、野兔毛、黄鼠狼毛、香狸毛、马鬃、猪鬃、鼠须等。杆料以古竹梗为主,(亦有用铜管、红木、檀木、牛角、象牙等制成的),还有扎线……[详细]
  佛像塑造技艺是一项泥土为材料而制作的造型艺术,绍兴、诸暨一带虽有一些零星的佛匠,但却水平不高。而草塔青山村杨崇钧为首的一支以家族传承的佛像塑造技艺工匠队伍,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享誉江南佛教界和雕塑界。杨崇钧师承当时号称“江南金刚手”的杨礼岳师傅。由于杨崇钧天资聪明、勤奋好学,经过师傅4年的-和操作实践,很快掌握了泥塑的全部技术,后来就独立给全县许多庙宇雕塑佛像。由于他参悟性强,肯动脑子,不久在全县一……[详细]
  生漆脱胎技艺,主要用于佛像的制作。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由于形相皆以释尊为主体,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等。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在佛教寺院中,供俸着许多种佛像,因为其身分不同,佛像的形象、材料、种类也不相同,佛相……[详细]
  诸暨的棕编集美术、编织、工艺于一体,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浓厚,历史悠久,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等价值。诸暨棕编主要有“棕叶编”与“棕皮编”两大类。“棕叶编”,以棕榈树叶编织如蒲兜箩、小畚斗、青壳蛋以及虼蜢、蜻蜓、小青蛇等儿童玩具,逗人喜爱;“棕皮编”以棕皮及以棕皮抽制成的棕丝(棕毛)编成蓑衣、扫帚、拖鞋等生产、生活用具,其中蓑衣是旧时农民雨雪天干农物不可或缺的雨具。据《光绪诸暨县志·物……[详细]
  铁崖故里全堂村隶属三贤故里枫桥古镇,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尚武之风承传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杨氏祖先中历代武将迭出,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随后瓜瓞绵绵,世代传承。民国1914年成立永兴会,会员多达200余人,永兴会活动频繁,会员武艺精湛,至今尚传诵民间。全堂国术团成立于1945年,除文革中断之外,传承至今。全堂国术在传播和演变过程中,以宗族血脉为传播途径(后不分姓氏)、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详细]
  螳螂拳是一种突出技艺性的名拳,有勇猛善战斩钉截铁的狠势。螳螂拳是明末王郎所创,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王郎寄居山东某寺院与主持僧其师兄研习各种拳术,因师兄外出云游,王郎独居寺院无聊闲坐山间丛林中偶见螳螂捕蝉,双爪兼用,悟通它手足并进的特殊动作,又取猴子捕雀快速凌厉之步法,创编了螳螂拳。螳螂拳约一百余年前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当时精武体育会正在发扬光大之际,聘请南北各派武林高手传授武艺,总……[详细]
  刀画,即刀笔油画的简称,起源于明末清初,随着近现代油画的兴起,得以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形式。刀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特殊的刀笔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操作,达到理想效果。一般多以山水田园风景为主题,把对自然的爱,融入刀尖。在作画时,采用钢刀为主要作画工具,以推、刮、擦、点、拍等刀法为主,画笔、布和泡沫等工具为辅。创作者先将整个画构思完整后方可作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层层推……[详细]
  岭北镇礼户村迎棚灯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每逢闰年的元宵节皆迎棚灯。诸暨风俗各地元宵节以舞龙居多,唯岭北镇礼户村只迎棚灯不舞龙。据说礼户村地形酷似“燕窝”,俗传“黄龙蟠燕”为不吉,故礼户村从建村开始从不舞龙,亦不允许别村舞龙队进礼户村。1947年,由于战事连起,村里停止迎灯,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恢复这一活动。礼户棚灯制作以魁星形象为主体。魁星,亦作奎星,俗称文曲星,传说魁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古代……[详细]
  南孟祭礼是宋朝时期迁入诸暨的孟子后裔为主所传承的祭祀礼仪。孟子是儒家文化集大成者,他继承发扬丰富了孔子学说,被后人尊为儒学亚圣。为更好的传承先祖孟子思想、弘扬儒家文化,由此产生了南孟祭礼。八百多年来,祭礼绵亘不绝。诸暨是南孟祭礼的主传地,目前十二都区域有孟子后裔2万余众,是孟氏在南方的核心聚居区,此地属典型的江南丘陵区域、距杭州40余公里,秦朝设县、文人辈出,可谓人杰地灵。据《宋史》、《浙江通志》……[详细]
  香榧,出现在距今约1亿7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为第三纪孑遗植物珍贵干果。据《名医别录》、《暨阳宣氏宗谱》等古籍内容推断,枫桥香榧历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的人工栽培史。现存香榧林表明,枫桥香榧的规模和产量都是全国之最。从唐宋时期大量歌咏香榧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当时枫桥一带香榧已经作为商品流通,享有盛誉,已经产生栽培和加工的技艺。至于清代,则已经加工成“双熄香榧”,并贴上“枫桥香榧”的大红标签,远销杭……[详细]
  “十里红妆”是旧时嫁女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旧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在亲迎时随花轿发送外,其余的红奁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都由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炫耀家产的富足,故称“十里红妆”。裕昌虢始建于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