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祁县特产

祁县民俗文化

  “雪莲酥”是祁县老字号“是盛楼”糕点铺的一款极品糕点,其形如雪莲,色如白玉,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口味淳厚,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称。《祁县县志》载“是盛楼”是祁县著名的老字号炉食(糕点)铺,以制作糕点鲜美精致著称,始建于清乾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初。其时,也正是乔家的事业被乔致庸推上巅峰的时期。当时,乔家食用的糕点、月饼均由“是盛楼”承制,其中“雪莲酥”等至酥月饼系列专供“在中堂……[详细]
  城赵镇(由原里村乡、城赵镇合并而成)位于祁县西部,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种类繁多,当地剪纸艺术十分兴盛,流布于汾河、昌源河流域的里村、修善、原东、丰固一带,广泛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日寿诞、祭祀祈福等各种民间活动。城赵镇剪纸艺术基本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艺人留样图,用水喷湿,贴于木板上用灯烟(古用蜡烛,后用煤油灯)熏制而成;二是艺人用笔绘图,或心传盲剪。表现内容也颇为广泛,有生活情趣的,有道德礼仪的,……[详细]
  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是传统武术的一个拳种。据考证,此拳是明朝末年,山西姬际可依大枪技法改变为拳法创编成的。清朝乾隆年间,山西祁县小韩村戴隆邦得传后,潜心研习,广传族人和弟子,促进了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和提高。戴氏所传心意拳,既有徒手拳术,也有器械练习。在徒手练习中,以站丹式等- 练习作为基础,拳法练习的特点是由内催外,以根带梢;以圆构型,攻防自如;刚柔相济,积柔成刚;朴实无华,贵在实用。它的技……[详细]
  祁太秧歌,又称“晋中秧歌”,是民众自编自演的融小曲、杂说、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祁县、太谷、介休、平遥、文水、交城、孝义、汾阳、清徐、榆次、太原南郊等地。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祁太秧歌早期的表演形式是元宵社火中的踩街秧歌,大多是以第三人称说见闻、数典故、叙景致的歌舞形式。表演时,由俊……[详细]
  祁县位于晋中盆地中部,气候暖温,四季分明,很适合芝麻生长。祁县又是晋商故里,用芝麻榨香油是这里的传统产业。据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当地一顾姓官员(祖籍浙江)任满后弃官经商,以做小磨香油扎根祁县,代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八代。祁县小磨香油制作采用传统的“水代法”,即把精选的芝麻在洗涤池中漂洗,然后炒熟再扬烟吹净,用石磨磨细为浆,并在大锅中兑加95℃热水,用油葫芦搅拌振荡,使其非油物质吸收膨胀,其中油脂……[详细]
  祁县温曲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向戏剧化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小剧种,它既不属于梆子戏,也不像秧歌剧,而是祁太秧歌和武功拳术有机结合的一个艺术品种。温曲武秧歌的主要表演手段是武打套路,剧目大都是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武戏,由艺人自编自演,表现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武秧歌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村人贺朝奉学得精湛的拳术,并把武功融于舞蹈程式中,作为一种社火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清嘉庆年间,武秧歌逐……[详细]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以唢呐为主,主要用于婚丧礼仪,又可分为粗乐、细乐、两支唢呐加鼓钗的称“粗乐”。小唢呐做主乐,笙、管、胡呼为和乐的称为“细乐”。不论是粗乐或是细乐,均有明显的北方民族风格,激越昂扬,粗犷豪放,给人以振奋感。从明代以来,从事演奏的乐户地位低下,为人所鄙视。祁县称为“王八疙瘩”,习其艺者极为稀少,艺人之名不见经传,有则以绰号或小名留世。清末,祁县乐手大多师承高三忙,肉儿,王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