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 > 福鼎

福鼎沙埕铁枝

福鼎沙埕铁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鼎沙埕铁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鼎沙埕铁枝是福建省福鼎市的汉族民俗活动。铁枝大约在明末清初从福建泉州一带传入闽东沿海地区,曾流行于福鼎、蕉城福安霞浦寿宁等县(市、区)。而闽东又以沙埕铁枝技术高超、阵容强大、场面壮观。它吸收了汉族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汉族民俗表演艺术,成为闽东颇有影响的汉族民间节俗活动之一。

据沙埕《刘氏宗谱》记载,刘氏先祖于乾隆十一年(1746)从泉州永春徙居沙关即沙埕等地。他们尊从祖先的习俗,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搬铁枝,于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这一传统节俗活动。铁枝表演又与“车鼓亭”、“线狮”、“跑旱船”、“踩高跷”、“连灯”、“鱼灯”、“街头小调”等汉族民俗相结合,形成富有渔家传统节俗风格、渔村乡土文化气息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艺术。

沙埕铁枝属汉族民间群众性文化表现形式。在解放前和文革时期,沙埕搬铁枝活动处于低潮,九十年代后,逐渐恢复并扩大影响[1]。

沙埕镇“铁枝”俗称“杠”、“阁”,又称台阁。早期是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扛,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随后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沙埕铁枝表演方式都是流动性的,在街市当中边搬行边表演。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演员都是少年儿童。其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传统的,用肩头来扛铁枝。这种形式的铁枝高度一般只在3米内。它是以身强力壮的成年人,用肩扛负少儿演员搬行,台阁造型也比较古朴、简单,其表演形式更多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再一种是用铁条或钢管为材料制作的“铁枝”。沙埕铁枝枝架较高,已经发展到了10米,接近三层楼。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由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更上层,根据铁枝内容需要把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然后将这台枝的人物、道具分层固定。在各枝重要部位绑上小演员,最多可达10人。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阵容强大极具视觉效果。

搬铁枝实际是指铁枝表演的一种过程,它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过枝的艺术性。这是搬铁枝最突出的特征。有时各台铁枝比“过枝”,叫过枝的水平,过枝越隐秘,设计越巧妙,其艺术性越高。比如沙埕内澳办《哪咤闹海》,用龙筋过枝,比较粗;外澳刘正初办《牛郎织女》,一边一支红棍上去,一边一个算盘。大家围着猜测到底是红棍过枝,还是算盘过枝。许多人认为算盘支架太细,不能过枝。双方打起了赌,就用锯子当场锯掉红棍,上面的铁枝巍然不动,果然是算盘过枝,引得群众一片赞叹。2013年沙埕办枝就采用“车轮”、“鸟笼”过枝,观众都无法想象其中奥秘。

二是表演的观赏性。这是搬铁枝表演的主要特征。夜幕降临,搬铁枝在观众的簇拥中时而直线行进,时而交叉回旋,就像是在夜空中飘动的景色。连续三个晚上表演的“景色”不一、变化多端,令观众大开眼界,为之倾倒。在第一届太姥山文化旅游节上,沙埕铁枝表演队以10米的高度引来一片赞誉、惊呼。由于沙埕街道较窄,过道不规则,“绑”铁枝的高度多数维持在7至8米。但这样的高度,还保持全国纪录。

三是形态的融纳性。这是搬铁枝表演的显著特征。沙埕由于它的滨海独特地理位置和渔家众多的世代沿袭习俗,互相融汇,使搬铁枝表演艺术得以传承,并且不断创新发展。像2013年车鼓亭、舞龙灯、走马灯、旱船、鱼灯等民俗共同汇成欢乐的闹元宵畅想曲,共同构成“闹元宵、庆团圆、促和谐”的主题。体现了沙埕人民在受灾之年坚强不屈、勇于战斗的精神风采。


下一篇:霍童铁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