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

蹴鞠

蹴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蹴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在汉代获得较大的发展,唐宋时期最为繁荣,从元明时期开始走向衰弱,清代主要在民间流行。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战争、灾害等原因的影响,蹴鞠活动已越来越少见。

蹴鞠对现代足球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唐代,中国蹴鞠向东传播到日本朝鲜,向西传播到欧洲,在英国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足球。2004年6月9日至11日,足球起源专家论证会在山东淄博临淄区召开并形成一致结论:中国古代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2004年7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足联和亚足联公开宣布,中国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临淄地区的蹴鞠。

临淄地区现在虽然一直保留着蹴鞠,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冲击,这项古老的运动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加以挽救。


下一篇:祭孔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