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打陀螺历史悠久,是青少年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据考证,明代思恩府在乔利举行一次打陀螺比赛,几天几夜,热闹非凡,从而传扬临近府县。古时的马山是打陀螺较早的地区之一。世世代代都有打陀螺的习惯。
马山陀螺形状象漏斗,比较常用的陀螺,头部象个成熟了柑果一样,脚高二寸五左右,脚粗如大人拇指头样,选用最坚硬的木来制作。
陀螺比赛以打准旋久为胜,马山打陀螺的类型有四种:一是“带棒陀螺”,即甲方用绳绑紧陀螺的脚根,乙方放旋陀螺于地上,甲方拿着绑好的陀螺朝对方旋于地上的陀螺猛击,对方陀螺顿时死掉,甲方即胜,否则是败,败者得放(旋)给胜者得吃(打)。二是“同级陀螺”,这种打法一对一打。三是“父子陀螺”。这种打法有的一父一子、一父三子,一父四子,四子以上较少。四是“同排陀螺”。这种打法是以十人为限,然后分双单数,如单数1、3、5、7、9为一方;双数2、4、6、8、10为一方。这种打法时间很久,如果双方实力相等,有时一天都赛不完,古时村与村、屯与屯之间的打陀螺比赛,就是这种打法。每逢比赛,全村男女老少都来观看,热闹非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