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 > 蒲城县

蒲城罕井秋千民俗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城罕井秋千民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龙花秋千既是一项可陶冶情操的地方民俗娱乐活动,诞生于蒲城县城北20千米的罕井镇西南村。据族中老人讲,旧时家簿记载是在明朝时,在朝廷做官的族人王理和王义将宫里的秋千按原样传袭回村的,距21世纪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神龙花秋千表达了地方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兼具丘陵、台塬、平川地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酥梨,是国家级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桥、景、光、惠、泰五座唐陵神道石刻甲天下;距古都西安110千米;西延铁路、京昆高速公路西禹段穿境而过。

蒲城神龙花秋千源自宫廷,血统高贵,阔大俊美(高20米,阔3.3米):红柱红梁,金龙缠绕;铜铃叮当,龙旗猎猎;猴寓封侯拜相,斗昭五谷丰登。“接祖传艺”揭示活动主题,“团结合好”展现人文夙愿。“危楼”前摇后晃,沙罐暗藏玄机。观者心惊肉跳,荡者安然无恙。真乃巧夺天工,世间一绝。

蒲城神龙花秋千集高、飘、悠、巧、柔、美、欢于一身,自古就有“二八佳人美少年,鸳鸯楼台戏秋千;-面对-面,素玉肩并素玉肩;两双玉手挽又挽,四只金莲颠倒颠;游春才子遥边指,疑是飞仙下九天。”美誉。

蒲城神龙花秋千内涵凝重,西南村每二三十年清明节续修家簿一次,故每二三十年神龙花秋千也搭扶一次,以此讴歌先祖功德,凝聚王氏族魂,激励后人奋进。

蒲城神龙花秋千白天扎制,子时扶立,正清明在社火的鞭炮锣鼓声中开荡,连续七日,老少咸宜。有老年人荡秋千百病不侵,延年益寿;青年人荡秋千鲤跃龙门,前程无量的地方乡风民俗。

历史渊源

秋千,自春秋时就在华夏大地上出现。最早是部落的生产用具,借助荡起而采摘野果之用,后被齐桓公北征发现并带入中原,演进成为宫廷娱乐用具,名曰“千秋”。至汉武帝时已有“千秋万寿”之意,后为避忌讳更名“秋千”。到唐代荡秋千已成为寒食节期间从宫廷到地方民间的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玄宗帝亦乐此不疲,“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开元天宝遗事》

蒲城县罕井镇西南村的神龙花秋千(当地人称“神龙花秋”),据村内族人长者讲,王氏宗族的先祖王理和王义,在明朝时为进行官吏,是他们将宫廷秋千的形样传袭到家乡来的,并将其制法和先们的批注诗词,写进了族簿之中,族簿虽今已无存,但老先人们凭着口口相传仍使其保留至今。“神龙花秋”的扶立年岁间隔、扶立时辰、图形构造、制作工艺、尺寸、匾额内容、零碎配备及扶立前、扶立成、开荡前的祭祀活动等都是有严格说法的,是族人工作时不得违背的。规则大体有20到30年扶立秋千一次,时辰为子时,龙柱为金龙绕红柱、匾额主题词为“接祖传艺”,秋千高三节,20米左右及烧香祭祖、放炮竹、打社火等。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于1956年、1986年和2008年在本村白头翁立过三次。2008年7月在“中国·渭南首届文化旅游节”期间进行了展示,开始为世人所知。

基本内容

蒲城西南神龙花秋千,在880余年村史的社会演进中,一直是该村固守的,传统的,扶立间隔年限相对固定的,以清明节纪念先祖恩德、后辈人续入族簿的传统习俗。其制作方法等相关程序都原汁原味的保留了祖先立下的规矩,至今仍是该村男女老少乐于参加、乐于奉献的娱乐活动项目。

蒲城西南神龙花秋千融高、飘、悠、巧、柔、美、欢等感受为一身,有“二八佳人美少年,鸳鸯楼台戏秋千;-面对-面,素玉肩并素玉肩;两双玉手挽又挽,四只金莲颠倒颠;游春才子遥边指,疑是飞仙下九天。”的美誉。

“神龙花秋”的制作技艺如下:(从地面向上)

(1)基础部分:竖直的农家碾场用的大碌碡一对,置于场地放稳,距离为3.3米,碌碡中间放置一直径为十二厘米左右的新采割的藤条编制的藤圈,圈上放置一下径为15厘米左右的扁圆形石臼(农民夯实地基专用工具,下圆上平且中有扁圆形小坑窝)石臼的坑窝内架一直径为8厘米左右的钢球。

(2)龙柱部分:龙柱为高10米,直径25厘米的硬木头一对,放置于与碌碡等宽的桌面上(下端截面中间凿一小坑,以便未来与钢球对接),以油面红纸裹严柱身,并将以麦杆扎制的金龙缠绕固定于柱上。

(3)横梁部分:横梁为长4.5米,直径30厘米的松木一根,同样以红纸裹严,并固定于龙柱(上端)上,中间挂一铜钟,龙柱之外侧悬挂时兴对联一副,金龙绕红柱的龙门至此制成。

(4)牌匾部分:先在两根龙柱的顶端分别装上长度为8米的以彩条纸裹严的松木椽,然后在距横梁约2米处固定同样以彩条纸裹严的平行于横梁的木椽,这便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空面,这个空面即为加装两面分别书写有“接祖传艺”、“团结合好”匾额的地方,匾额周围以纸花宝瓶小彩旗等加以装饰。

(5)猴、斗、龙旗部分:微妙微俏的金猴置于牌匾的正上方。左右两边彩柱上各置大中小方台形斗子三只,下部大斗子四面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中部斗子贴金龙四条,上部斗子四边饰纸花,上口则插满花束。彩柱端部各固定杆高两米的龙旗一面。至此神龙秋千制作基本完工。

(6)扶立秋千:夜半子时,男性族人全部出动,焚香祈祷叩拜后,随着指挥的号子声,众人一齐动手,绳拉岔顶肩扛,秋千便立于已被无底沙罐罩起的钢球之上,这时花灯齐亮,炮竹齐鸣,唢呐高奏,以示庆贺。

(7)次日,正清明清早,在鞭炮唢呐声中,在祖坟前祭祀礼成后,秋千开荡,社火开打,族簿开录。持续七天,才可尽兴。蒲城西南神龙花秋千,不仅制作技艺考究,而且讲究颇多,寓意厚重。龙柱与基础连接部分以沙罐笼罩,给人以靠沙罐负荷秋千全部质量的悬念;以钢球与龙柱衔接,即使于秋千摆动,铜铃叮当,又便于恢复平衡,助人以力。中部牌匾“接祖传艺”、“团结合好”点明主题,诲以人心。上部中间金猴祈福族人能封侯拜相,前程无量。左右斗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企盼吃穿有余,安度日月。子时扶立秋千,一为龙气直冲星斗,让冥冥祖先感知,二为机关设置保密,还为安全考虑。老年人荡秋千,还有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之夙愿。二三十年扶立秋千一次,一是因为20到30年为一代人,族簿要续写一次。二是要立秋千、打社火,告知先人,又有后人加入族簿了,三是荡秋千,打社火,凝聚、吸引更多的游子们回乡扫墓祭祖,让姓名准备入簿。

基本特征

1、历史久远。自明于今已原汁原味传承有六百余年历。

2、高大气派。三节组成,高达二十米。

3、皇室遗风。金龙绕红柱,铜铃响红梁,花斗层叠,龙旗猎猎。

4、玄机暗藏。千斤荷重置于两只沙罐之上,可摇摆,不坍塌。

5、人文厚重。“接祖传艺”诲人示理,祛病消灾,企盼年丰。

6、寓意深邃。金猴高坐,寓族人封侯拜相,前程远。

7、目的明确。20至30年扶立一回,将一代人续入族簿。

主要价值

神龙花秋千既是一项可陶冶情操的地方民间娱乐活动,也是研究几百年前宫廷秋千构成的“活化石”,又是独具特色的凝聚族人人心的艺术形式,更是人类智慧的展示平台。保护它对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掘、抢救、保护神龙花秋千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关器具与制品

相关器具有:铜铃一座、碌碡、石臼、钢球各一对、龙柱、横梁、续柱等一副、绳索若干。

相关制品有:龙旗两面、金猴一尊、麦秆金龙两条、牌匾一幅、斗子六个、对联一副、纸花若干。

相关作品有:1965年、1986年、2008年神龙花秋千照片各一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医陶始祖与雷公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