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区相连的渭南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
十面锣鼓的舞队由21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舞者身后背一根高约140厘米,上插各色彩纸做的三角小旗和纸花的花花杆。社鼓、社锣则用一软竹杆(横杆)从背花杆中下端向前伸出,担在舞者左肩上,俗称“背弓”,前端装上细绳吊勾,将社锣挂在吊勾上,左手握锣系,右手握锣槌敲击;社鼓挂法与社锣相同,即将一鼓环挂在横杆前端铁勾上,从另一鼓环中穿一绸带系在腰中,让鼓斜面横于胸前,左手握鼓架铁勾,右手握鼓槌击鼓。社鼓、社锣的持法,民间又习称为“背弓鼓”、“背弓锣”。此外,也有不用“背弓”架的;只将鼓横挂在腹前,双手握鼓槌交替敲击,称为“双双槌击鼓式”。临潼区的零口街表演时则是由十二三岁的儿童们踩着小跷边舞边打。尽管有单槌、双槌之分,有踩跷与平走之别,但其表演形式和风格基本上是相似的。均由马锣手率众锣鼓手成一路纵队,边击锣鼓边不停地跑动,常用的队形图案有“白马分鬃”、“双玉镯”、“剪子绞”、“朝帅旗”、“太极图”、“五马卷蹄”、“三杆旗”、“游四门”、“龙摆尾”、 “双辫蒜”、“交鞭”等,队形变化流畅,构图严谨和谐。舞者边舞边敲击鼓、锣、马锣,不另设伴奏乐队。马锣一般作领奏乐器,鼓和大锣为之配合。整个锣鼓节奏变化分为三段:前段平缓庄重,中段铿锵有力,末段热烈欢快。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越敲越紧、越跑越快。锣鼓声声似雷鸣,背花林立似彩虹,让人们感到如同古代军队操练布阵一般。
据老艺人曹克勤(1912~1982)介绍,相传十面锣鼓是从韩信布的疑兵阵演变而来。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于霸上(即今临潼的零口和渭南市的西原一带)。楚霸王持重兵十万即将攻打汉军,而汉军当时仅有少数兵力,无法与之抗争。韩信想出一条妙计,让汉军每人身背旌旗、敲着锣鼓,往返跑动敲击,楚霸王看见汉军旌旗招展、鼓声大作、尘土飞扬、喊声震天,误认为汉军正在调兵遣将,疑有重兵埋伏,故不敢轻举妄动,结果贻误了战机,最后被汉军所灭。后人为了颂扬汉王刘邦的功绩和大将韩信的智谋,创造了十面锣鼓,以模仿韩信所布疑兵阵。这虽属传说,但从现在表演的风格特色和服饰道具的运用,仍可感到一种古老的军旅布阵的气氛。
十面锣鼓除了春节耍社火时表演外,每年清明节,当地宗族上坟祭祖时(俗称“上官坟”),也用作仪仗队伍。舞者身背色彩艳丽的花杆击鼓前导,增强了清明祭祖的庄严肃穆气氛。2007年5月,十面锣鼓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