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 > 宜城

宜城兰花筒

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发源于何地,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的知名艺人有五代传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白金生(1855-1935)、孙全才等;第二代艺人有梁广元(1908- ),望义广等;第三代艺人有胡天喜、王英华等,-艺人有刘道成、雷传刚等,第五代艺人有胡锐诗、姚志菊等。按五代师承推算,宜城兰花筒的流传时间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宜城兰花筒的演唱形式为单档徒歌,“不拘乎地,不择乎人,不限于时,不滞于礼”。技艺高超的坐馆说唱,称之为“品上把位的”,技艺一般的,身背褡裢游乡串户、即兴而歌,近于乞讨。演唱者怀抱兰花筒兼云阳板,右手三个指尖拍击兰花筒簿膜,边说边唱、说唱相间。唱腔板式严谨、字正腔圆,不能空口倒字、差音掉板。说白分散白与韵白,散白接近口语,韵白讲究排比、对偶。唱词的基本句式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兰花筒的音乐属于“一道腔”结构。主腔为平腔,其它不同的板式有板头、散板、苦平板、垛板等。平腔属徵调式上下句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音乐特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襄阳花鼓戏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特产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我要供稿 网站合作 粤ICP备05121332号-1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