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凉山州

彝族克西举尔

彝族克西举尔

克西举尔是四川凉山彝族自古传承的民间乐器,在国内56个兄弟民族和本民族其他地区传统乐器中,它的形制及其演奏方法是独特而唯有的。

【产生年代】

克西举尔渊源于彝族先民远古时期,往上可追溯至原始时代。确凿的文字记载于凉山彝文古籍《古侯》(又名《公史传》,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编译,1989年油印本),该古籍在记述古代凉山彝族先民古侯、曲涅的迁徙历程中,有“彝箫莫夹在腰间,口弦莫捏在手上”之句,“彝箫”即克西举尔。凉山彝族先民是《西南彝志》所称的西南彝族共祖希幕遮之后裔,《古侯》所述凉山彝族先民(“六祖”中的泸、恒)向今凉山地区的迁徙,其时相当于战国时期。口弦被公认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古侯》将其与克西举尔对偶提及,佐证了克西举尔与口弦有共同的时代性。再有,它与新石器狩猎时代的原始骨笛,有着直接渊源,并保持了相同的原始形制,也可说明它产生的原始时代性。

【分布区域】

克西举尔是四川凉山彝族独有的传统乐器,主要流传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内的彝族中。在凉山州内又以雷波、昭觉、美姑为代表的“义诺”(凉山彝语土语)地区,以甘洛、喜德、越西等“圣乍”地区流传也广。其次,与凉山州相邻的马边峨边石棉、米易、盐边等县,属凉山彝族系的彝族中也有流传。

【基本内容】

(一)克西举尔独具的乐器形制与奏法

克西举尔无严格统一形制,为竹质管身,根据长短及相应音高,有短、中、长三种。短(高音)的,一般长20-30厘米,直径1.7厘米;中音的一般长55厘米左右,口径2厘米左右;低音的(又称“达克西举尔”)长74厘米,口径2.1厘米左右。开孔一般为4-5,4-7孔。克西举尔独特之处,是管端吹口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同类竖吹乐器,它是全管直通,无节无封无塞无簧,无人为设置的吹口,保持断面的自然状。吹奏时将上端顶着上牙,下牙轻咬着下壁,全靠吹奏人以舌尖半堵形成人工吹口,送气而发音,这种吹奏法也是唯凉山彝族独有。

(二)克西举尔丰富的器乐

克西举尔作为独奏乐器,乐曲十分丰富无以数计。凉山彝族群众习惯按乐曲表达的内容和题材将其分三种:一是“撒居”,抒发愉快高兴情绪的;二是“煞举”,表达忧伤痛苦感情的;三是“尼布黑布合”,是对摹拟生活与自然和鸟鸣兽叫以及即兴抒发的曲调。按乐曲有无语义性的体裁类型也可分为三种:一是有语义性的,演奏者意在摹拟语言,表达语义信息,这类曲子演奏者能讲出内容和相关曲名。这种类型的转化或延伸形式即为摹拟民歌,犹如“唱”出其词曲,这类乐曲很多,都能以歌冠名;二是,音乐的,通常是凭藉习惯的器乐化音调,将内心的情感化为高低起伏、急缓变化的旋律演奏出来,如上述“撒居”、“煞举”之类;三是,介乎以上二者之间,或二者皆融的。

(三)克西举尔的人文功能

克西举尔独特的形制与奏法,加之它的音域很宽,音色又有人声特点,长于摹拟歌唱和表现叙述性的音调,有“以器代声”、“以乐代言”的渲泄人们内心情感的特点和功能,它不仅作为个人抒发感情与人交流的乐器和手段,而且在人们聚会、喜庆场合为共娱所需,与社会生活紧紧相连。

【基本特征】

(一)形制与奏法的独特性与唯有性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出版),记载的我国55个少数民族迄今收集到的全部数以千计的传统乐器中,仅有少数(约几件)管口直通的与克西举尔相似(如拉祜族的列都、藏族和塔吉克族的鹰骨笛等),唯独吹奏方法不同。上述民族都是正对口形以“下唇堵住管口,紧绷双唇”送入气息,如吹箫、吹瓶的方法发音。凉山彝族则是,管身向右一侧“顶”着上牙,用下牙“咬”住管口下壁,以舌、口腔动作的微妙变化,造成音高、音色、音质的变幻,这是凉山彝族所唯有的独特方法。

(二)音乐的和语义的双重功能特征

克西举尔作为成熟的旋律乐器,它有很高的音乐性,与横笛一样可奏泛音和超吹,音域可达2至3个8度;音色与横吹竹笛又有区别,高音明亮而尖厉,中低音近似人声,又常被称为“牧笛”。

克西举尔的独特形制与奏法,赋予它善于表达语义的功能,广为流传的乐谚说:“克西举尔象父亲的声音”,“口弦象母亲声音”乐器摹拟语言,有传达语义的功能与作用,已为音乐学界和世人认同。彝族乐手说吹克吉尔好似“说话”、“唱歌”的感觉和状态。闲暇孤闷时吹起“想父母”、“想姑娘”、“想朋友”为内容和命名的曲调很多,在日常聚会和婚娶、丧事、节日、庆典的场合,也少不了有克西举尔等乐器演奏。凉山彝族的克西举尔的音乐文化,是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交融着民族文化,与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紧紧相连。

(三)原始乐器遗存的“化石”性

克西举尔与原始狩猎时代的乐器骨哨、骨笛有直接的渊源。与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哨有相似的器形;与“北朝骨笛”相似;与8000年前的“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些远古竖吹骨笛”,称为“竖吹管乐的祖制”如出一器(引文为1鹏教授)《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论文。凉山彝族的克西举尔称得上是“活化石”。

【基本价值】

(一)珍稀乐种的价值,严重濒危、亟待抢救与保护

克西举尔独特的形制,唯有的演奏方式方法,以及它仍保持了骨笛的原始状态的“化石”性特征;在本民族所有乐器中,唯有它与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口弦有确凿文字记载,纯属本民族远古传承下来的乐器;克西举尔的音乐文化和民族情结的内涵,是一个独特而成熟的器乐品种。这些不仅是本民族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以稀为贵”的珍品。

但是,它的濒危状况十分严重,它的大型者“达克西举尔”在凉山已经匿迹,而现还流传的短、中型也处于断代并逐渐消失中,必须立即抢救和保护。

(二)“人性化”的精神财富价值,为彝族人民所需

凉山彝族谚语说:“及嘿帕古此,合喝嫫古此”。意思是:想念父亲吹克西举尔,想念母亲弹口弦。还有乐谚说:想阿爸吹克西举尔像父亲说话的声音,想阿妈弹口弦像母亲说话的声音。再有谚语说:“莫它勒果你席席?巴它觉尔你席席?”意思是:爱女人你带了口弦吗?爱男人你带了克西举尔吗?总之,在凉山彝族人民心中,克西举尔是“父亲之声”,是阳刚之气的男性化;口弦是“母亲之声”同阴柔之气的女性化。想念父亲时吹克西举尔,像跟他说话交谈,虽不是真实的场景,却是吹奏者真切的心迹心声。

凉山彝族把克西举尔人性化、性格化,说明它在凉山彝族人民心目中及原始信仰、美学观念上的特有内涵和地位,远远超越一般乐器的概念和功能,它的人文功能和社会作用,既为历史也为现实所需。

(三)克西举尔音乐及其文化的创造与贡献,有极大的科学价值

骨哨、骨笛在原始狩猎时代作为工具与乐器,是人类祖先的智慧发明;在继承“祖制”基础上,发展为“克西举尔音乐”和“克西举尔文化”,是凉山彝族人民的天才发挥与创造,是重要的贡献,其间透露出的原始信息和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涵,为我们与祖先沟通,对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乐器由骨质到竹质的演变联系到物质环境变化(由游牧到农耕);从骨哨、骨笛的原始音调,发展为自成系统的克西举尔音乐;大量的语义性的音乐,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为社会科学的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研究,具有实在的价值。




下一篇:彝族马布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