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

北京蒙镶技艺

北京蒙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蒙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蒙镶技艺,北京市东城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中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蒙镶工艺是蒙藏民族金属工艺与汉族金属工艺的结合与继承,兼具藏传佛教古朴、大方和皇家用品的精美与华丽,这曾经是清代皇家传承工艺,也是寺庙佛像和宗教法器的常用技艺。

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中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蒙镶金属錾雕经元、明、清三代民族文化融合而发展成熟,是蒙、藏、满、维等民族金属工艺与汉族金属工艺结合而成的特有北京金银器

清顺治九年(1652)起,蒙镶金属錾雕因北京、承德等地大量建造喇嘛庙而兴盛,作品多为皇室贵族或宗教礼仪祭祀所使用,成为皇家工艺。

清中后期,蒙镶金属錾雕逐渐传入民间,先后在北京安定门、雍和宫一带,形成面向蒙- 群的铜器产销区域。

北京安定门外的荣和铜铺是当代蒙镶的起源。

1892年,在京的錾铜艺人石荣开了荣和铜铺,专门承做来自蒙古、西藏的寺庙佛像、宗教法器和宫廷的金银礼乐仪仗器,其手艺活被誉为京城第一,擅长佛像。

2007年,北京蒙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5月24日,北京蒙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Ⅷ-244。




下一篇:五莲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