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庙会是流传于山西太原晋源区的一种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它是以晋祠为载体、以祭祀圣母诞辰为由头举办的赛神会。晋祠庙会同时也是晋、冀、豫等数省商业交流的盛会,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参与庙会的人数众多,也是各种民间艺术展示的总汇。
晋祠农历七月初二为传统庙会,古称“赛神会”,源于西周时期祭祀叔虞之母邑姜诞辰的仪式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宋年间,晋祠周边村庄就开始了酬神演戏的迎神赛社活动。自明洪武二年给圣母加封号后,晋祠庙会开始纳入官方正统祭祀行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七月初二日祭祀圣母的传统盛典,逐渐形成祭祀仪典、演剧酬神和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模式。明清时期祭祀活动兴盛不衰,并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赛神会从农历七月初一日开始,历时五天。届时,晋祠水镜台演戏酬神,晋祠附近百姓齐到圣母殿跪拜叩头,上香祈福。七月初二是祭祀圣母诞辰的正日,“是日,县、乡、村社的官绅、社首及民众,均要斋戒、沐浴、躬至晋祠,致祭圣母之神。在圣母殿前的献殿,陈设香案祭品,由知县恭读祝文,行礼如仪。”同时,全县范围内赛神会将有序地推向高潮。从七月初四起,是圣母出行日,地方精英率领四街百姓举办迎送圣母出行仪式,四街组织社火表演。在庙会期间,商贾云集,各种民间传统风味小吃、工艺、玩具、杂耍纷至沓来,成为太原历史上著名的传统庙会。
晋祠庙会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底蕴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目前,晋祠庙会原有的祀神仪式逐渐淡化,演戏从酬神转为娱民,人们在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更看重人际交流,庙会的重心渐渐落在了集市贸易上,传统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日渐消失。人们把赶庙会叫逛庙会,一个“逛”字道破了现代人到庙会的心态,为的是寻快乐、看戏、看热闹、会亲访友或交际,晋祠庙会已逐渐演变成为调剂生活的一种风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