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

倭井潭三姐妹抗倭传说
  那是一个至今还山泉喷涌、水清如洌的水潭,450年前的故事注定了它要嬗变为一个凄风苦雨然而却是铁血忠魂式的英雄之潭,同分散于舟山群岛各地的抗倭遗迹一样,倭井潭和矗立其间的“抗倭碑”成为海岛历史上某段烽火岁月永恒的痕迹。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残余为戚家军所败,逃至长涂,遇久旱不雨,饮水缺乏,便霸占此潭,不让百姓汲水。当时岛上有一户人家,家人都已过世只剩下三姐妹,大姐二十岁,二姐十九岁、小妹十七岁。水是海岛生命之源,渔家三姐妹为夺井与倭寇展开了殊死斗争,先是投毒于潭,以灭倭寇;又秘密组织十余……[详细]
圩墩村传说
  圩墩遗址位于常州市戚墅堰区大运河南侧的圩墩村、市四中、梅港小学及附近一带,在这周边流传着有关于圩墩村的一系列神奇的传说故事。其流布区域主要以圩墩村为中心,辐射至周边雕庄、潞城、横山桥等乡镇,流行于常武地区。圩墩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市区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堆积较丰富。经过五次的考古发掘表明,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是太湖流域先民中的重要一支。圩墩村传说主要有远古时期圩墩村传说、圩墩金牛的传说、王坟的来历等内容组成。圩墩村的传说告诉我们:远古时期的圩墩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于……[详细]
观音山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观音菩萨带着木吒二太子,到凡间选择有一百座山峰的道场,她来到衢山的最高峰,只见山上云雾弥漫,苍松挺拔,景色优美,就想定此地为道场,座落山头数山峰,但从东数到西,从南数到北,一连数了三、四遍,数来数衢山只有九十九座山头,遗憾地带着弟子驾云离开了衢山。观音菩萨驾着祥云看到了南海普陀山,就降下云朵,座落山头数山峰,结果数了下四周山峰,数来数去又是九十九座山头。这时,观音菩萨身边的弟子开了口:“菩萨坐着的不也是一座山头吗?”观音这才明白先前在衢山数山头时,把自己坐的那座山峰忘了数进去了。从……[详细]
小孤山传说
  《小孤山传说》是许多极具神话色彩的优美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既有小孤山来历的传说,又有与小孤山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但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小姑与彭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林小姑,即妈祖林默,又称圣母、天妃、广济夫人等。小姑美丽善良,聪慧过人,以济世救人为终生奋斗目标,但在个人情感上屡遭打击,最终献身大自然,无法与心爱的彭郎相聚。传说发生地小孤山,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宿松县县城东南65公里处的长江中,小孤山秀美挺拔,很像一位云鬟高挽的古代女子。千百年来,小孤山奇特优美的风光与动人的传说……[详细]
邯郸古城传说与民俗
  邯郸位于冀南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兴起于殷商后期,有三千年的建城历史,二千五百多年前战国时期曾经是赵国的都城。邯郸人杰地灵,蕴藏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留有赵王城、武灵丛台、铸箭炉、照眉池、学步桥、罗敷潭、黄粱梦等诸多文物胜迹。产生过赵武灵王、秦始皇、荀子、廉颇、蔺相如、张国彦、王琴堂等许多杰出历史人物。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无疑成为民间文学创作的宝贵源泉。产生于当地民间,作为人民群众直接创作的口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等源远流长。如战国《庄子秋水》有“邯郸学步”故……[详细]
关汉卿的传说
  安国市旧称祁州,是举世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安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即诞生在这片钟灵毓秀的沃土。关汉卿,元代伍仁村(隶属河北省安国市)人,号已斋叟,约生于金末,其祖上世代为官。汉卿幼年勤奋好学,过目成诵,善诗赋,县试名列榜首。后赴中都应试,因考官作梗不第,从此认清官场腐败,不屑仕途。约元成宗元贞年间,只身移居大都(今北京)与杂剧作家白朴、赵子祥等组织了杂剧作家团体---玉京书会。结交了杂剧名家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散曲名家王和卿,著名杂剧女艺人朱……[详细]
颐和园传说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是全国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传说”中的故事主要产生于清朝乾隆和光绪年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情节里有不同程度的虚构性,但它反映了劳动大众的真实情感。经过世代相传,故事情节更富有传奇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艺术价值。……[详细]
唐尧的传说
  在千年古县唐县的广大民众间,至今还广泛流传着三皇五帝之一——唐尧在庆都山一带出生、成长,在丹凤山下受封唐侯,在故城践帝位、建帝都,在磨岩山水云洞前寻贤拜许由,在洪城教子丹朱学围棋等古老传说,传诵着唐尧带领百姓抗干旱、种嘉禾、推良种、制陶器、做葛衣、泡果酒,教民修德、倡礼仪、讲人伦,派官员观天象、编年历、制法律的动人故事,颂扬着唐尧朴素廉明、无私大公,选贤任能的仁德故事。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大都流布在唐县浅山丘陵与平原连接地带。这些唐尧传说已由唐县唐尧文化研究会按照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详细]
鹰手营子的传说
  鹰手营子矿区位于河北省中北部,承德市西南110公里,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东麓,距清东陵80余公里,处于京、津、唐三角经济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多,平地少,平均海拔500米,四季分明,区内山场开阔,树种繁多,现有山场13万亩。因其区位优势,在清代享有“后龙风水禁地”之待遇。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动工兴建承德避暑山庄,把围场辟为“皇家猎苑”。之后又把此地作为皇家驯鹰场,那时有许多专业驯鹰人居住在这,以此谋生,繁衍生息。此地原是军营驻地,老百姓俗称为“营子”。这些驯鹰匠人,被称之为……[详细]
崔府君出巡仪式及传说
  磁州滏阳即今河北磁县。这里是崔府君为官和死后所葬之地。同时,也是为其立祠建庙最早的地方。磁县崔府君庙位于磁州镇滏阳街。从古至今,这里的百姓对府君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恋念之情。故对府君的祭祀也特别重视。古时这里的百姓就设订了许多祭日。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和正月十五。其中,三月十五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为当地庙会,正月十五日为府君出城之日,此称大祭之日。每遇大的祭日,庙上都要唱大戏,一年之中,唱戏时间最长的是六月初六这一祭日。届时一般六月五日起唱,一直唱至六月十一日……[详细]
二乔传说
  乔公,东汉时期庐江皖县(今潜山)人,育有大乔、小乔二女,据传二乔知书达理,聪慧过人,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貌,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每次妆罢便将残脂剩粉投入院落老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也有了胭脂香,此井也因此被称为胭脂井。建安四年,孙策与周瑜率兵攻克皖城,遣人礼聘,得乔公允许,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千古韵事,二乔也成为了被世人歌咏的对象,如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黄庭坚题诗:“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雅韵豪放的诗词中尽显……[详细]
柳下惠传说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封邑在柳下,因此又叫柳下惠。柳下惠做过鲁国大夫,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得罪权贵,被三次黜免,后来柳下惠隐遁,在家乡兴办教育,护佑乡民,以高尚的道德操守留下了诸多的美丽传说,如“柳下惠坐怀不乱”等。相传一天傍晚,展禽会友回来经过柳林,天降暴雨,避雨一大柳树下,一年轻女子躲避不及,也来避雨。夜晚来临,该女子因风吹雨籍,身体打颤,抖若筛糠。为救女子,展禽揽女在怀,用体温为该女驱寒,坐至天明,并无任何杂念及非礼行为。此举被世人传为佳话……[详细]
有巢氏传说
  有巢氏传说是颂扬一位发明巢居的人类始祖。几十万年前的荒蛮时代,始祖人类有巢氏为摆脱与禽兽争夺居住洞穴的局面,模仿喜鹊筑巢,带领族人筑巢而居,后经试验、改良、摸索,造出既可避雨雪、防风暴,又可御炎寒的可供人居住的“巢穴”。后来,有巢氏又引导大家采集树叶、草茎,编织衣物,或用兽皮围在腰上抵御寒冷、防止蚊虫叮咬,人类穿上了衣服;又尝试用树的果实和草的种籽等植物代替肉食,既解决了食物的短缺,又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与进化。巢居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类的居住环境,使人类进一步摆脱了对山洞的依赖,开始拓展生存领域。有……[详细]
九井沟传说
  《九井沟传说》是关于宿松“十景”之一——九井沟的极具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九井沟是个九井九传说的神秘之所,这些传说围绕九井沟活脱秀美的水而展开,既有九井沟和各景点的来历的传说,也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传说的发生地“西源九井”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的隘口乡,隘口乡属山区乡镇。由于飞流瀑布的长期冲撞,自然开凿出的九口深水潭,即“九井”,冲击的带状河谷既称“九井沟”。神秘而传奇的九井沟,以它旖旎的风光,优美的传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九井沟传说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具体起源的时间无法考证。九……[详细]
庄子的传说
  据《史记》记载:“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蒙城殷称冡,或曰北冡,甲骨文曰“冡侯”,即冡国。周为蒙国,内有漆园,汉为山桑县,,后称山桑、蒙郡、蒙县、涡州等。直到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蒙城县,一直沿用至今。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