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浔阳八景传说(第三批省级)浔阳区史称江州,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勤劳,对生活充满热情,因此创造出无数美好的民间故事。浔阳八景的传说主要是关于浔阳区八大景观——浪井、能仁古寺、思贤桥、浔阳楼、烟水亭、琵琶亭、锁江楼、湓浦龙渊的民间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大多和当时著名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详细] |
![]() | 丰城许真君传说(第三批省级)许逊是我国历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人物,他为官清正,誉为“许旗阳”,辞官为民治水造福人间,民间奉为“普天福主”、“许仙真君”。在长达30多年治水活动中,丰城是他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因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址和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详细] |
![]() | 黄初平传说是浙江金华地方民间传说之一,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其传说,源起于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兰溪市黄湓村。2008年6月7日,黄大仙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大仙传说”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其传说,源起于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兰溪市黄湓村。黄初平从小聪明颖悟,心地善良,好学勤快,生得俊秀清奇,兄弟俩幼……[详细] |
![]()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1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兵书习武术。木兰的父亲是一位老军人。当时北方边境烽烟四起,皇帝下令征兵北伐。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木兰的父亲也要从军。但木兰的父亲年岁已大,并且染病在身,根本就不能参军上战场杀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生女……[详细] |
![]() | 王昭君传说是湖北省兴山县地方民间传说之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是美的化身,是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其历史功绩和社会评价位列四大美女之首。王昭君说以“和”、“美”为精神内核,它发端于王昭君的故乡兴山,遍布于内蒙,辐射南北乃至全国,影响甚至到达海外,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形式。昭君初生传说民间传说,王昭君之母,四十不孕,一日进庙求神,夜里,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生下王昭君。因此,王昭君有皓月之称,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与山间溪流,空壑皓月同色,王昭君年当二八,仿佛幽兰独立,纳选……[详细] |
![]() |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详细] |
![]() | 据传,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吴亡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朝野议论纷纷,说这是吴国灭亡前留下的一股王气。此气不除,势必与刚刚夺得的江山相克,危及晋朝政权。刚刚即位的晋惠帝甚为惶恐,忙召见大臣张华排查。张华找不出原因,于是,找到好友雷焕,请雷焕帮助查找。雷焕何许人?他是丰城秀才埠雷坊村人,从小在始丰山长大。始丰山是神仙三十七福地之一,距雷坊村一箭之遥。雷焕从小在此学道,对天地人间万物异象了如指掌。他对张华说:“紫气乃龙光,龙光即宝剑。宝剑之精,上彻于天。那紫气源自豫章丰城”。张华听后,恍然……[详细] |
![]() | 鬼谷子诞生地遗址位于临漳县香菜营乡盐食村,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26亩,建有仿古建筑6处,多为二层垂檐四坡顶建筑。临漳还建有鬼谷子生身圣地龙虎茅草庵,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鬼谷子诞生时的血板地,成为鬼谷子传奇诞生故事的生动载体。2010年,临漳被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确定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军事教育家,被世人誉为纵横家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事学校,还培养了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等一批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纵横家,主要著作……[详细] |
![]() | 刘伯温传说是以浙1田、文成等浙南地区为核心流传地,并流布浙东辐射全国的关于历史人物刘基的传统民间口头文学。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出生于浙1田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文成县),为明朝开国元勋。关于他的传说,在他在世时就已产生,而见诸书面的的最早记录,要算明初黄伯生《刘公行状》里的有关内容。600多年来,刘伯温传说经民间口头创作流传以及历代文人记录加工,内容不断丰富。目前,在青田、文成等地收集到的传说故事总计不下数百种,大多数为口头传承。内容包括刘基生平家世、聪颖好学……[详细] |
![]() | 岳飞(1103~1141)是南宋著名的将领。在以往的教科书中,岳飞都被尊称为民族英雄。在岳飞一生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据史书记载,岳飞年青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详细] |
![]() |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关于它有一个典故,其中的诗写的很好,广为流传!是我最喜欢的!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详细] |
![]() |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为追求美好爱情,陈三以一介书生,隐瞒身份,甘心为奴三年,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表达了与命运抗衡的精神,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历史上的陈三是福建泉州河市人,五娘是潮州府城(今湘桥区)人。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三的家乡河市一带,还流传着与陈三五……[详细] |
![]() | 妈祖传说是指一千多年以来,流传于莆田民间关于妈祖女神的各种传说。妈祖传说以口头流传为主,也散见于历代朝廷文书、史籍、方志和文人笔记。它以大量生动美丽的传说,塑造了妈祖大善、大美、大爱的光辉形象,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完成了广大民众对妈祖从一个平凡女子到一位四海共仰的和平女神的形象塑造。妈祖姓林名默,又称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日出生于莆田湄洲;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林默在湄洲岛海域救助遇险渔船时献出生命,年仅28岁。当地百姓为纪念和推崇这位大善大爱的女子,开始流传种种关于她的美……[详细] |
![]() | “田公元帅”的传说已有千年的历史。黄石镇江东村“飞云庙”主祀的戏神田公元帅,原名雷海青,系唐朝著名乐师。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记载至今,关于田公元帅的传说,人们用莆仙戏剧目、书籍、专题片等各种方式,传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据说闽中主祀田公元帅的宫庙计480多处,其他旁祀的则不计其数。福建省各个剧团,如泉州梨园剧团、福州闽剧团、越剧团,均有信仰戏神雷海青的习俗。台湾省民众有三分之一信奉田公元帅。2010年11月,《田公元帅的传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
![]() | 二酉藏书洞传说是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说出处位于沅陵县西北15公里处的二酉苗族乡境内。二酉藏书洞位于沅陵县城西北二十里处二酉山上,二酉是一个地名,历史上流传有二酉藏书的故事。若干世纪以来,人们对二酉藏书经过众说纷纭。后来,《辞源》对“二酉藏书”作了较明确的注释:“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太平御览四九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称藏书名二酉。因为发源于四川酉阳县的酉江和源于湖南古丈县的酉溪河流,在这座山西面汇合,故名此……[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