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钹大鼓是一种以鼓钹为道具和伴奏乐器的传统民间舞蹈。花钹大鼓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宣武、丰台、海淀、朝阳、门头沟、昌平、通州、大兴、平谷、怀柔等区县;有称其为“花钹挎鼓”、“钹子会”的,也有叫“花钹子”、“锅子会”的。但无论是分布的地区不同,还是叫法不同,在成人击鼓儿童舞钹上、在以鼓钹声为舞蹈伴奏音乐上、及演奏者同时也是表演者这0上是如出一辙的。正是这种独特的表演结构,而产生了“花钹大鼓”声情并茂的鲜明的传统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花钹大鼓”的鼓点套路名称,也就是舞蹈表演的套路名称。每一套路的音乐节……[详细] |
湖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原先湖北的鼓书,与我国北方的鼓词类传统说唱艺术有着同宗的关系,而鼓词(鼓书)又与说书(评书),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1]唐代佛教盛行时,教徒们不仅讲唱佛教经卷,说唱历史故事,也说唱民间时事故事,如《秋胡小说》《张义潮变文》等。到了宋代,由“变文”衍变为鼓词,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话本。这些话本经过文士的润饰加工,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由明入清,鼓词日益盛行……[详细] |
一、简介苏北大鼓又名宿迁大鼓,民间惯称“说大书”,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曲艺志》编篡中定名为苏北大鼓。清嘉庆年间,苏北大鼓形成于苏北的宿迁、睢宁一带,主要流布于宿迁、徐州、淮阴、连云港及鲁南、豫东、皖东北等广大区域。它是用宿迁方言进行说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大地方曲艺形式。二、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受北方梨花大鼓的影响,苏北大鼓形成于宿迁和睢宁地区。形成后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展,成为苏北宿、徐、淮、连从艺人数最多的一大曲种。因其唱腔、师传和艺人所处地域不同,到……[详细] |
北窖村大鼓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民间音乐。创建初期为陈家私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承八代、自1796年至今会首分别为陈义得、陈义顺、陈庆林、隗荣桐、隗炳朝、隗富义、隗永让、隗合友。大鼓会以鼓为主乐器。鼓谱分三级,有一级谱,二级谱、三级谱,俗称三套鼓。大鼓会的拨子谱仅有一套,在走会击鼓时钹子随大鼓一级、二级、三级鼓谱来回打钹子谱。大鼓会鼓谱独特,寓意着一年四季,主要突出春、夏、秋。一级谱象征春天的到来,起鼓时,击打鼓榜三下,代表着喜鹊- ,高潮时象征着春雨及时。二级鼓高潮时象征着风……[详细] |
五音大鼓是一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相间进行表演,另有四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进行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五音大鼓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出现。它是多种曲艺鼓书和鼓曲表演形式,在为清朝的陪都承德行宫提供娱乐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产物。最初在宫内称为“清音会”,后来传入民间。传到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的一支被完整保存了下来,直至今天,已流传100多年。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位于密云县巨各庄镇镇域西部,西北距县政府驻地4.8公里,东距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是个幽静的山村。……[详细] |
东路大鼓于清道光年间从临沂传于安丘市。东路大鼓又名“老东口”,它吸收了肘鼓子、茂腔等当地流行的曲艺、戏曲音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鼓曲艺术形式。冠以“东路大鼓”为的是有别于山东西部地区的鼓书流派。东路大鼓由多人化妆登台演出,用多种乐器伴奏,能够像地方戏曲一样表现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东路大鼓的唱腔主要有慢板和快板两种板式。慢板唱腔较缓慢,旋律曲折婉转,字少腔多,抒情性强,一般用在大鼓的开始。快板是在慢板的基础上采取减音加速、缩短句幅形成的,长于叙述和表现紧张气氛。东路大鼓音乐为板腔结构体,词式为诗赞……[详细] |
石婆固镇通郭村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紧邻新长南线(S227),现有人口1300人,耕地1836亩。该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艺底蕴较厚。据《延津县志》记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曾为延津县治所。“开明大鼓”始称“铜器会”,通郭村《清莲寺碑》记载,“铜器会”始于东汉明帝时期,距今约两千余年,后几度兴衰。历朝历代曾多次进京演出,而最有传奇色彩的为明朝万历年间进京,为国母庆寿一折。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有老铜器会员重新组建鼓队,队员百余众,响誉周边市县。“文革”时期,受“破四旧”等因素影响,千……[详细] |
安徽大鼓流行于苏鲁豫皖,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起源于南宋时期,元朝时得到蓬勃发展,盛兴于明清。创派祖师王重阳,收徒七位,称为“全真七子”掌教真人为王重阳祖师的首徒丘处机,后形成七支八派,九九八十一门。记辈份为一百辈,分成一百个字,每字为一个辈份,分别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园、明,至、理、忠、诚、信,崇、高、司、发、兴,世、景、荣、为、茂,希、微、衍、百、宁,禾、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详细] |
沧州市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任丘大鼓最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发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现在,敲大鼓成了任丘人民逢年过节、农业丰收之后,表达喜悦心情的最为传统的庆典方式。任丘大鼓较其他地区的鼓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个儿大。一般鼓直径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精制而成,用铁钉1600余枚,可由8到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重音厚。当大鼓擂动时,声如狮吼龙吟,势如万马齐奔。三是协调得当。当大鼓进入状态的同时,佐以铙……[详细] |
河间大鼓演奏风格独树一帜,鼓谱丰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是河间丰厚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2006年,河间大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河间大鼓历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河间大鼓因其体大而得名。制鼓专业行的师傅说:鼓面直径1.8米以上的叫做大鼓,2.0米以上的叫特大鼓,鼓的打击面用牛皮制成,为了发音响,又悦耳,耐打击,牛皮不得有鞭伤、刀痕、针眼,质量要求十分考究严格。河间大鼓是全民性的民间艺术,而且分布很广,每队组建年代、历史、流派各不相同。河间大鼓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详细] |
在中国曲艺史中,有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河南坠子等。作为不见经传的张北大鼓,在河北省西部北、内蒙古高原南陲的张北县却很盛行。张北大鼓虽然刚诞生30余年,但其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曲艺史,有增加种类意义。在表演形式上,演唱者左手执“四块瓦”,右手执鼓槌,面前摆一扁书鼓,主弦有四胡、杨琴、三弦。在曲调上,由二人台牌子曲《巫山顶》、改变作曲头(前奏曲),并按照二人台板式增加了慢板《戳古董》、《犯调转山头》、二流板《小拜年》、《栽柳树》、流水板《减字小拜年》、《割红缎》、垛板《放风筝》等10……[详细] |
乐亭大鼓,约1845年起于滦州(滦南县原属滦州—今滦县)、乐亭乡间。它博采诸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了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唱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1845年,滦南人冯福昌(冯铁板)废木板,改用铁板击节伴唱,唱腔、板式得到更新,乐亭大鼓因此名声鹊起,冯福昌成为乐亭大鼓重要创始人。乐亭大鼓发展史上的滦南人,即是一部完整的乐亭大鼓发展史。王德有、戚德旺、杨久长、刘太山、沈闻章、张子山等老一辈滦南籍乐亭大鼓艺术大师为乐亭大鼓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靳派乐亭大鼓的……[详细] |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梨铧片伴奏而得名(现用月牙铜板伴奏),属于曲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流传于山东、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布于河北南部的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等地。梨花大鼓植根于民间,故多诉露民间疾苦和农家故事。它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称,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以说为主,唱为辅(中长篇书较多),有慢板(哭调)、紧板、匀板,句式有十字韵、七字韵等。主要伴奏乐器:三弦、铜板、京鼓。服装:女穿旗袍,男穿长袍。……[详细] |
“庐州大鼓”作为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最早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相传清代早期从山东传入今安徽泗县后形成。民间流传已延续近400年。“庐州大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瑰宝。庐州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庐州大鼓说唱时,鼓书艺人边说边唱,时而摹拟动作,绘声绘色。其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歌嗓和内嗓之分。大鼓鼓词以“三个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流传甚广的鼓书曲目有《大明英雄谱》、《安徽……[详细] |
程岭大鼓书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而得名,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程岭大鼓书属于板腔结构体系的声腔,唱腔委婉优美,内容褒忠斥奸,情感色彩鲜明。服饰道具简单,一般以对襟长袖褂为主。据史料和流传状况推断,程岭大鼓书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茶馆内,活跃在乡间大户的喜宴,到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鼓书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鼓书行业万户凋零,解放后,残存的鼓书艺人又获新生。1961年,宿松县政府召开繁荣发展地方曲艺大会,程岭鼓书艺人石文华、江星宝参会……[详细] |